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想要控制军队,就必须控制军官,尤其是中高层的司马、校尉、都尉。
只要抓住了这些人的心,那么,就算是有野心家想玩什么陈桥兵变或者效仿周勃故事,恐怕还没开头就要被下面的司马、校尉镇压了。
所以,进入武苑时,刘彻已经换下了常服,穿上了甲胄,系上了佩剑,如同一个真正的军人一样。
武苑开学以来,这已经是刘彻第四次来到武苑视察了。
前面三次,刘彻都是如同刚刚在太学一般,只是召集诸武苑的教官训话,然后接见几个学生代表,勉励训诫,就算完事。
但这一次,刘彻就不打算再跟前几次一样走走过场了。
在来之前,他就已经行文周亚夫,要在武苑,召集所有师生,发表公开训话。
这是因为,最近的事情发生的比较多。
有齐鲁鼓噪的战争,也有南越方面的回应,更是上上下下的议论。
所以,刘彻需要统一军方的思想和立场。
但这些话,暂时还不适合在朝堂上公开宣讲。
因为这会让某些人感到恐慌。
毕竟,现在,秦、秦法、秦制,是忌讳词语。
虽然汉室用的军法、民法、刑法甚至军制政制,都是抄袭的秦制,多数东西就换了个名字而已。
但这些东西,是不能对天下公开承认的,哪怕是用暧昧的词语也不行!
不然,当年天下大家为什么推翻暴秦呢?
不就是因为秦朝太坏了吗?
刘彻进入武苑时,武苑师生已经提前在演武操场之中,列好队形,人人神情肃穆,昂首挺胸,精神奕奕。
刘彻乘着武苑中准备的天子战车,从操场的一侧在数百士卒的护卫下,驶了进来。
“臣亚夫等率武苑上下师生,恭迎陛下!”担任武苑山长的周亚夫,立刻就率领全部师生,分列两侧,共同对着刘彻的车驾,行了一个军礼,顿时,整个武苑发出了一阵洪亮的金铁击鸣之声。
刘彻同样举起手中的天子剑,向师生们回礼。
这让整个武苑,立刻陷入了一片狂热的气氛之中。
对如今的汉室军方来说,刘彻这个天子,真真是堪比三皇五帝一般的圣主!
至于为什么是圣主?
军费管够,大力支持和扶持军方力量,这个理由已然足够!
刘彻的战车在已经搭好了的一个演讲台前停下来,然后,他下车步行,在一众侍中和郎中的簇拥下,登上那个演讲台。
演讲台上,已经按照刘彻的命令,立起了一排用于传声的铜喇叭。
刘彻站到这些类似话筒的喇叭前面,清了清嗓子,然后,挥手道:“武苑自成立以来,朕就一直在寻思着,找个时间,与诸君做一番家人之谈……”
他话音未落,整个操场的师生就全部都恭身下去,纷纷齐声道:“陛下圣恩,臣等武苑师生,永世铭记!”
许多的司马、校尉这样的军官学生,甚至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这并非作假,也不是什么托。
在武苑中,也不需要作假和找托。
至于为什么如此?
原因很简单,刘彻说了四个字,家人之谈。
这四个字在汉室,尤其是皇帝口中,吐出来的时候,只代表了一个意思――朕把你们当自己家人一样看待。
当年刘邦就很喜欢常常拉着自己过去的老部下,搞这种家人之谈。
君臣之间不摆架子,也不遵循什么上下有别,把事情敞开来说。
不过吕后以后,这种类似的活动,就只在皇室内部和对外戚们使用了。
如今,刘彻重提此事,立刻就让人联想起了当年高帝在世时,对军方的无微不至和体贴入微。
刘邦对自己的士卒和部下是真的好,掏心窝子的那种。
但凡跟着他打天下的人,只要不谋反叛乱,刘邦都是妥善安置的。
至今汉律里依然保留了所谓的‘山东复’特权阶级的条款。
所谓山东复,指的就是那些跟着刘邦打天下,最后解甲归田的士卒,这些人几乎人人都混上了一个富家翁的地位。
甚至有人,福泽子孙,使得家族至今依然是地方望族。
现在,刘彻重提当年高皇帝的著名典故,当然马上就让武苑上下,感动无比了。
能不感动吗?
况且……
皇帝都把大家当自己家人看待了。
若还不懂感恩。
那你必然是个叛贼!(未完待续。)
ps:恩,码完收工,睡觉去了,明天保底一万+
顺便卖个萌,求一波月票-0-u
------------
第七百三十一节 国情咨文 2
<=""> 刘彻伸手压了压,示意众将安静。
霎时,整个武苑就安静了下来。
“诸君想必也知道,近来,天下发生的事情……”刘彻看着那一个个笔直站立着的士卒将校,慢慢的说道“朕听闻,军中有许多的将校,多有些不同意见……”
演武场中,将校学员之间,相互看了看,许多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实际上,对于刘彻放过南越,军中上下,何止是有不同意见啊!
对汉军中那些荷尔蒙过剩,整天琢磨着搞个大新闻,好让自己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的那些将佐们来说。
南越王国,就好比是一个满是各种极品装备,到处都是海量经验值的副本。
只要打通这个副本。
上上下下的好处,简直是多的数都数不清。
不知道有多少人,将因此累功,拜为将军,甚至受封关内侯、列侯!
此外,南越国内,积蓄了数十年的财富,也能让无数人,一夜暴富――自古以来,大军出征,取胜后,将敌人的财产土地和奴婢统统揣到自己兜里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年吴楚叛乱,平叛大军,不就差点吃撑了吗?
弓高候韩颓当,曲周候俪寄,这两位更是因此一跃成为汉家最有钱的列侯之一。
内战尚且如此,对外发动军事行动,那就只能用刮地三尺来形容来了。
将军士卒们,一旦进入敌国境内。
敌人的国库、仓储以及宫廷、贵族官员的家产和土地,就统统是大家瓜分的目标。
然而,这么一块都到了嘴边的肥肉,现在却不翼而飞。
军方自然是有很多不同意见的。
只是,军队讲究纪律。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将佐军官,再怎么不甘心,只要朝廷没下令。他们就只能乖乖的在营盘里呆着。
刘彻的视线,从武苑师生们身上扫过。
掌握了绣衣卫的他。当然清楚,军方的牢骚内容还有将佐们的议论焦点。
总的来看,军队的将佐,对没能去刷南越副本,心里面虽然不大情愿,不是很理解,但还是勉强捏着鼻子接受。
但,武苑的师生就不一样了<="r">。
这些人。主要来自北方长城一带的郡国,很多人,就是生于军营,长于什伍,几乎人人都是对匈奴的主战派。
甚至有些人,一天不打仗,浑身不舒服斯基。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