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了,家中妻小,更是断无幸免之理。
所有人都知道了,为什么吴地几乎年年有风暴,何以这次连神明都要出现预警给天子。
盖因为这次的风暴,太可怕太强大了。
“真是圣天子啊……”一位高邮县的长者,抚着胡须对自己的子侄道:“若无圣天子,乾坤独断,我等此刻,恐怕都要葬身风暴之中,尸首为鱼虾所食了!”
“从今以后,我高邮王氏,世代忠心王事,不可再有二心!南边的逆贼,再要联络,统统不许理会!”这长者严肃的下令。
这位长者,是高邮县的大户,王氏的家主,高邮王氏,在故吴之地,很有声望,世代以诗书传家,子嗣繁多,虽然,做官的不多,但却也几乎霸占了整个高邮的官场。
这样的大户,心眼多那是一定的,脚踏n条船,也是理所当然的。
尤其是以前,他们还在刘濞那里得到过不少优待。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天子证明了自己的神圣性和不可动摇的权威。
就算是只猪,都知道,不该再与之对抗,或者施小手段了――天子既然能预见灾难,那他能不能预见背叛和贰臣呢?
王氏虽然只是高邮县里的一霸,正常来说,天子是不会知道,在高邮这样的小地方的一个蝼蚁一样的家族。
但问题是,天地鬼神这么多,至尊泰一神座下,就有五帝八主,漫天星宿,万一有个闲的蛋疼的家伙将高邮的一些事情在梦里告诉天子,怎么办?
当然,更重要的是,百姓不是木头。
统治者的决策和政策,是好是坏,是在意他们还是鼻孔高高朝天,他们都能清楚的感受到。
这次天子,担着的风险和压力。
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
但他在看到了这些风险和压力后,依然义无反顾,为了自己的子民,甘愿冒险,强行推动,以天子的威权和社稷的信誉做担保,强制进行了这次史无前例的大撤离。
这证明了什么?
这证明了,这位天子言出必行,如他诏书中所说的一般。
他是真正的将天下子民,视为自己的子女、骨肉和臂膀。
君待臣以国士,臣以国士报之,君视臣为草芥,臣视君为仇寇。
春秋战国,堪堪过去不过百年。
如今天下士林舆论,依然有着战国遗风。
一饭之恩,都可能让人以性命相报,何况这救命之恩?
满屋子侄,纷纷躬身拜道:“诺!谨遵大人嘱咐!”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许多难民家庭中上演。
吴王刘濞在时,用了三四十年时间经营起来的网络和民心,在今天彻底崩塌(历史上,南宋时,刘濞的拥戴者依然存在,甚至有人写诗怀念刘濞),几乎没有片羽留存。
而消息进一步沿着长江扩散。(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七十节 人心 2
齐都临淄。
当代齐王刘将闾,看着摆在他前面的那几封来自广陵城的公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去告诉内史,立刻押解刀氏全族入京……”刘将闾对着身边的宦官吩咐。
老实说,若有可能,他是绝对不愿意,让刀间去长安的。
刀间在齐国,每年为他的齐王王宫孝敬黄金数千金,铜钱数以百万,布帛无数。
钱财什么的,倒是次要的。
要紧的是,这刀间是他刘将闾的黑手套。
很多刘将闾不方便干,或者说不能干的事情,刀间都能很漂亮的解决。
刀间走了以后,再培养一个这样听话懂事,同时还有能力的黑手套,恐怕很难!
但没有办法。
长安那边打垮了刘濞,清算了刘戊和刘遂、刘安的势力后。
长安天子的力量,就已经倍于天下诸侯王力量的总和了。
这次广陵事件后,长安天子更是将对天下所有势力,形成一种全方位的碾压。
假如说,在今年以前,诸侯王们还能在天子面前蹦跶蹦跶,倚老卖老的话。
那今天之后,大家就都得全心全意忠于圣天子了。
不然……
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根本用不着长安天子下令,国内的贵族大臣,就能把‘贼子’给绑了起来。
所以,这刀间,真是非送去长安不可了!
于是,刀间的命运,立刻迎来了一个巨大转折。
齐国上上下下的官僚们的工作效率。陡然间提升了十倍不止。
不到一天时间,就走完了程序,由临淄令签发的迁徙公文,直接送到了刀间面前,甚至连迁徙时间。也严格限定在了元德二年夏五月之前。
根本不给刀间任何运作和活动的空间。
拿着官府的命令,刀间也是长叹一声。
他哪里不知道,这些家伙催的如此急,分明,都是想吃肉。
刀家一离齐境,这些家伙立刻就会扑上来。用‘合理’的价格,将刀间这十几年来辛苦攒下的家业和田产,一口不剩的全吞了。
刀间知道,这是必然的结局。
但他能怎样?
当他得知广陵城如期迎来飓风,广陵以西十余城被毁的消息时。刀间就清除,这是注定的命运。
所以,他显得很淡然。
“有朝一日,某一定会回来的……”刀间对着前来送递公文的官差如是说道:“到时候,吃了某家的,都要给某家吐出来!”
被强迁关中的豪强大户,一百家里,也未必有一家能继续风光。
因此。那官差只是笑笑,没有回应。
在他们看来,刀间从此就要泯然路人了。心里有火,是肯定的。
似这样当面发泄,比藏在心里,暗自算计的结果好多了。
只是,他们那里知道,刀间早就为自己准备好了东山再起的手段。
混‘有活力的社会组织’。能混到刀间这样的高度的人,那里会把所有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长安天子马失前蹄的谋划上。
凡事不多作几手准备。不多留几条退路,不多想几个对策。他刀某人焉能在临淄城的各种势力竞争和倾轧中,逍遥快活到今天?
刀间,在得到了广陵的情报后,他当机立断,立刻就派出了亲信心腹,带着黄金千金,前往长安活动了。
“大丈夫,建功立业,当在马上!”送走官差,刀间对自己的儿子刀戎说道。
“大人,我们是迁去关中,怎么在马上建功立业?”其子不解的问道。
刀间哈哈大笑,道:“前些时日,为父命你看天子去岁以来的诏书,你都看过了吗?”
“回大人,小子已然看过了……”刀戎低头道。
“既然你看过了,那你为何还不明白为父的意思?”刀间抚着胡须,看着自己的儿子,语重心长的教导道:“天子去岁曾经下诏,宣告天下,今岁将迁天下无地百姓,充实辽东、朝鲜、新化等地,且将以军垦模式推行……”
刀戎点点头,这个诏书他当然看过,核心内容就是朝廷决定,在辽东的无人地区和新化朝鲜等新得的土地上,采取军管军屯的模式开荒。
军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