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1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1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少府打官司――也打不赢。

假如要是少府真的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盐铁来……

许多列侯,甚至大臣,都在心里计算起了自家的粮食储备。

跟着天子政策走,有肉吃。

这是最近一年来,长安贵族大臣们总结出来的心得之一。

譬如去年,天子将小麦纳入粮食保护价政策,提前收到消息的列侯贵族们,在关中甚至关东,大量收购廉价的小麦,转手卖到少府,多的赚了五成,少的也赚了两三成。

然后,天子又推广水车。

大家咬咬牙,出了钱,在自己的庄园里架起了水车。

结果,下面的人欣喜的禀报,许多本来已经要休耕甚至已经因为地力已尽,沦为下田的土地,都成为了上田,庄稼长的特别好。

而通过水车架设,从内史那里得到的‘退税额度’,又免费的购买到了许多便捷先进的农具。

这些农具好用的很,大大提高了农庄的生产效率。

譬如以前,要耕一百亩地,需要四个男人,足足三四天的功夫。

现在,两头牛一具犁,一天就能耕两百多亩!

许多贵族大臣,因此受益无穷。

这次,若是真有那五十万石盐,一百万斤铁。

大家伙觉得,就不用麻烦天下的商贾和地主了。

自己内部就能解决!

区区五百万石粮食而已!

闭着眼睛都能凑齐啊!

刘彻轻轻敲击着手指,微笑着回答周亚夫的问题:“少府去年,在江都国开了盐田一百顷,如今,仅仅在广陵城里,就已经有着不下一百万石的盐储备……”

这话一出,无数人都是被震的七荤八素。

盐田?

盐还能种?不是煮或者卤制的吗?

大家纷纷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但刘彻不想讲太细了。

暂时来说,国家需要垄断晒盐技术和高炉炼铁技术,以敛聚财富。

只有等到下一个稳定的财源出现,才会放开此类技术的限制。

当然了,仅仅只是放开而已。

国家对盐铁的管控和强力控制还是需要的。

盐,关乎国计民生,铁是战略基石。

这两者,不管在什么时代,都还是以国家为主体来控制和推动比较好。

让民间去自由发展和管理,那注定了只会变成一个悲剧!

少府令岑迈也微笑着道:“今年以来,敖仓中的盐储备,也已经接近了八十万石!”

这就是一百八十万石的总储备了!

无数的大臣贵族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既然连盐都可以像变魔术一样变出这么多,那区区百万斤铁,更是不在话下了。

现在,大家的想法,从少府有没有这么多盐铁,变出了,少府能不能多给点盐铁啊?

天下盐铁的缺口何其大!

这五十万石盐和一百万斤铁,别说整个天下了,就是关中,都能消化掉!

将家里没地方去的粮食,变出马上就能换成钱的盐铁。

对贵族列侯和大臣来说,这简直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刘彻看着这些眼巴巴的望着自己,一脸讨好模样的大臣贵族们,在心里面也是笑了起来。

列侯们的财富和人力物力,在实际上,也是汉室国力的一部分。

只是在和平时期,这些力量,都白白的浪费掉了。

更麻烦的是,这些家伙,没有什么投资概念,他们就像一个守财奴一样,守着自己的财富和资源发霉,最后一起带着这些东西,去地下腐烂。

这样的情况,在封建社会非常常见。

譬如明朝时期,大量的美洲白银涌入中国,但明政府却偏偏闹起了银荒,这真是哭笑不得。

汉室也一样,整个上层拥有大量的黄金。

这些黄金要是利用好了,足够推行金本位。

但偏偏,从皇帝到下面的贵族,大家更爱把黄金带到地下。

也就后来王莽玩了一次不成功的黄金-铜钱兑换机制。

这次,刘彻打算,好好给这些家伙上一课。

让他们知道,财富只有流通起来,才有力量。

不能流通的财富,充其量,就是一堆无用的金属。

同时,也让法家知道,盯着土地,已经不在能富国强兵了。

新的时代,力量的源泉,来自于工业和人力的结合,是铁与血的组合。(未完待续。)

ps:  王莽新朝改革,有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就是规定黄金与铜钱的兑换率,黄金一斤值钱一万。

但,这然并卵。

基本没有起任何作用。

因为上层的贵族,才不需要铜钱呢。他们自己就能铸钱!

更麻烦的是,经过王莽这么一闹,到了东汉,广大的贵族和精英阶级们觉得,钱这个东西,真是万恶之源!

于是大家一拍屁股,决定从今天起,咱们都不用钱了!

于是,东汉政府在前中期,废除了钱币……

改用了布匹、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

于是,东汉政府的权力和力量,大大削弱。

------------

第五百六十三节 贪婪

发现了利益,朝臣们都是非常兴奋。*xshuotxt/

于是,所有的决议,都以无比迅速的方式通过。

所有的一切,都按着刘彻的意思开始推动。

散朝之后,大家就各自回家,准备调集粮食,参与到这个盛宴之中。

少府既然有这么多的盐铁储备,那么,大家就纷纷觉得,区区五十万石盐,一百万斤铁,连塞牙缝都不够!

最好是能将少府的储备全部吃下来!

许多的脑筋立刻开动,很显然,这场盛宴能吃多少到肚子里,取决于自家粮食储备。

可问题是――哪怕是食邑万户的话算数。

就像商鞅原木立信,给秦帝国七代的风光和强盛。

但毁掉这一切,却只需要一年。

当秦帝国灭亡的时候,连关中大本营,三秦父老,都抛弃了它。

那些曾经帝国的基石,支撑秦帝国追亡逐北,统一天下的三秦子弟,袖手旁观,看着咸阳毁灭,看着赢氏坠入尘埃,落入地狱。

孝公之时,秦国连函谷关都丢了,河西之地尽入敌手,秦没有亡。

秦武王之时,秦国被天下围攻,秦没有亡。

长平之战时,面对赵国的消耗战和相持战,秦人连八十岁的老人,都开始向前线运粮,秦还是没有亡。

六国攻秦,兵临函谷关,全天下都开始围攻秦,秦还是没有亡。

为什么在其统一天下,南并三越,北逐匈奴,几乎全盛之时,被几个农民吼了一嗓子,他就亡了?

历朝历代,无数人给出了无数的答案。

但在刘彻看来,秦的灭亡,是因为它亲手毁灭了它赖以为强盛的基础。

这个基础来自商鞅的原木立信。

当秦帝国失去了它的公信力,它的贵族阶级,它的统治阶级,和它的官僚阶级抛弃了它的本来。

于是,它的灭亡,就不再奇怪了。(未完待续)

------------

第五百六十四节 司马季主出仕

“去将剧孟叫来……”刘彻稍微思考一下,立刻下令:“还有义纵、汲黯,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