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处境,吓坏了所有的人。

汉人信奉人神有灵,死后依然能在地下享受。

可你要是没有香火血食,那就是孤魂野鬼,或者比孤魂野鬼还不如。

更别说去面对列祖列宗的质询了。

在这一点上,刘彻可谓是把握到了列侯们的命脉。

汉室列侯有不怕死的,也有不要脸的。

但肯定没有不怕绝嗣的。

这个时候,不少列侯甚至在心里暗暗感激樊市人了。

毕竟,这个政策是因他的缘故才出现的不是?

有恩必报,这是汉人的信仰和准则。

于是,复阳候陈嘉出列拜道:“臣嘉启奏陛下,臣闻,上古圣王制法,只为除奸,舞阳侯市人,虽有欺君之嫌疑,但其本无恶意,只是一个老朽入土者,为免死后不容祖宗,迫不得已而为之,恳请陛下念在舞阳武候樊公讳哙老大人的面上,再以从轻发落,改以爵赎死为以金赎死!”

“臣嘉顿首,昧死以奏!”说完,陈嘉就把脑袋深深的贴到地上。

他其实也是为了自己——假如天子能接受樊市人以金赎罪,那当然也能接受他以金赎罪。

刘彻却意味深长的看了陈嘉一眼,老实说,樊市人的死活,刘彻才不关心呢!

他只关心,自己的统治稳固和政策的推动力度。

想了想,似乎樊市人死了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反之,让他活下来,可能会成为自己仁德与慈悲的活招牌。

于是,刘彻破天荒的对陈嘉点头道:“卿既然愿意为舞阳侯求情,朕也不想当恶人,就准卿所奏,许舞阳侯以金两千金或钱两千万赎死!”(未完待续。)u

------------

第六百三十一节 全新博士体系

随着刘彻一锤定音,给樊市人一案定下基调。

列侯们对刘彻的态度,立刻改变。

先前大家都觉得,天子对功臣,实在是太苛刻了。

但现在,有了舞阳侯樊市人的例子,尤其是在樊市人之前,刘彻用下相、高陵和信阳三个列侯的全家脑袋做铺垫,大家都觉得,天子还是很关心大家的,只要不犯法,没有异心,刘家天子对功臣们还是很照顾的嘛。

尤其是还有一个加恩令在吊着大家伙的胃口的情况下。

这种对比就更加强烈了。

于是,大部分列侯看着刘彻的眼神都有了变化。

事实证明,一个严厉的家长,可能会让家里的孩子害怕、畏惧甚至反感。

但假如,这些孩子们知道,这个家长是为了自己好,且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着想,那么,除了少数nc,很少会有孩子对自己的家长产生仇恨,甚至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加,他们还会慢慢的感激自己有这样一位严厉的家长。

现在的列侯们,基本就是类似这样的心境。

大家都觉得,天子还是很不错的嘛,对我们这些功臣,非常宽厚。

下相、高陵自己作死,安平侯刘中意纯粹是找死,怪不得天子的。

甚至有些人觉得,天子就该这样。

诚如当年子产所说的那样: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这哪里是天子在苛待大家,分明是天子在保护大家,以免大家触法而亡。

当然,有着类似这样想法的人很少。

但绝大多数的列侯的态度,都已经扭转过来了。

大家纷纷跟在丞相周亚夫的屁股后面。三呼万岁,然后拜道:“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众人都觉得。唯有洪范中的这句话,能表达自己对天子的孺慕之情。

刘彻看着群臣的态度,心中微微一动。

这是一个好机会!

以后再想找到这样的机会,恐怕会很难很难了。

人心易变,世道多桀。

若不趁着现在的气氛。趁热打铁,推出自己心中琢磨了许久的那个政策,恐怕以后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

毕竟,政治不可能是零和游戏。

一切都得按着皇帝老子的意思来。

“诸卿平身罢!”刘彻抬抬手,温和的笑着道:“接下来,再议下一个议题吧!”

润了润嗓子,刘彻在心里打了一下腹稿,然后才继续说道:“汉兴以来,百废俱兴,高皇帝除暴秦。安天下,太宗修养生息,泽被四海,仁宗兴仁政,除内贼,于是乃臻有今日之安宁……”

“易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朕去岁曾诏天下,分置《诗》《书》《商》《申》等诸科博士,自四百石至两千石不等。以此嘉与士大夫更新,教化元元!”刘彻厚着脸皮给自己脸上贴金,不过,他的那个抄袭自后世大学的教授职业评级制度。确实广受好评。

以前,能当博士的,只有诸子百家各派中的绝对佼佼者能出任。

换句话说,只有学问素养和声望,是本派第一的人,能够出任博士。

一些冷门、偏门的小学派。更是连博士的指望都没有。

虽然这个博士官,要权没权,要钱没钱,充其量就是个拿国家补贴的御用文人。

但,文人就好这一口不是?

若能挂个博士头衔,到了地方,那简直就是大杀器,不知道会有多少富户豪强,愿意出重金延请,为其子孙讲读。

更会得到乡里上上下下的敬重。

简直是装逼摆酷炫耀的最佳方式。

而刘彻玩出了四百石博士、八百石博士、千石博士以及两千石博士的全新花样后。

几乎整个文人阶级都表示真是太好了。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以后出门会被人鄙视了。

因此,这个政策,甚至超越了刘彻以前的所有诏书,被文人们捧为新君新政最给力的一诏。

而汉家的御用文人集团,则是大大的扩充。

几乎所有够资格,有水平的文人,都被一网打尽。

尝到了甜头的刘彻,当然想更进一步。

但这一步,却是有风险的。

极有可能踩到文人阶级的痛脚,甚至引发舆论狂潮,所以刘彻一直都不敢采取实际行动。

但今天,刘彻觉得是时候推出这个政策了。

在中国,不应该,也不能只有文人,才受到社会尊重,国家尊敬。

还有更多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才,应该被敬重。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刘彻接着说道:“自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华夏始造,其后仓颉造字,颛顼创历,三皇五帝,功莫大焉,泽被天下。当今之时,世咸嘉文而贱工,爱赋而轻造,重虚轻实,吾甚不取。且朕之不德,无以佐百姓,若无贤臣肱骨之佐,良工巧匠之助,安得水车、曲犁之制?安有龙首、轨道之便?”

“于是,朕决定立木匠博士官、冶铁博士官,及铸造博士官与农家博士官,诸卿以为然否?”刘彻站起来问道:“卿等皆贤良,明于古今王事,必有言者,咸以书策,奏报以闻,朕将亲览焉!”

本来,刘彻还打算增加一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