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部族,横征暴敛。
用一句中国的成语来形容此刻匈奴帝国的处境,那就是:天下苦匈久矣!
只要有人站出来,打起反匈奴的旗帜。
刘彻相信,响应者肯定会有无数。
历史上,当汉军北上的时候,无数的来自匈奴国内的各个部族的年轻人,自带干粮和装备,争先恐后的加入汉军。
甚至,有举族来投的例子。
只能说,匈奴人到底是文明层次太低了,凝聚力和同化能力,差到无以复加!
这要换了中国,别说六十年了,二十年就能让整个草原的所有部族都确信,自己就是黄帝之后,颛顼氏啊青阳氏啊什么的嫡系子孙。
可匈奴呢?
在草原上称霸称霸了六十年,却一个部族也没有同化。
甚至各部族的信仰与习俗,都相去甚远。
不过……
这对刘彻来说,是好事情!
匈奴要真有那个同化能力,对刘彻反倒不利。
“朕要不要给匈奴人加点药?”刘彻在心中琢磨着。
现在,直接去跟匈奴人刚正面,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但是,代理人战争什么的,却不妨玩玩。
尤其是现在匈奴人跟乌孙人在西边斗牛。
汉室虽然没办法直接支援乌孙人民反抗匈奴暴政的伟大运动,但是,还有中间商嘛……
譬如说,这次乌孙跟匈奴发生战争的消息,从哪里来的?
刘彻可不会相信是东胡王卢它之打探来的。
卢它之要有这本事,也不会搞得历史上,狼狈的逃回长城之内,回长安坐起富家翁。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想借此诱惑汉室下场,给军臣的背上狠狠的扎上一刀。
能有这个动机。同时还有这个能力的人,整个匈奴都只有一个人:伊稚斜。
想到这里,刘彻就对魏尚问道:“孟舒公,朕记得。去岁朕曾经下诏,要求云中郡将郡中淘换的军械,统一收缴,归入武库,不知道。那些东西如今可还在?”
云中郡是汉室第一个完全铁器化装备的边郡。
郡中因为换装,淘汰了大量的青铜武器和老旧的旧式装备。
这些淘汰的装备,按照刘彻的意思,是要拨给民兵和郡中的乡亭武装力量的。
但即便如此,这些装备的数量也依然无法被完全消化。
于是,刘彻下令,让云中郡将那些废弃不用的装备,统一收缴,存入郡城的武库。
本来,刘彻的打算是融了做农具或者器皿。
但那样的话。无疑是亏本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刘彻显然没办法接受这样的局面。
如今,刘彻却猛然间想到,这些东西,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去——卖给匈奴人。
尤其是卖给伊稚斜跟他的小伙伴们。
自古,军火的利润,都是远超其他一切行当的。
“回禀陛下,那些军械,按照旨意,除发放给郡中乡亭。用以训练民壮之外,余者,皆已存入武库,计有长戟两千柄。矛戈各五百,弩机八百具,硬弓一百副……”魏尚想了想就回答道。
“义纵……”刘彻眯着眼睛,转头看向一直在旁边当好好学生的义纵,吩咐道:“待汝回云中,去跟匈奴那边联系一下。告诉他们,你要卖一批武器给他们,让他们开价,云中武库里的军械,除了弩机外,余者,匈奴人想要什么就卖什么,朕能接受用奴隶、黄金、战马以及牛羊牲畜的各种付款方式……”
本来,刘彻连弩机都想卖掉。
毕竟,汉室制造的弩机,是相当精密的高科技利器。
这种传承自秦代登峰造极的青铜弩机,有着强大的适应性和耐操作。
其各种零件甚至能完全互通。
这就是说,就算匈奴人得到了汉室的弩机,也没有办法山寨它。
因为想要生产这种弩机,匈奴需要一个少府为首的高精密制造机构,同时他还需要有一批墨家的学者为他钻研和分析青铜材料的特质,然后他还需要一批法家官员,为它推动物勒工名的制度和严苛的质量要求。
这几个要求,缺一不可。
只是,刘彻却不能卖。
因为,卖卖长戟、戈矛什么的,没有人会管,但要是卖弩机给匈奴。
一旦被人发觉点什么蛛丝马迹。
那朝野舆论能把刘彻喷死。
弩在中国,属于严格管控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军用弩,每一把军用弩生产制造出来后,都会登记在册。
在和平时期,一下子不见了几百柄军用弩,想都不要想,立刻就能让御史大夫衙门的人打鸡血。(未完待续。)
ps:一头扎进了故纸堆,查了n久,俺总算找到了有关匈奴部族来历和渊源的确切记载与证据。
大爷的,眼花了~
注1:昆邪即义渠,这是明史记载的,无论史记还是汉书,都给出了确切的证据和答案,而且不止一次提及这个事情,尤其是汉书的《匈奴传》还有后汉书的《郡国志》中都给出了直接的证据。
休屠部族为白种人特征,史记没仔细说,但出土的文物,佐证了这个事实。
譬如,1972年在甘肃发现的王真保墓志,其陪葬的书简还有墓碑上的墓志铭,确切的毫无疑问的将西汉-两晋南北朝时期,休屠族的变迁史描绘出来了,有感兴趣的同志可以去搜索,很有意思,白种人认为自己是黄帝之后,后稷的子孙,看的我好欢乐
------------
第六百一十三节 乌孙的灾难 1
------------
第六百一十四节 乌孙的灾难 2
这天,一大早,军臣照例对着初生的太阳,进行每日必备的虔诚膜拜。
匈奴人信奉和尊崇天地日月星辰,并将之视为神明一般,顶礼膜拜。
而作为单于,朝拜日,夕拜月,是每日必备的日常。
同时也是一种强化单于的神权的做法。
依照匈奴传统,单于朝拜日的仪式,将会持续大约一刻钟。
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允许被任何事情干扰的。
所以,在军臣的周围的草地上,匍匐着一大群的匈奴贵族。
他们在等待单于仪式结束的那一刻。
终于,军臣的膜拜仪式完成,他最后一次对着朝阳大拜,然后,站起身来。
军臣面朝北面,负手而立。
面北而立,这在匈奴,是上位者才可以拥有的特权。
匍匐在地上的贵族们,看到这个情况,将头低得更深了,额头更是深深的贴到了泥土中。
这个时候,忽然,远处传来阵阵喧哗声。
这让军臣极为不爽。
他转过头去,轻声的问道:“怎么回事?左大都尉,你怎么管的军队?”
左大都尉是一个在自己的鼻子上吊了一个起码三两重的铜环的男子,他的身材,比军臣都还要矮一些,但脸大眼园,满脸的络腮胡子,脑后一条条编织的整齐非常的小辫子,假如有后世的人在此,恐怕会以为此人是铁血战士与牛头人杂交后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