第 997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强大。

且,汉家素来,就有让大臣背锅的传统。

当年,淮南厉王怎么死的?

太宗将之流放数千里,在其囚车上贴上封条。

沿途郡县官吏,一看封条,没有人敢解开。

于是,淮南厉王活生生饿死在囚车中。

事后,太宗皇帝又哭又闹。

于是将沿途所有不开封条的官吏,全部逮捕,统统在长安,腰斩弃市。

一代明主,天下公认的圣人,尚且如此。

赵禹很清楚,若他依令而行,果真严格执法,按照天子得意思,弄死了刘辟光。

回头,必然有个袁盎,在哭哭啼啼的天子面前道:“独斩廷尉、御史,以谢天下乃可……”

然而……

赵禹站起身来,看向自己的僚属,道:“吾等法家,即得三尺,安可毁之!”

“以吾之血,以正三尺之严!”

对法家来说,法律是神圣的。

哪怕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为其的神圣佐证!

“君且先行……”廷尉监杨永拜道:“某稍后就来……”

此等事情,一旦做下来,朝野追究起来,诸侯王们闹腾起来,死一个廷尉,怎么够?

最少廷尉正跟廷尉左右监,得一起给刘辟光陪葬。

然而,对于廷尉的官僚来说。

死,不可怕!

可怕的是法律的威严,得不到维护!

这是从张释之开始,就给廷尉注入的信念。

“善!”赵禹笑道:“屈子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仲尼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丈夫即生于世,安得蝇营狗苟?必如凤鸟,长鸣天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廷尉左监陈柔道:“吾闻陛下为故秦征越将佐之碑提此绝句!今以此与诸君共勉之!”

然后,这几位廷尉官署的最高官僚,将排名在他们后面的廷尉史和廷尉刑曹令吏等叫来大堂,郑重的对着这些未来的廷尉官署中坚和后起之秀,拜道:“济南无道,暴其百姓,今陛下欲治法于王,吾等将往济南,穷治其案,官署上下,就有劳诸君了,望君等不忘初心!”

众人一听,纷纷对着这四位巨头,以师长之礼相拜:“明公大义,我等实钦佩,明公等但可放心,廷尉上下,皆忠义之臣!”

赵禹等人,闻言欣慰的点点头,有这样的下属,他们哪怕死了,未来廷尉,也依旧是这个廷尉。

薪火相传,永无绝日!

……………………………………

“这些家伙……”刘彻看着绣衣卫发回来的廷尉官署的见闻:“差点让朕流泪了……”

自古以来,中国就不缺乏为了自己的道理与道路,而不惜身家性命的政治家和官员。

就连满清统治下,都有谭嗣同这样,愿意用自己的血,来唤醒民众的人物。

中国也正是代代都有这样的英雄和人杰,中国才得以,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与磨难,怎样的挫折与失败。

最终,它都能浴火重生,涅槃而起。

整个人类历史上,也都有且只有一个这样的中国。

只是……

“不过就是对付一个诸侯王而已,有必要这样吗?”刘彻摇摇头:“你们将朕看成什么人了?”

刘辟光必须死!

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不死,怎么震慑天下的贪官污吏跟勋臣诸侯?

他要不死,以后这个天下,这个国家,岂非是注定要完蛋的?

甚至,很可能,刘彻觉得,要是刘辟光不死,那他就会死!

当局势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刘彻这个皇帝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齐恒公,至于差点嘛……

桀纣跟厉王的例子,可是就写在史书上的。

廷尉既然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那么,刘彻就肯定会保护他们。

也必须保护这样的忠臣义士!

不然,这天下未来,没有了这样可爱的官员,岂非是很无趣?(未完待续。)

ps:最后两天了!这个月就剩下两天了!请大家没投月票的,记得一定要投啊!!!!!很重要,非常重要!明天会爆发!!!!!!!!

------------

第七百六十节 交易

“去请梁王与江都王来见朕……”刘彻扭头对王道说道。想了想,似乎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刘彻又补充道:“先请梁王,再请江都,江都比梁王晚半个时辰……”

“诺!”

看着王道远去的背影,刘彻抿了抿嘴唇。

在汉室,想要将一个诸侯王送到地狱去,可不像后世那么简单。

不仅仅需要抓到对方确凿的证据,而且还得证明这个家伙,确实是道德沦丧,无药可救的社会渣滓,不杀了他,这个世界就会混乱,上帝神明就会生气,百姓也会惶恐不安。

就如吴楚之前那样,哪怕明知道,吴楚两个诸侯王,心怀不轨,朝廷也只能削藩。

在汉室,想要让一个诸侯王,死有余辜。

仅仅证明他是个坏蛋,是不够的!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谋反、不孝、乱、伦这样的大逆无道,十恶不赦的罪行。

撑死了,也就是个削封国,训斥的结果。

最多最多,逼其服毒自杀。

想要对一个诸侯王明正典刑?

几乎是不可能的。

像现在,哪怕是明天廷议上,刘彻力排众议,让廷尉去审理此案。

哪怕刘辟光束手就擒,不做任何抗辩。

最后的结果,刘辟光也不过是撑死了被削掉一个县的封地,然后再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但,这样的结果,刘彻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既然已经决定下手,那就干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刘彻可不想,给以后的子孙,留下一个大麻烦!

“齐鲁诸王……哼……”刘彻在鼻孔里冷哼一声。

刘辟光这次不惹事,刘彻可能还不想起来,他们兄弟的光辉往事以及他们家族的谋反传统。

齐王刘肥的子嗣。跟刘彻这一系的皇室,可谓是有着血海深仇!

首先,刘彻这一系的皇位,可以说是从齐哀王刘襄嘴里强抢而来的。

至少。刘肥的儿子们,是这么认为的。

然后,刘彻这一系的皇室手上,可谓是沾满了刘肥的儿子的血。

哀王怎么死的?

这个事情,刘彻再清楚不过了。

在灭亡诸吕的过程里。身强力壮,甚至能披甲杀人的刘襄。

在太宗即位后,不到一年,就死了。

死因是‘抑郁成疾,忽然暴卒。’

这个死因,别说是骗刘襄那些精明的兄弟了,就是三岁小孩也骗不了。

所以,济北王刘兴居,很不服气,果断抓到汉匈大战的机会。起兵谋反。

然后,刘兴居自然被杀全家。

再算上,本来的历史上,应该谋反的胶东、胶西、济南、淄川。

还有谋反未遂的济北、齐国。

这整个刘肥的子孙,就全部是叛贼与逆贼!

一个好东西都没有!

这样想着,刘彻就越想越气。

任谁养了一群白眼狼,都不会高兴。

半个时辰后,王道回来禀报:“陛下,梁王已在殿外候诏!”

“宣!”刘彻立刻就想也不想的说道。

不多时,梁王刘武就意气风发的走进来。对刘彻微微躬身而拜:“臣梁王刘武拜见陛下,未知陛下急诏臣来,有何要事?”

刘彻站起身来,笑呵呵的道:“皇叔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