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决断。
陛下让俺们干什么,俺们就干什么好了。
如此,既不会跟传统的认知冲突,又完美的解决了此事。
当年。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到处寻访长生不死药和仙人。
当时。秦廷的大臣和贵族们,就是这样应对的。
鬼神的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承认,也不否认。
周亚夫的话,立刻就点醒了众人。
大家纷纷叩首拜道:“臣等愚暗,不达大义,不明所以,伏维陛下圣裁!”
刘彻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也同样不想让宗教和鬼神,重新回到政治的舞台。
要真有那个二货想要起哄,刘彻肯定会让他尝尝什么叫做天子的恶意。
刘彻看向群臣,一挥袖子,道:“既然如此,丞相!”刘彻看向周亚夫,发布命令:“立刻行文江都王,着其在四月之前,马上疏散广陵以西,所有士民百姓,命令敖仓,抽调两百万石粟米,调往淮泗地区,庐江、城阳两国郡兵,立刻动员,命令楚国、会籍、豫章,做好接受灾民的准备!”
“诺!”周亚夫立刻叩首领命。
这样的事情,虽然看着有些滑稽,堂堂国家政策和大规模的民众疏散,居然是以天子梦兆作为依据。
但,他只是个执行者,奉命行事就可以了。
刘彻转头看向御史大夫晁错,接着命令:“御史大夫衙门,全力配合,各地御史,要全部出动,监督和巡视辖区内的官员,做好相关工作,若有懈怠者,朕授权御史大夫衙门,可便宜行事!”
“诺!”晁错大喜,这可是法家难得的契机。
借助此事,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增强法家的话语权和势力。
“大农令直不疑!”刘彻继续命令:“朕前时曾命使者前往蜀郡视察,抽调蜀郡之粮,输往关中,卿立刻行文给蜀郡,命蜀郡所抽调的粮食,全部装船,沿江而下,运到彭城,等候调派!”
一条条命令,就这样不断下达。
大半个中国的政权和军事力量,随着刘彻的命令,开始动员。
从蜀郡到雒阳,从齐鲁至江都,跨越淮河和长江。
所有的行政机构和军事部门以及少府所属的各个机构,立刻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紧急进入了工作状态。
换句话说,借着这次的机会,刘彻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目前汉室在东南和西南方向的整个政权的能力和潜力,也能发现许多过去被隐藏在太平表面下的问题。
虽然代价很大,付出的资源也非常多。
一旦,此次预警被证明是虚惊一场,更会动摇刘彻君权的根基。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着三年前的成功经验,刘彻也多次确认了,此次风暴,在前世确实出现过。
相信经此一事,刘彻皇位的神圣性和权威,将得到全天下的承认,从此以后,刘彻的命令和政策,推行起来,会更加顺利。
不会有人胆敢在一位有着天地神明眷顾的神圣天子面前玩花招,甚至对抗。
更重要的是,费了这么大手笔,刘彻想要的,显然不止是这些。
他的胃口,比所有人想象的更大!
“和平统一三越,在此一举!”刘彻提着自己宽大的绶带,在心中说道。
错过这个契机,未来,将很难再有这样简单和轻松解决三越割据问题的时机了。(未完待续)
------------
第五百六十节 加税?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刘彻看着群臣,用着悲天悯人的口吻,说道:“朕在梦中,看到风暴从西方海上来,广陵之西,乃东海,东海之地,汉家藩属,中国臣民也。今江都之民,可得有司疏散,东海之民奈何?”
人类历史上,尤其是中国历史上,不管什么时代。
扶危救难,存亡续断,都是一个永恒正确的话题。
春秋历史中,秦繆公援晋旱,可算得上人类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闪光点。
更是诸夏同出一源,守望相助的最佳注释。
百里奚那句‘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更是数百年来,无数次回想在世人耳畔的名言。
当然,两年后,秦国饥荒,晋国趁火打劫,则依然显示,那时的国际关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旧是主流。
回到现在,汉室天子君临天下,统御八荒六合,号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而东海国(东瓯)是汉室官方册封和承认的藩属。
在理论上,它这个政权及其子民,都属于中国天子管辖下的臣民。
秦繆公,一个地方的诸侯,都懂诸夏要守望相助,堂堂中国天子,岂能置自己的臣子于不顾?
这就好比,后世的弯弯,不管它怎么跳,怎么恶心,怎么让人无奈。
但天朝中央,却不能不管它的死活。
同样的道理。东海国,汉室朝廷不能不管它的死活。
不知道有风暴也就罢了。
既然知道了,岂能不帮东海国一把?
否则。灾后,三越怎么看长安,怎么看汉室,怎么看天子?
三越的百姓,还如何相信和承认自己是中国臣民?
只是……
大臣面面相觑。
这东海国,是汉室藩属没错。
但人家可不是江都国这样的整个政权从上到下,都属于长安直接管辖的政权。
其国内的政治、军事、经济。都是自行其是。
除了国主需要长安承认和册封外,人家。压根就不归长安管。
汉家天子的诏书,也影响不了东海国的官僚。
更麻烦的问题是,现在,天子说他在梦中看到风暴从西方来。
那么。这就意味着,整个东海国,几乎三分之二的地区和人口、居民,都需要提前疏散。
汉室政府为了救援东海,要搭上多少人力物力?
且不谈其他的问题,单单就是这个关键,就让所有的朝臣,都犯了难。
为了江都国,出血。大家都能理解。
这是自己的地盘,自己的人民嘛。
但东海国?
一没给朝廷上税,二没有给朝廷服役。
就那每年上贡的那点土特产和贡品。就算历年以来的所有,加起来,乘以一百,恐怕也不够汉室要救援和疏散东海国人民所耗费的资源的一半。
况且……
“人家凭什么信呢?”有大臣心里嘀咕。
东海不是江都,天子一声令下,从民间到官府。所有的一切力量,都要跟着天子的意志跳舞。
估计。汉室派出使者,到东海国去传令,人家还会看笑话也说不定呢?
可是,有些事情是只能想,只能做,不能说。
这个事情也一样。
只要汉室还认为并且宣扬,自己是四海共主,六合至尊,受命于天,统御元元无穷世界的天子。
那么,就不能抛弃自己的藩属国,特别是东海这样温顺听话的藩属。
这是天下共主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时间,场面有些冷。
谁也不敢站出来把天子的问题顶回去——那样的话,就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就像那个在秦援晋旱的故事中的那个被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