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与太宗孝文皇帝的那几道著名诏书,构成了汉室政权的思想理论基础。
见着河南郡官员的模样,王温舒心里略有欣喜。
此次,他奉命来河南郡解决任氏的问题。
他当然要办的漂漂亮亮的,将这案子办成铁案。
只是来到河南郡,求见了郡守郅都后,王温舒发现,这事情,并没有一开始想象的那么轻松。
任氏称霸宣曲县六七十年,根深蒂固。
宣曲县的整个官僚系统和整个的社会阶层,几乎全被任家掌握。
而且,任氏并不是普通的商贾豪强。
在实际上,任家除了起家的时候,是靠着倒卖秦国官仓的储备粮发达的之外,自其始祖开始,任氏就是以土地为根本。
任氏不断的兼并土地,蓄奴,同时不断的与贵族、官员交好。
在河南郡编织起了一张巨大的保护伞。
这张保护伞之下,即使是郅都,几次想对任家下手,都是投鼠忌器。
郅都不是害怕,而是顾忌。
顾忌谁?
当朝宰相,长平侯周亚夫!
任氏是河南一霸,其先祖在秦末时担任秦督道仓官。
掌握了秦国在河南郡的庞大储备粮仓。
又有着不俗的实力,天下各方都要交好他。
在这过程中,据说,任家与故绛武候周勃扯上了关系。
这也就罢了,周勃都已经死了,就算关系再深,跟周亚夫这庶子其实关系也不大,最多是个人情在。
但是,另外一个人,就不能不顾及了。
鸣雌亭候,许负。
这是一个女人。
一个七十多岁的,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女人!
从她出生开始,她的身上就笼罩了神性的光环。
她出生的那天,刚好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秋,该年,秦灭燕、代、齐,天下归秦,秦始皇大喜,下诏征集天下祥瑞,以作为其统一大业的吉利。
许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其父许望,当时是秦河内郡温城县令,据说许负出生时,手握一块玉佩,玉佩上隐隐有文王八卦之图案。
更关键的是,出生百日,即能言语。
真正是天生神人!
就连秦始皇也被惊动,下诏赐许家黄金百镒。
许望因此给其女儿取名为莫负,莫负君王莫负国。
然而,十余年后,秦末天下大乱,许莫负摇身一变,变成了许负。
而许氏,也凭借着许负的名头,成为了温城县的霸主。
这样的情况,在秦末很常见。
当秦崩溃时,各地官员和将军。都选择拥兵自守,关起门来称王称霸。
而这些人的下场。自然都好不到那里去。
也就只有吴苪、赵佗等寥寥数人,以枭雄之姿。能得善终。
许家不是枭雄,也没有一个枭雄一样得人物。
秦二世三年秋,刘邦与项羽开始了‘看看谁先进入关中’的竞赛。
而许氏所在温城县,刚刚好就在汉军的进军路线上。
领着周勃、萧何、曹参这样的bug阵容的刘邦,一路上,虽偶有所挫,譬如在雒阳东吃了秦军的大亏,但总体上,进展顺利。至少比项羽快多了。
至于许家,除了纳城投降外,还有什么选择?
当然,因为许家投降的快,所以汉初分封的时候,还是捞了点好处的。
高皇帝亲封许负为鸣雌亭候。
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也曾封许负的丈夫斐钺为商洛候。
都是仅次于列侯之下的关内侯。
在这汉家,也属于,上任不杀人,不杀一只老虎来立威,这怎么行?
而且,最好是杀一只大老虎,能让全郡上下都为之震撼,从此服服帖帖,不敢有异议的大老虎。
况且,这暴氏与杨氏,无论是杀了哪一个,都是死有余辜。
这两家手上沾着的罪恶与血污,足够他们死一百次,一千次了!
“当然是暴氏了!”宁成斩钉截铁的答道:“暴氏主政南越三十余年,上上下下皆是暴氏羽翼,不铲除了暴氏,我等之令,恐怕连宛城都出不了!”
胥吏出身,宁成比所有人都更了解,控制了南阳郡上上下下的衙役和底层官僚的暴氏有多可怕。
相反,一直以来只是在中上层混的杨家反而有一定的拉拢空间。
“善!”张汤点点头,不置可否的道:“就暴氏了,宁都尉你吩咐下去,让羽林卫准备好,听我号令,即动手!”
对张汤来说,不管是暴氏还是杨氏,都是一样的,必须要铲除的。
无非是那个先死,那个后死而已。
不杀了这两个家族的主要成员,把他们的势力连根拔起,将来的政务,就要受人挟制。
不杀了他们,拿他们的脑袋和罪行来立威,又如何让全郡上下信服?
不杀了他们,将他们屁股下面的官位和权柄分给随同自己的亲信,去那里找那么多官职和差事来安插自己人?
张汤的思维,简单而清晰,明确而坚定。(未完待续……)
------------
第五百四十三节 酷吏 3
汉元德二年,春二月十三。
淯水北岸,人头攒动。
来自南阳郡治下三十六县的地方官员、名流以及贵族代表,济济一堂,等待着新任郡守的到来。
在上个月,故郡守被调职去会籍郡时,南阳上上下下,就已经知道,新郡守的来头了。
当今天子的绝对心腹,潜邸三巨头之一,故廷尉刑曹令吏,故新丰令张汤!
对待这样一个人,无论怎样重视,都不为过。[猪_猪_岛]小说.zhuzhudao.
何况,这张郡守,据说与当朝廷尉赵禹关系很好。
换句话说,要是得罪了这位张郡守,恐怕人家都用不着费什么劲,直接投到廷尉大牢去。
不用看别的。
单单只看在欢迎新郡守到任的人群里,朝阳候华当与棘阳候杜但。甚至杜衍候王市臣这个看上去,好像随时都要断气的病秧子,都在家人的搀扶下,出现在了迎客亭中。
就知道,这位新来的郡守,背后潜藏的权柄,多么的恐怖。
恐怕,这南阳郡建郡以来,都无人能比拟这位张郡守所拥有的权柄。
在这一片欢庆的气氛中。
南阳郡主薄暴韫却是忧心忡忡。
跟他一样皱着眉头的还有郡丞杨学之。
根据线报,这位新郡守足足带了差不多千人的随行队伍,前来上任了。
这是要干什么?
真是让人心里发毛!
“据说这位张明府,单单是书吏,就带来了数十……”暴韫苦着一张脸跟杨学之诉苦:“这摆明了。就是不信任吾等啊……”
汉室有制度,中央并不管关东地方郡县治下的千石以下小吏。
甚至。以约定俗成的惯例,这一郡上上下下的官员。除了两千石的郡尉外,余者郡守皆可自决之。
换句话说,就算是已至一郡官员顶点的主薄、郡丞,郡守也可以一言而定其去留。
这新郡守,带着几十个书吏和十几位朝廷认可的四百石、六百石甚至八百石的官员一起来上任,这等于告诉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