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子小姨子什么的纷纷上门,请求传授。
对张未央这样的中国移民来说。
这远离故乡的新化,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新世界,也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充满了希望和未来的热土。(未完待续)
ps:濊人信奉二郎神……
这不是脑补的,历史上东汉时期的濊人确实信奉灌口二郎~而且是全民信仰……我也不懂这到底是肿么回事……
另外说一下,乌孙人有个后裔,叫突厥。
突厥人的许多习惯跟传统、信仰,生活方式,都能跟乌孙人对上号~
------------
第六百零一节 鱼海!鱼海! 1
去新化城以东百里,黑水河下游的一处河湾。,
两艘楼船巨舰,沿江而上。
古老的河流,第一次出现了人类制造的战争巨舰。
庞大的楼船,降下了它庞大的风帆,依靠着人力划桨,劈波斩浪。
几只在河岸等着鱼群的狗熊,被这两艘庞然大物吓得屁股尿流的跑进了树林中。
雀室(指挥舱)之中,一位年轻的军官,坐镇于其中。
他有些无聊的活动了一下自己的筋骨。
“少将军,距离新化城,只有一百里了!”一位明显是副手的军官报告着距离。
徐偃闻言,点了点头。
作为汉室楼船将军松滋候徐悍的世子。
徐偃虽然现在只在楼船将军衙门里挂了个所谓的‘楼船司马’的虚衔。
但实际上,以辽西郡的秦皇岛为母港的汉室朝鲜舰队,目前就归他统帅和管理。
去年,汉室成立了楼船将军衙门,统管天下楼船、艨艟各式战舰。
然后,按照天子的命令,楼船将军衙门,在天下沿海郡国中,遴选了四个深水良港,分别设置了驻扎了四支近海舰队,负责统管海上事务。
因为,到现在为止,汉室也没发现有什么来自海上的敌人,也没有什么海洋利益需要维护。
所以,这四支舰队的规模都很小。
以徐偃的朝鲜舰队为例,统管就只有四艘楼船,外带十来艘艨艟一类的辅助舰只,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沿着秦皇岛到朝鲜的海岸线,巡逻巡逻。钓钓鱼。
清闲得很。
也就只有两月前,朝廷开始向朝鲜和辽东、新化方向移民后,秦皇岛才热闹起来。
一时间,竟然云集了数十艘上次远征过朝鲜的楼船,以及其他大小辅助舰只百余艘。
这些新来的船,全部被拆除了作战设施和武器。改装成了运输船。
不停的从秦皇岛向朝鲜运送物资和人员。
而这些船,尤其是楼船的运输量非常惊人。
一艘楼船,一个月就能往返朝鲜三次,将数百名移民以及他们的全部家当和国家下拨给他们的粮食、物资全部运到朝鲜的始善港――也就是当初,汉军舰队登陆的那个港口。
因为汉军是自那里登陆,然后消灭了残暴的卫氏政权,将爱与正义带到朝鲜大地的。
所以,取名‘始善’。
徐偃是移民行动开始,才被其父亲。急匆匆的派驻到秦皇岛的。
一方面是代表楼船将军衙门监督和督促秦皇岛的舰队。
另外一方面嘛,就是刷政绩和刷声望,好方便,将来子承父业,继承楼船将军的职位。
“我们的货物怎么样了?”徐偃转头问道。
“少将军,所有货物一切正常!”副官恭身回答。
徐偃闻言点点头,将心放到肚子里。
这次运输到新化城的物资,非常重要。
长安城里。就有着不止一双眼睛在时刻关注这次运输任务。
不然,徐偃怎么会冒险随着舰队出海?
“听说新化那边很不错啊……”徐偃走出雀室。站在楼船的,霸陵中有一面能清晰的照见人像的铜镜,就是东园的匠人,用了十年时间,一点一滴的磨出来的。
换句话说,这个机构,是能用双手在鸡蛋画画的顶级工匠集中营。
而这拖网,居然要用东园的工匠来织造。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拖网的技术难度,已经超越了普通和优秀,达至了人类手工所能织造的极限。
这让薄世心中立刻就深起了无穷的信心。
薄世看了看眼前的黑水河,顿时就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三具这样的巨网,这黑水河中的鱼群,就别想跑了!(未完待续。。)
------------
第六百零二节 鱼海!鱼海! 2
第二天,黑水河畔,挤满了围观的人群。
无论是濊人,还是汉人,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两艘巨大无比,小山一样停泊在江面上的楼船。
这种当今世界水面上最大的战舰,确实具备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感。
但,更让人无数人惊讶的是:那张正在江面上缓缓拉开的巨网。
别说是濊人了,就是来自中国的移民,也从未见过如此巨大、复杂、精密的大网。
这张网在江面上被两艘楼船一左一右拉开,并缓缓沉入水下。
即使相隔数百步,但人们还是能清清楚楚的看到,那些网绳是何等的粗大。
张未央拿着自己的手,比划了一下。
最后发现,那些网绳,每一根都至少有他的拇指那么粗。
这个发现让张未央长出了一口凉气:“泰一在上,如此粗的麻绳,究竟是如何编织出来的?”
作为农民,尤其是西汉的农民,当然不可能没有接触过苎麻和编织苎麻。
中国主要以苎麻作为麻布和绳索的原料。
在中国腹地的农村,苎麻被广泛种植。
桑木业甚至是许多地区的经济支柱。
张未央也曾经亲自参与过织麻作业。
那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首先,你需要一大块的苎麻田,然后,你得将这些苎麻砍倒,捆成捆,最后将它们丢到一个专门用来抠麻的水池中浸泡半个月。
半月之后,再将这些苎麻从水池中取出。撕下外皮,才能开始纺纱。
邯郸用的纺纱方法是纯手工的纱轮。
具体是用两个石质或者陶质的小圆轮子,一头吊着那些从水中取出来的苎麻纤维,一头则不断将这些散乱的纤维拉伸。
通过持之以恒的反复工作,逐渐获得可以用来织布以及作为绳索使用的麻线。
但即使是最好的拉纱人。也无法保证,自己捻出来的麻线的质量。
换句话说,捻出来的麻线,究竟能用于什么用途,在没有看到成品前,没有人能保证。
作为农民。张未央很清楚,这张巨网的每一根网绳,都可能需要一亩甚至好几亩的苎麻,来做原料。
换句话说,这张巨网的每一根网绳。都是用黄金来编造的。
即使不谈这些。
哪怕是将这张巨网就地分解,所得的麻绳拿回去织布,其价值也是数十万甚至百万钱!
“朝廷疯了嘛?花费如此巨大,就为了制造一张网?”张未央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办法跟上朝廷的节奏了。
“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