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8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却也是仅次于刘彻在上林苑里设置的马苑之外,排名前五的国家大牧场。

这里的马匹,依然是主要供应军队。

然而,在这个汉室的国营大型军备牧场中。刘彻入眼所见的,符合汉室军队标准,即身高五尺九寸,体格健壮,能善骑乘的战马,却是少之又少。

骑马厩中在养马匹。大约最多只有三分之一是符合标准的。

刘彻虽然之前已经在绣衣卫的报告中知道了些外厩的乱象。

但刘彻从未想到过,外厩居然已经烂成了这般田地。

要知道在六年前,汉室六厩,就是国家最大的养马基地,供应着天下半数的战马和各种官用马匹。

但仅仅六年,就烂成了这样。

对此,刘彻只能说:袁盎你真是好样的!

“触目惊心啊!”刘彻走到骑马厩中的一处破败的马厩前,看着厩内,明显因为管理不善,而饿的啾啾叫着的两匹小马驹,忽然发作,一脚踢翻了马厩的栏杆,吓得那两匹可怜的小马驹躲到马厩一角,瑟瑟发抖。

“国家每岁拨款数以万万钱,上至公卿,下至黔首,凡男丁皆出百二十钱,凡有土地,皆以顷出刍藁!朕皇祖太宗皇帝,昔年欲修一阁,使人问官长,得曰:需钱百金,长叹而罢。国家马政,每岁耗钱,何止百金?十倍!百倍!千倍甚至万倍,亦都不止了吧?太仆上下,就是这样报答君恩,下谢黎庶的吗?”刘彻站在道德制高点,嘴炮技能瞬间max,弹药疯狂倾斜而出,说着说着,刘彻甚至有些眼眶泛红了。

见此情景,左右随从及文武百官,立刻就全部趴下来,叩首拜道:“陛下息怒,此皆臣等之罪!”

丞相周亚夫更是道:“臣身为丞相,本当佐陛下以治元元,致君尧舜上,不想,寸功未立,竟生如此大罪,臣实无颜面再见陛下,再统天下百官,请陛下收臣印绶,治臣之罪!”

说着,周亚夫就脱下帽子,叩首而拜。

刘彻见了大吃一惊,连忙屈身前行,扶起周亚夫,捡起他的帽子,为他戴上,对其勉励道:“此事与丞相无关!”

开什么玩笑!

今天周亚夫这帽子要真是脱下来了。

回家后,他铁定百分之一百自杀。

周亚夫动了动嘴唇,也是叹息了一声。

心说:袁丝啊袁丝,你怎么如此糊涂!

御史大夫晁错却是开心的跟过年一样,假如不是当着天子和群臣的面,他都想要脱衣跳舞庆祝了!

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

晁错立刻就拜道:“陛下,臣以为,骑马厩中如此情形,太仆岂会不知,臣请立刻召太仆前来质询!”

晁错虽然没有明着说:这里的事情肯定是袁盎那个家伙干的。

但磨刀霍霍之态。却是个傻瓜也能知道。

刘彻低头看了这个家伙一眼。

外厩落到如今的情况,晁错自己也是难辞其咎的。

原因很简单,外厩今天的局面,晁错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完全不知道吗?

他手底下养的那些御史和采风、采诗团,常年出巡天下,出入闾里。

地方上的偏远小县的事情,晁错可能不知道。

但汉家六厩,是个什么情况。晁错能不知道?

这骗鬼吧!

他为什么不报告呢?

恐怕,晁错是一直在等着,等着搞个大新闻吧。刘彻从来都不认为,政治人物会有所谓的节c!而且有着绣衣卫,刘彻对太仆衙门尤其是外厩的情况和底细,都摸的清清楚楚。

所以,刘彻没有接晁错的话,而是将视线移向他处。

过了大概一刻钟,执金吾郅都和尚书令汲黯,就回来报告了。

跟着这两人一起到来的还有太仆袁盎。

袁盎一到场。立刻就跪下来,脱帽叩首拜道:“罪臣盎拜见陛下,恳请陛下治罪……”

“卿有罪?罪在何处啊?”刘彻闭着眼睛说道。

“罪臣……罪臣……”袁盎只是叩首不已。

“呵……”刘彻挥了挥手,睁开眼睛,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对袁盎道:“朕记得,朕很早就跟太仆说过了,市井无赖,擅以武凌民,地方豪强,喜以势*人。卿身为九卿,执掌国家名器,不要跟他们来往太过密切,卿怎么就不听呢?”

“罪臣有违陛下教诲。实百死难赎臣罪!”袁盎重重的磕头说道。

见了这个情景,刘彻摇了摇头。

袁盎啊,是个君子,也是个人才。

交游遍天下,知己遍四海。

而且他确实是一个忠臣,忠于国家。忠于刘氏。

但是,人无完人。

知己遍四海,交际广天下,必然带来另外一个反面。

那就是,想跟着袁盎捞钱或者挖墙脚的人,多如牛毛。

早就四年前,袁盎被晁错弹劾贪污受贿,接受吴王刘濞财物贿赂,而被一撸到底。

当时晁错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岂能板得动袁盎?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汉室如今的情况,满朝文武公卿,外戚贵胄,除了周亚夫,郅都,汲黯等寥寥数人外,基本没有一个干净的货。

连宫廷里都是贿赂成风。

就是刘彻也只能进行定向反腐,而不敢将炮口对准整个官僚系统。

所以,在汉室,贪污不是罪过,贪官们被弹劾后,东山再起的多如牛毛。

你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封建王朝的大臣在道德c守和个人素质上去跟人民公仆看齐。

千里当官,为的是什么?

还不就是发财嘛。

一般,只要不过分,能干事,刘彻就都忍了。

但袁盎这次实在是太让刘彻失望了。

他跟地方豪强还有游侠之间紧密的官商关系,成为了刘彻不能容忍他继续呆在太仆位置上的原因。

“朕也给过你机会了……”刘彻在心中叹了口气。

前几天,刘彻让刘舍跟袁盎商谈马政改革,其实就是给袁盎机会。

若他能站出来,卖队友,推动马政改革,那么,今天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

可惜,袁盎骨子里太重义气。

他重义气,甚至重到了视国法纲纪不顾的地步了!

当年,他能窝藏季心,潜逃出关,今天再包庇几个朋友,为他们打掩护,也就很正常了。

但他伤害和阻碍的,却是刘彻的计划。

或许,在袁盎心里会觉得,他在太仆任上干的不错,国家任务都能完成,因此,让自己的朋友和关系户,得些好处也正常。

刘彻不再看向袁盎,而是对汲黯和郅都吩咐:“执金吾。尚书令,你们来告诉朕,告诉百官,这骑马厩的马。去那里了吧?”

袁盎闻言,将脑袋深深的埋在地上,不敢再看他人。

骑马厩的马去哪里了?

袁盎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也能猜到。

自前岁,天子命人从代国学了用挽马耕种的法子后。这关中的马耕事业就迅速发展起来。

但,汉室缺马。

国家马政系统,每年所出产的马匹,连供给军队和地方官府以及传邮系统的马匹都供给困难。

很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