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1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王险城的地方,驻扎着张羽统帅的一万大军。

未来的朝鲜王,来自梁国的中国宗室刘明,也已经在准备前来就国了。

整个朝鲜王国,已经是大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朝鲜百姓,自然也将变成中国百姓。

所谓部落这样落后的体制,注定会被废除,代之以郡县制。

在中国的刀剑之下,朝鲜的部落和渠帅们没有选择。

“少君侯,应该快回来了吧……”一个狗腿子笑着道:“要不,仆去看看?”

“嗯,去罢!”周策挥挥手,这两个狗腿子,只是来照顾他生活起居的。

真正要做事,还是得靠那些精干的家臣。

周策随即将父亲交给自己的家臣们都聚集起来,众人围着地图,都看了看。

被划给细柳营的这块屯垦土地,还是很大的。

兰台的尚书们一笔划下,就将这附近百余里的土地统统划了进来。

虽然,这地方,比之中国的膏腴之地,远远不如。

但许多人眼里,也算不错了。

最起码,比上郡那个地方强多了。

更别说,还有一条河流从细柳屯中流过,灌溉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只是……

一位家臣看了看地图,又举目眺望了一下周围的地理,眉头微微一皱,道:“这卫氏也真是废物,放着这么好的土地,不修渠道,不建道路,果真该亡!”

这话确实,在中国,类似这样的风水宝地,早就被农民伯伯修满了渠道,种满了庄稼。

但在这朝鲜,却是一片荒芜。

甚至,就连人类的活动踪迹,都很少见。

不过,这在朝鲜很正常。

萁子朝鲜灭亡后,篡国的卫氏政权,自称‘被发左袵’,甘做夷狄,完全抛弃了过去的一切,在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向匈奴人看齐。

这成为了卫氏朝鲜灭亡的导火索。

当今天子最恨的,就是此类数典忘祖,背弃祖先的叛徒。

卫氏如今已是过眼云烟,卫家死的死,囚的囚,其国中贵族,更是尽数被押解到了长安。

这块土地,全部的被汉室控制,直道从辽东郡开始向平壤延伸。

据说,未来还要在平壤以西的海疆,修建港口,驻扎舰队,以船舶将朝鲜与齐鲁联系起来。

周策就听说了,天子似乎有意,将鲁地的孔家,迁一支到朝鲜平壤,教化朝鲜民众。

只是听未央宫的消息,天子似乎很犹豫,始终没有下定决心,似乎是担心什么两千年后有棒子说孔子是韩国人之类的。

周策不太理解,天子担心什么韩国。

韩国早就灭亡了好不好!

至于棒子,那是什么?

想着这些事情,周策笑了笑,对众人道:“吾等即来此屯垦,就是要将这夷狄之地,变为中国之土,如故吴太伯、姜太公一般,化夷为夏,使千百年后,吾等子孙,能在此繁衍生息!”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为子孙后代计,诸君请助小子一臂之力,将这细柳堡,建设成朝鲜河东,东方南阳!”周策对着众人深深一揖而拜。

假如只是建设一个城镇,周策根本不会出现在这里。

他的心很大,非常大。

他想要在这里,从无到有,建设出一个新河东,新南阳。

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

众人听了也是热血沸腾。

吴太伯,姜太公,都是史书上的英雄,也是如今天子推崇的贤王、贤者。

两人一东一南,将原本的夷狄之地,变成了诸夏之土。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朝廷的宣传下,士大夫们的‘教化情节’怦然发作。

此番屯垦,有不少人,就是主动请缨,甚至毛遂自荐的。(未完待续)

提供全文字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5201小说高速首发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本章节是第五百九十一节新世界(7)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第五百九十二节 少府令刘舍

热门推荐:、 、 、 、 、 、 、

未央宫,宣室殿。

时隔一个月,这座汉室最重要的宫殿,再次被启用。

站在修缮一新的宣室殿中,刘彻里里外外的看了一遍,感觉很不错。

尤其是那块挂在御座上方殿堂之闲话。

果不其然,天子话音刚落,尚书令汲黯就立刻道:“回禀陛下,臣以为桃候舍,为人忠厚,用事勤勉,当为最佳人选!”

刘彻听完,笑眯眯的看向其他人,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大家还能怎么着?

大臣们纷纷表示,桃候当少府,我们都认为非常合适,甚至,再也没有比桃候更合适的人选了。(未完待续。)

------------

第五百九十三节 贪婪

桃候刘舍出任少府令的事情迅速确定。/xshuotxt/

刘彻随即命令兰台拟诏,任命刘舍为少府将作大匠,也就是少府令的官方称呼。

刘舍闻讯,喜滋滋的在家里摆下酒宴,庆贺这个伟大的胜利。

少府的肥,那是天下皆知。

少府,哪怕只是拔根毛。恐怕都比某些郡国一岁的收入还多。

只是,刘舍上任后才发现,自己只是空欢喜一场。

他的前任岑迈在任上的时候,将作大匠的权力,其实就已经分散了。

当今天子即位后,对少府更是各种插手。

首先,考工令,就从原先的向将作大匠负责,变成了在兰台的尚书令指导下。

东西织室令干脆就直接对天子负责了。

派去询问和要求东西织室令提供账册清单等要求的属下,直接被人用一句:且去问陛下,给憋了回来。

黄门跟宦者令就更不用说了。

这两个部门打从秦朝开始,压根就没把将作大匠放在眼里过。

这两个部门内部更是藏龙卧虎。

譬如说,当今天子亲信爪牙,大宦官王道,其实人家的官衔是西宫宦者,秩比不过八百石而已。

但谁敢将他看做一个八百石的小喽啰?

而在王道脑袋上,前朝的大宦官北宫伯子,更是一尊无人敢轻视的大神。

这位太宗驾崩后就沉寂已久的大宦官,在朝野内外,都有着巨大的人脉。

就是刘舍自己见了对方,也要躬身作揖,三拜而礼。

而永巷跟御府,则更复杂,这两个部门。哪怕是白痴都知道,是不能伸手的。

因为永巷是专门给后宫的美人、妃嫔、皇后服务的,这里头蹲着的大神,数之不尽,哪怕是过气的太妃。也不好惹。

除非天子直接下令。不然历代将作大匠,都是当没有永巷这个部门的。

而御府则是直接负责天子的饮食起居的。

这个倒是刘舍的本职工作,也是主要工作方向。

但问题是谁他妈敢在天子的饮食起居问题上弄虚作假,刘舍反正是没那个胆子的!

一时间,刘舍愕然发现,貌似他能管的部门,十个手指头都能数清楚了。

无非就是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