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2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况下,走向对立也是可以想象的!

不过这样也好!

刘彻需要有人去平衡周亚夫的影响……

要是窦婴真跟周亚夫好的穿同一条裤子,那刘彻就要考虑,扶持其他人去跟周亚夫、窦婴集团唱对台戏了。

只是……

刘彻猛然间想道:“万一,周亚夫与窦婴是在朕面前演戏呢?”

这么一想,还真有点像!

不过没关系,派系的对立一旦形成,就很难再走回头路了。

尤其是,周亚夫代表的列侯勋臣势力与窦婴代表的东宫外戚势力,天然就有着利益的分歧。

就算他们两个愿意和睦相处,互相扶持,恐怕下面的人也会忍不住制造矛盾。

刘彻忍不住看了一眼周亚夫和窦婴,但很可惜,这两人都面无表情,肃立在殿中。

“老狐狸!”刘彻在心中腹诽了一句。

不过没有关系,不管他们是演戏也好,还是真的也罢,对刘彻都只有好处。

这么想着,刘彻就站起身来,道:“两位将军还是先不要争了!”

“还是先谈谈该怎样进军吧?”刘彻淡淡的道。

这时候,灌夫与韩颓当才算冷静了一下,相互看了对方一眼,狠狠的坐下来,不再言语。

刘彻继续道:“夫战,庙算也!朝鲜虽小,然,猛兽捕猎,尚尽全力,何况军国大事,死生之地?”

“请诸位将军谈谈看,朕当如何调军,如何进军,各部如何协作?”

这确是一个关键问题。

西汉的卫满朝鲜的地理位置,与后世的主体帝国的地理位置差不多重合。

他的首都王险城也就是后世的平壤。

乍一看,好似只要拿着后世志愿军入朝的思路就行了。

但实际上,刘彻知道,这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时隔两千年,不仅仅时代不同,气候不同,甚至就是地理情况也完全不同!

因为,在此时的东北,尤其是从燕国到辽东郡的那一段路,大抵是后世的山海关外,现在是一片汪洋沼泽,大军想通过哪里,千难万难!

这是刘彻在研究了辽东郡汇报给朝廷的奏疏后知道的事实。

因此,刘彻才算明白,为何后世小猪攻略朝鲜,起初再三受挫,最后调动杨仆的楼船舰队,泛海攻击,才取得成功――不是楼船部队上的水兵战斗力比陆上的荀彘强,而是沼泽和东北的道路限制从辽东出发的汉军的战斗力。

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汉室还没有打造出那支后世小猪时为了征服三越而打造的楼船舰队。

这就意味着,泛海攻击这个选项并不存在。(未完待续……)r129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四百三十节 庙算 2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刘彻的话音一落,将军们立即就明白了天子潜在的意思――谁能提出一个被获得广泛认可的方案,谁就是这次朝鲜攻略的主帅。

这也是汉室一直以来的传统。

反应过来的将军们,哪里愿意放弃这个正大光明的争夺的机会?

何况,像这种能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的机会,可是必然能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的!

而在过去两个月,特别是刘彻放风要对朝鲜动手以后,汉室的将军列侯们,就已经开始琢磨起了万一自己被征召,该怎么应对的方案。

这两个月来,几乎所有有点上进心的贵族军官以及勋臣列侯,都是有空就拿着辽东和朝鲜的地图堪舆以及有关朝鲜的情报进行研究。

几乎所有人,都已在心中打好了腹稿,有了一定的备案。

因此,几乎是瞬间,就有一位将军出列拜道:“回禀陛下,末将以为,真番、马韩等外番,当可作为助力,倘若陛下命末将为帅,末将就以大军主力为锋矢,渡过呗水,传檄东夷诸国,联络策反朝鲜国内贵族大将以为内应,如此,末将可以立下军令状,三月必为陛下取朝鲜王首级!”

刘彻闻言,看向那位出列的将军,随即点了点头。

?此人正是公孙贺他爹公孙昆邪。

有公孙贺通风报信,传递消息,刘彻相信,公孙昆邪应该早就了解了自己一定会对朝鲜下手的决心和意志。

在有充足的准备下,构思出这个战略,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刘彻自然也自己私底下与义纵和剧孟以及身边的近侍武臣。在沙盘上推演过这一方案。

此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风险。

只要按部就班。徐徐图之,朝鲜是必然灭亡的!

哪怕匈奴介入也是如此!

因为朝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只要汉室依照这个策略部署军事行动,内有外患,腹背受敌之下,除非朝鲜军队出现一支奥特曼,不然,就是无解。

只是相对的,这样按部就班的稳妥方案在剔除了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时间。

三个月,只是最乐观的估计而已。

在沙盘上进行兵器推演的时候。刘彻发现,卫氏朝鲜政权在理论上可以坚持最多八个月。

但是……

“别说八个月……就是三个月,朕也不能接受啊!”刘彻在心里想道。

因为,你要知道,去年吴楚叛乱,从兴起到被平定,总共也就三个月!

换句话说,假如汉室对朝鲜的战争超出三个月……

那么,匈奴人。三越会怎么想?

在有吴楚之乱做对比的情况下,他们会不会想:咦,同样的一支军队,扑灭自己国内号称百万叛军。用了三个月,如今对付一个全国人口加起来才几十万的小国,也拖延至今。

简单的算术题之后。难保不会有蠢货得出:俺比百万汉军强的结论。

更麻烦的是,内部蠢蠢欲动的诸侯王们。智商余额,可没有几个充足的。

万一这些诸侯王以为自己已经窥破了朝廷的虚实。认为朝廷主力身陷朝鲜,自己谋大事的机会成熟了……

要知道,前世吴楚之乱有七国出兵,九国参与。

现在,汉室才不过剪除了四国。

刘彻只是做了简单的加减法后也知道,至少还有五个居心叵测,对朝廷态度暧昧的诸侯在外。

太宗孝文皇帝当年动员关中军民凡二十万,步骑十万,战车五百乘,欲与匈奴决一死战,结果济北王刘兴居在汉军刚出萧关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的举起了反旗,直接导致了那次汉室苦心筹划的大决战胎死腹中,甚至为了打发匈奴人快点离开,不得不答应了许多苛刻的条件。

现在的诸侯王,别说是刘兴居了。

刘兴居他爹刘肥的能力也拍马都赶不上!

所以,刘彻很怀疑,要是汉军主力在朝鲜陷入拉锯战或者阵地战,战事迁延,没准那个皇叔皇伯,二两马尿下肚以为自己得了天命,那就搞笑了!

而且,另一个问题,也限制了汉军在朝鲜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