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这事情要是真的,恐怕就不是神童,而是死童了――皇帝是不会容许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的。
刘彻目光一震,接着道:“太宗于是问朕:何以独尊?”
“朕也不知为何,脱口而道:当吾独尊之时,乃以帝国之名,威加海内,泽及四海,凡有我大汉子民之所,皆为大汉国土;当吾独尊之时,当行帝国之号,凡吾子民,皆吾臂膀,敢有伤者,虽远在天涯海角,亦必以大罚齑之!当吾独尊之时,吾当法三代,效五帝,施仁政,加惠天下,兴王师,诛无道,扶天下,当吾独尊之时,吾即帝国,帝国即吾,朕即国家!”刘彻一挥袖子,大声的说道:“此所谓,帝国主义者也,内王外霸,亲贤臣,远小人,内亲黎庶,外惩不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陛下圣明,臣等愚钝,竟至今方明陛下圣意,死罪,死罪,愿以残身,为陛下之愿效死!”大臣都听得热血沸腾或者装作热血沸腾,纷纷跪下来,喊着口号。
至于百姓们,更是激动无比。
天可见怜,真真是圣天子,贤明无比,爱民如子,摊上这么一位圣天子,咱们真是有福气!
纷纷跪下来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彻却是微微一笑,继续将这个逼装下去,他浅浅的道:“于是太宗乃诏朕皇父于御前,明留诏书道:此子十六,当为人主,可更名曰彻,所谓彻,通也!”
于是大家纷纷恍然大悟,原来陛下改名,是因为这个啊。
太宗皇帝真是圣人啊,陛下也是圣人,正因为如此,两位圣人隔代相传,真是社稷之福!
当然,对于官僚来说,他们感兴趣倒不是这个故事。
而是,他们终于发现了,当今天子的治政思路和志向。
俗话说得好,不怕皇帝心太大,就怕皇帝脑洞大。
刘彻的脑洞就特别大,常常是东打一枪,西打一枪,虽然执政以来,大体保持了前代的政策和思路,但关键是,大家都不知道,天子到底想闹哪样。
不知道天子究竟想玩什么花样,对官僚们来说,可真是煎熬。
因为假如猜不透皇帝的意思,那拍马的时候,很多方法就不敢用。
万一马屁拍到马大腿身上,那该如何是好?
现在好了,既然天子摆明车马了,那大家就都放心了,不用再担心找不到拍马的方式和幸进的途径了。(未完待续)
ps:呼呼,一万一千+爆发,明天继续啊,大概会要持续个几天吧。
嗯,本来上个月月底就想爆发了。但当时来了这么个推荐,就想着推荐时爆发,效果会好一些~
嗯,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撒泼打滚ing。
顺便,感谢一下这几个月打赏的老爷们~
特别鸣谢一下眼妈大爷,真土豪,真汉子,写书这么久,俺也能捞个盟主,真是感谢,可惜上个月的时候,俺在老家办房贷,没有第一时间看到,不然当时肯定爆发几天。
以上~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五百三十五节 傲娇的闽越世子 1
这个逼装完,刘彻只觉得神清气爽,舒坦极了。
“朕想看看各位父老乡亲的家宅,仓储和田地,烦请长者带路……”刘彻对王政提出了这个早在规划中的要求。
“老臣遵制!”王政恭身道。
虽然明知道,这个事情,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必然看不到真实的情况。
但刘彻还是兴致勃勃的在少府官员和百姓的簇拥下,朝着甲里的一户人家的宅院而去。
刚到门口,这个宅子的主人,就带着全家老少,一起跪在门口,恭迎刘彻的到来。
刚刚被任命为‘凌烟阁大使’的岑迈,在一旁介绍着这户人家:“陛下,此户户主,名曰张大,北地人,四年前,因匈奴入寇,家园俱毁……”说着岑迈就面朝阳陵方向拱手道:“先帝仁德,加惠黎庶,特下诏,命臣迁北地灾民于上林苑,许其休养生息……”
那户主张大也适时的带着家人叩首道:“先帝仁德,小民阖府上下感激涕零……”
刘彻也叹道:“先帝之德,如海之深,如地之大,朕不如也!”
夸大和承认先帝的功德,在汉室,是统治者加强自身统治的方式之一。
所以,这次并没有什么马屁精跑出来搀和。
“进去看看吧……”刘彻挥挥手,带着一大票侍从和大臣,径直迈进这张大的家宅之中。
能被少府选中。作为天子视察时的目的地。
张家当然不是什么穷光蛋。
张宅一共由四间房屋组成,其中一个主宅,四个别宅。
主宅中是户主张大与其妻妾以及幼子等居住。
三个别宅。有两个属于他已经成年,但未别户的儿子,另外一个则是作为仓储和杂物室。
刘彻看着点点头,道:“户主是不更啊……”
旁边的岑迈立刻道:“陛下圣明,户主张大之爵位,正是不更!”
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虽然现在已经是奄奄一息。就剩下最后一口气在吊着了。
但是,毕竟。它还有着汉律在维护它最后的尊严。
关东地方,可能一个庶民,只要有钱,都能盖百进豪宅。但在关中,在上林苑,谁敢藐视廷尉的威权?
因此,二十一级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在关中依然没有人敢逾越它的限制。
汉律的户律和田律,可是严格规定,不同爵位可拥有的最大田亩数量和最大宅院规模。
从最高等级的列侯,直至最低等级的司寇,在理论上。没有人能越过法律的限制,拥有与其爵位不相匹配的田宅。
可惜,然并卵。
自晁错搞出了输粟捐爵后。当曼尼大神降临,有钱人可以通过花钱买爵位,这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就已经开始走向死亡,它的根基被动摇,信用开始丧失。
但在此时,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依然活着,虽然看上去。它好像随时要咽气了。
但廷尉依旧遵照律法,维护着它最后的尊严,地方官依然秉持着律法,监督着那些企图逾越的人。
最起码在关中是这样的。
作为皇帝,刘彻对于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种种规定,不说倒背如流,起码还是有着一定认知的。
是以,他只是看了一眼这张宅的规模,立刻就知道了这张大一家的社会地位。
以汉律规定,不更属于二十一级爵位中的第六级。
准许拥有最多四百亩合法土地与最多四个房屋作为宅屋。
抬头看了看张家上下,刘彻在心中暗暗道:“朕要加快研究新的制度来取代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才行了……”
作为秦帝国总体战之下的产物,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无疑是很先进很优秀的。
但关键是它太先进了!
哪怕放在后世,放在近代,它都有可取之处。
但在此时,却是超前的有些过了。
即使以秦帝国爆表的执行力,它也依然导致了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