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八百里加急快报,天使王温舒与河南郡郡守郅都、荥阳令窦融,一并拿下了任氏全家上下……”
听到荥阳令三个字,窦太后的脸上终于是喜笑颜开。
窦融是她的侄子,窦婴的同产胞弟。
虽然在长安城的时候,窦氏上下都觉得,其不如窦婴远矣,不过就是些有小聪明。
但终究是姓窦嘛。
皇帝既然让窦融插手进去,那就说明,皇帝对她对窦氏还是非常尊重,非常亲近的。
这就够了!
说句老实话,一个地方土财主的死活,与东宫又有什么干系,与她又有什么干系?
要不是元老勋臣日日哭诉,又干系着太宗颜面,窦太后才懒得去管呢!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好好的宫里面听几回《道德经》,让人好好讲讲黄老无为,清净自然。
这下子好了。
既然有着窦融也参与进来,更是有着河南郡郡守郅都背书,那这任家犯得罪,肯定是证据确凿了。
这样老臣们再来哭诉,她也有办法回绝了。
汉法威严,岂应人情而变?
当初,开国功臣,公认功劳排名第一的瓒候萧何,犯法,尚且要去一趟监狱,何况其他人?
刘彻却是觉得不太保险,接着道:“皇祖母,此乃河南郡郡守郅都、荥阳令窦融,及王温舒的联合奏疏。孙儿,念给您听:累计收缴黄金,四千七百五十金,各色制钱,柒仟伍佰余万枚,清查田亩,三仟一佰余顷,牲畜数以千计,查实任氏命案数十起,伤人者无数,另外,其家族仓储之中,尚有海量财富以及各种粮食,尚未清点完毕……”
窦太后一听,脸都绿了。
妈蛋,黄金四千七百多金?
一般的诸侯王的王宫所存的黄金储备,也不过如此了吧?
且按照如今汉室侍死如奉生的传统,历代任氏先人下葬后,陪葬的财富又该是多少?
更别说那些土地、铜钱以及牲畜等财富了!
这么富裕的一个土豪,别说是有罪了。
就算真是所谓的良善人家,积善之家,朝廷抄了他,也是应该!
你一个地主商贾,没事攒这么多财富在雒阳附近,还千方百计,百般推脱,不肯来长安。
你是想干嘛?
而且还把名声刷的这么响亮!
真是居心叵测,图谋不轨。
岂不知,就连萧何都要自污名声,来表明自己绝无异心的态度。
真是作死!
“若是如此,让廷尉去审理此案吧……”窦太后淡淡的道。
这等于是判处了任氏的死刑。
在封建社会,有钱本身就已经是天大的罪过了!
有钱又没抱紧皇帝的大腿,那就更是找死了!(未完待续。)
ps: 听说贼道三痴先生去世,真是百感交集。
虽然我基本没跟三痴兄打过交道,但三痴兄的作品上品寒士却是我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
哎,只能说,命运弄人。
希望三痴兄的家人能节哀顺变吧。
------------
第五百五十一节
走出窦太后的万寿殿,刘彻轻轻出了一口气。.baiyuege.
用着真真假假的话,总算是搞定了窦后。
只是……
刘彻惮了惮手上拿着的那份郅都从宣曲县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奏疏,这上面所载的任氏财富统计,刘彻知道,这其实,他是一个思想界,哲学家。
算命只是兼职。
就好比留候张良,军事家和政治家只是其兼职,本职是修仙者一样虽然他走错了位面……。未完待续。
------------
第五百五十二节 诱饵
司马季主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常常带着门下弟子与童子,周游天下。∈↗,
刘彻即位曾经三番五次,派出使者前去寻找这个汉室神棍界的巨头。
当然,只是做做样子的。
司马季主是当世为数不多,真正不想当官的人。
太宗在位时,曾经屡次征辟司马季主。
但人家只想逍遥自在的过自己的生活,不愿意趟政治这趟浑水。
所以,历次礼娉,都被拒绝。
但样子还是要做。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这样的把戏,就是后世蒙元与满清都要冠冕堂皇的做做样子。
所以刘彻登基后,照例就派出了使者,征辟那些天下知名的各派名士,自然,司马季主也在其中。
价码嘛,也很高。
全部是以千石甚至两千石的待遇礼娉。
只是职位,全部都是博士……(这是刘彻发明的,跟以前比,博士官职变得有等级了,有八百石、千石、两千石等三个级别)
跟后世的想象不同,汉室初期,征辟名士,一般都不会直接任命实权官职。
当初,吕后延请天下闻名的大名士‘商山四皓’来给刘盈的太子大位保驾护航,给出的价码,也不过是所谓的建成候吕泽客卿,虽然财物待遇比拟王侯,但职位却是连编制也没给……
征辟名士,真正给出编制和地位的,还是太宗。
但那也只是博士而已。
虽然职位待遇,都比较高。
但实权却是一点也没有。
皇帝高兴或者兴趣来了。就去公车署或者传召博士们随行,谈经论道。
除此之外。博士官们想要插手朝政,影响政局。几乎是不可能的。
翻开史书,小猪之前,真正能将名声转换成权力的,一个也没有。
哪怕是教育出了晁错这样的法家能臣的法家巨头张恢,曾经门下有着两代楚王,四位九卿,两千石数以十计的浮丘公,也不曾因其名声,出任过什么官职。
最多。就是统治者会非常尊重他们。
但想要实权?
免谈!
这个政策,刘彻认为是很好的。
务虚的,搞理论的,就去务虚,搞理论吧!
跑出来当官那是害人害己。
当然,你实在想做官,也不是不行。
你要愿意从基层干起,刘彻举双手欢迎。
只是,这是不可能的。
事实证明。刘彻的改革非常成功。
许多过去‘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巨头,这次纷纷倒在了两千石博士的糖衣炮弹下,乖乖的跟着使者来到长安,出任了千石至两千石不等的博士官。
虽然他们很快发现。除了级别变了外,一切然并卵,甚至连常朝。他们都不能参与,只能在朔望朝刷刷存在感。
九卿各衙门和少府兰台尚书们的闭门会议。更是连结果与讨论的内容,都不给他们打声招呼。
但。文人嘛,就是那样,面子上满足了就好。
许多人对两千石这个头衔,甘之如饴。对自己的绶带与官印的颜色,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当然,本着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则,最近,刘彻开始在博士们中间动员起来,鼓动他们去即将成立的太学与大汉皇家学苑担任祭酒、主教,教育年轻学子。
效果还不错。
只是,世界上总有些异类或者说真正淡泊名利的高人。
司马季主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刘彻直接开出了两千石的黄帝内经与道德经博士的价码,但人家依然是不鸟。
好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