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8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里话外,杀气腾腾。

现在,匈奴的高枝还不知道攀不攀得上。

万一,匈奴单于不愿意为了朝鲜与汉朝交战,而他又惹恼了汉朝皇帝,汉朝军队一到,他真没什么信心跟那些精锐汉军交战,更何况,朝鲜屁股后面的真番、马韩、沃沮,可都是一心亲汉甚至想着内附的二五仔。

要是这些家伙在背后也给朝鲜捅一刀,那腹背受敌之下,朝鲜就真要灭亡了!

特别是马韩人,卫准很清楚,只要汉朝军队一动,马韩人肯定就会倾巢而出,来找他算账。

但去长安的话,他也没那个胆子。

没办法了!

只能放一个大臣去长安,去给汉朝小皇帝出气,顺便拍马屁了!

卫准很不想这样做,但现实逼迫他不得不如此!

说到底,还是朝鲜太小了!

离天堂太远,汉朝太近,注定只能仰汉人鼻息而生存。

不过……

只要匈奴单于肯保护朝鲜,那么,这个战略窘境,就不复存在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卫准匍匐在地上,叩首道:“还请天使许可!”

成望看着卫准,心中,思虑来思虑去。

这卫准看样子是死都不肯随他去长安,他那个单骑说降一国,兵不血刃为天子开疆拓土的算盘,算是落空了。

但卫准的表现,却进一步的刺激了他的胆量。

许多以前他想都不敢想的想法,此刻一一浮现出来。

每一个想法都是那么的疯狂!

想来想去,成望最终决定了下来。

“想要功名,不博一把,怎么成?”成望心里想着。

嘴上却道:“那贵国准备遣何人去长安谢罪?”

卫准回头看了看自己的臣子,亲汉派的大臣们,自然是拼命的给他挤眉弄眼,人人都想自己去。

但卫准清楚,这些家伙去了长安,估计就不会回来了。

而且,他们去了长安,肯定会把事情统统倒出来――实际上,下令去汉地掳人的,就是卫准自己,那纯粹是卫准为了报复真番王和马韩王等大摇大摆的去汉朝朝觐的举动,那成想捅了个马蜂窝?

所以,这些家伙是不可以派的。

但其他人又扶不上台面!

这些早就夷狄化的家伙,真要去了长安,怕是火上浇油!

没办法!

卫准心里叹了一口气。

对一个年轻的大臣道:“张卿,劳烦爱卿去一趟长安,代孤向圣天子谢罪,解释!”

“臣奉命!”这个年轻的大臣,算是卫准最喜爱的一个臣子了,他是在王险城长大的少数汉学造诣不俗,但同时对卫家忠心耿耿,没有成天想着闹着要回汉朝的贵族。

这大臣又对成望一拜,道:“小臣张长,见过天使!”

成望嘿嘿一笑道:“免了,尔准备一下,立刻随本使回去,向长安天子解释吧!”

“诺!”张长顿首道。

当天,成望就带着张长以及一大票随行的朝鲜使团成员,回归辽东。

两天之后,这支队伍就到达了呗水。

渡过呗水后,张长还没来及观察这汉朝故国的景色,就发现,他和整个使团,已经被团团包围了起来。

原本一路上,对他还算客气的汉使成望,此时骑在一匹战马上,全副武装,冷冷的看着他,一挥手,下令:“杀!一个不留,为我汉家死难边民报仇雪恨!”

因为甲子诏谕明发天下,早被天子诏书激得血气沸腾,只想找朝鲜人复仇的汉军士卒,见到这些朝鲜人,又有了上司的命令,哪里还想那么多!

立刻就冲上去,刀砍枪刺,一刻钟功夫,就将整个使团成员给杀了个干干净净。

成望看着这遍地的尸骸和残肢断体。

口中发出疯狂的笑声。

他知道,他这样做很冒险。

更清楚,他这样做的行为,一定会挑起战争。

但是,人生在世,倘若抓住机会,还要瞻前顾后,不肯下注。

他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几天之后,一封来自辽东东部都尉的奏报,就来到了刘彻御前。(未完待续)

ps:抱歉,这两天状态很烂~目测是懒癌发作了,等我调整一下~r466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三百八十六节 制度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刘彻看着辽东郡东部都尉成望的奏报。

心里面真是哭笑不得。

成望在奏报上说:臣奉陛下诏谕,往朝鲜晓谕其君臣。

刘彻确实下过命令,让辽东郡派一个官员去通报朝鲜君臣关于甲子诏谕的事情——既然要对朝鲜开战,那肯定要先教育一下朝鲜君臣。

汉律中有不教而诛是为罪的豁免条款。

作为皇帝,刘彻也需要一个能进一步激发国民爱国情操的借口。

派人去朝鲜,教育一番。

然后,随便学一下后世米帝的手段,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告诉天下人,朝鲜人是自己作死,并非朕想要侵夺他的土地。

然后,与朝鲜的战争,就将变成一场正义的战争,维护秩序的战争,而非一场侵略战争。

同时也可以瓦解朝鲜国内的部分抵抗意志。

只是,刘彻万万没有料到,成望这个辽东郡现在最高级别的军事官员,居然亲自去了朝鲜?

够胆!

更有种的事情,还发生在后面。

成望在奏报上说:然朝鲜君臣,终不肯奉诏!

然后,他就——“臣出于义愤,于是,杀朝鲜将……斩首百余,筑为京观,以慰惨死边民,在天之灵……”

真是有种啊!

刘彻拿着奏疏,站起身来,踱了几步。

成望的说辞,刘彻一句都不肯信!

什么朝鲜君臣终不肯奉诏?

不肯奉什么诏?谁的诏?

这个成望春秋笔法玩的真是顺溜!

至于后面的什么出于义愤,刘彻就只能呵呵了。

整个事情,这个辽东郡东部都尉给刘彻的感觉,就是在拿着鸡毛当令箭,自作主张!

刘彻活了三辈子,这样的事情,岂能瞒过他?

看着这奏疏,刘彻就不由得想起了小猪统治时期发生过的同样类似的事情。

一个叫涉何的小猪近臣,奉小猪的诏书,去朝鲜出使,回来的顺手宰了送他的朝鲜大将和贵族,然后,上报小猪……

只能说,历史真是出奇的相似啊!

这些官僚们,还真不能小看了他们!

这个事情,刘彻现在有三个选择。

第一个,就是派出使者,调查整个事情过程,然后,根据事实来决定——这样的话,这个成望妥妥的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矫诏、欺君,哪一个都够杀他全家了!

只是,刘彻除了爱与正义外,找不到要这么做的理由。

后世欧米的殖民者们,哪一个不是败类人渣王八蛋呢?

但就是这些败类人渣,生生的给白皮们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即使到了新千年,欧洲白皮都还享受着这些败类人渣的遗产。

因此,像成望这样胆大够种的官僚,刘彻倒是希望能多一些。

起码,胆大妄为,比遇事胆怯,因循守旧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