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谁不想抱?
别说义纵已经官拜了驸马都尉和司马门卫尉了,就是他是个一穷二白的穷光蛋,也有的是人想套近乎!
姐弟俩却对此浑然不知,他们的身份虽然变了,但思维却一时还没跟上来,更没把自己放在上等人,贵族的位置上。
………………………………
与义纵、剧孟不同。
主父偃这时候,却是脾气暴躁的在家里跳着脚。连坛坛罐罐都打破了许多。
他的老婆安陵氏满脸委屈的站在他旁边,柔声软语的劝道:“夫君,别生气了,妾身下次再也不给他们钱财就是了!”
主父偃却不肯消气,骂骂咧咧的道:“吾非是生少君的气,而是气那帮恬不知耻的家伙!”
“想当年,我从临淄出发,立志游学天下,向他们借一百金作为盘缠,一个个耻笑我,笑我自不量力,如今,看到我x子过得好了,就一个个的从临淄跑来!”主父偃坐下来,气呼呼的道:“凭什么嘛?我自从临淄出发起,就发过誓,与此辈一刀两断,恩尽义绝,从此不复相见!”
“可他们毕竟是夫君您的兄弟昆仲,族中亲长,来到府上,问妾身要点钱财,妾身岂敢不给?”安陵氏性子温和,为人文静,两人成亲以来,主父偃的脾气在她的温柔中,渐渐的好了起来,不再那么愤世嫉俗了。
只是,主父偃只要一想起当年的遭遇,心里就依然很不平衡。
主父偃的家族,在临淄当地也算得上大户人家了。
他父亲在世时,家中宾客数以十计,另有族中兄弟几十人,常常来主父偃家打秋风。
主父偃父亲在世时,对这些人非常慷慨,要什么给什么。
可等到老父去世分家后,这些人,就翻脸不认人了,不止将当年的恩惠丢到一旁。
甚至还有人落井下石,不然,主父偃何至于要游学天下,求一条晋身之路,在家里没事干侍女,有事侍女干,岂非快活多了?
而等到主父偃打算游学天下,寻找一条晋身之路,舔着脸去跟这些人借钱时,这些人,好一点的,推说手头紧,比较恶劣的,甚至直接将主父偃赶出家门。
这种耻辱,主父偃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如今,他发达了,这些人居然还敢上门到他家来索要钱财?
真当他是个白痴?
只是,妻子钱都给了,他也没什么办法,难不成追上那些人去索要?
然而这口气,他却怎么都咽不下去!
安陵氏见他气消了一些,于是,又柔声道:“况且,妾身听说,如今天子新即位,正是用人之际,夫君胸藏百万韬略,正乃奋发之时,此事,不过小事而已,但倘若因此而被人说成是负气小人,心胸狭隘,却又是得不偿失了!”
主父偃这么一听,心里才好过了一些。
随着新君即位,他们这些潜邸大臣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谁不想更进一步,成为千石甚至两千石大臣?
上面的三巨头,张汤、汲黯、颜异,都盯上了内史的位置,彼此相互暗中较劲。
下面的人,也各有打算。
像是主父偃,这段时间,也在忙着操作把自己弄进御史大夫衙门去,他的目标是出任一个地方的监察御史,哪怕级别不变,但,于他而言,也是一大进步。
毕竟比起太子*里有名无实的虚职,去地方上当太上皇,作威作福,享尽人上人的快感,无疑超越了无数倍!
只是,想完成这一步的飞越。
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要天子点头。
想了想,主父偃也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这个时候,确实不能出丑闻!
因此,也就只能捏着鼻子,忍着恶心,接受自己被那帮忘恩负义的家伙敲了一次竹杠的事实。
只是……
主父偃看着妻子,嘱咐道:“倘若下次再有人打着我的亲戚或者我的朋友的旗号,来家里,少君,命人乱棍打出去罢!”
于主父偃来说,临淄的那些亲戚旧友,他想起来就只觉得恶心!
“诺!”安陵氏点点头,然后就开始收拾起被主父偃打碎的许多坛坛罐罐。
这时候,门外有下人来禀报:“主人,方才张令吏使人来传信,说是今夜在其家中举办宴会,请主人前去赴宴!”
主父偃闻言,点点头道:“知道了,请转告来人,吾届时一定准时赴会!”
张汤举办酒宴是个什么意思,主父偃稍微一想就知道了。
无非是拉帮结派,划分地盘罢了!
当初太子*的潜邸大臣们,此时为了竞争那个内史之职,就差撕破脸了!
但主父偃却觉得这些人完全是在瞎闹!
内史是九卿之一!
张汤、颜异、汲黯再怎么样,也不可能现在就有那个资格坐上那个位置。
天子也不会糊涂到那个地步,将九卿这等重臣职位,交给一帮不到三十的毛头小子。
更别说天子头上还压着一个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呢!
因此,张汤等人想学习晁错好榜样,注定是个梦!
起码,他们还得熬个三五年,方有那么一丝丝的可能。r11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三百七十一节 统治就是忽悠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是夜,刑曹令吏张汤宅邸,灯火通明,大宴宾客。
张汤如今不比过去了。
他在今年正月,把家从鸿固原,迁到了长安城最为繁华的尚冠里。
尚冠里靠近戚里,与未央宫只有半个时辰的车程,可谓寸土寸金!
等闲人家,想在这里安个宅子,不花个百八十万,连块瓦都估计买不到!
住在这里的人也是非富即贵!
譬如袁盎、晁错的府邸,也都在此处。
张汤的,今日,您就不必过去请安了,太后要为先帝祈福!”王道适时的凑过来禀报道。
“哦……”刘彻点点头。
自打皇帝老爹驾崩以后,薄太后就天天哭,眼睛都快哭瞎了。
看得出来,薄太后对先帝的感情非常深厚。
想了想,刘彻嘱咐道:“吩咐太后身边的人,好生劝劝太后,不可太过伤心了!”
“诺!”
“还有什么事吗?”刘彻问道。
“回禀陛下,奴婢听说,今日刑曹令吏张汤大宴宾客,估计有好戏看……”王道小心翼翼的道。
刘彻一听,立刻就知道,哪里是估计有好戏,那是肯定有好戏看!
刘彻当皇帝后,这情报系统就被他牢牢掌握住了。
自太宗孝文皇帝起,刘氏就特别重视情报工作,尤其是在夺权过程中,无孔不入的细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那以后,刘氏就对情报体系,格外的亲睐。
时至今日,虽然,像明朝锦衣卫那样,连大臣晚上吃饭吃了几碗饭,跟谁睡觉,晚上起来撒了几次尿皇帝都清清楚楚的程度,还做不到!
但是,大臣们的公开活动与言论,以及一些私底下不那么隐秘的小动作,还是能观察到的。
而目前,王道就负责所有的情报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