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个姓窦的郡守的命,也不过值一千户而已,也不知道东宫那位太后,倘若知道了此事,会是高兴还是伤心?”

对于刘嫖的贪婪之性,刘彻也感到有些厌烦了。

心里面更是琢磨着要不要找个借口,干脆早点跟陈阿娇把婚事办了?

他实在有些担心。陈阿娇被她的这个恐怖的老妈给带坏了!

…………………………………………

时间转瞬而过,眨眼,就到了二月。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快,长安城里,也隐隐有了些绿意,渭河两侧的柳树枝条开始发芽了。

长安城的居民们,开始三三两两的聚集在河岸两侧,或闲聊或观赏,一**嘴炮政治局。相继成立。

老百姓们对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动向,永远有着十二万分的好奇心。

而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居民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在户外活动。八卦党的规模不断扩大。

比起担心说错话而被问罪甚至吃官司的士绅贵族,一般的平民百姓,只能用胆大妄为,四个字来形容。

从对战败的吴楚两国怎么个处置法。一直到赵王刘遂的命运。甚至宫里面的隐秘,几乎就没有长安百姓不敢议论的。

他们甚至不需要在私底下议论,也不需要避讳他人。

有些胆子大的百姓,便是当着巡逻的卫兵的面,也敢高声议论这些事情。

但,让八卦党们喜出望外或者说意想不到的是。

刚到二月,他们又多了一个可以八卦的谈资了――廷尉赵禹忽然弹劾河南郡郡守及新成县县令渎职,滥杀等十项大罪。御史大夫晁错第一时间跟进。

一时间,风云激荡。

而市井之中。更是什么样的流言都开始出现了。

有人说,这廷尉和御史大夫怕是皮痒的难受了,居然连窦家都敢惹?这下子,东宫怕是要震怒了!

东宫一怒,天子也未必能扛得住!

但事情的发展,超乎八卦党们的预料。

面对朝臣的弹劾,东宫居然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诡异的保持了沉默。

甚至有人还有鼻子有眼的说什么太后与天子同游上林苑,期间并无谈及政事。

这下子,长安八卦党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的撩拨了起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向以护短出名的东宫太后面对朝臣对自己家族成员的弹劾熟视无睹?

于是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桥段,在市井横飞。

面对这样的局面,即使是刘彻,也有些心惊肉跳。

想想看,即使是两千后的天朝,尚且有着删帖、拘留等手段对付那些吃饱撑着没事干,成天盯着政治局八卦的键盘政治局成员。

那在这西元前,八卦党们乱议论,岂不是要被躲猫猫了?

但结果,刘彻很诧异的发现,啥事都没有……

尽管市井八卦满天飞,但内史、廷尉以及御史大夫衙门,就好像瞎了聋了。

对百姓的议论,好像完全看不到一样……

当然,也不是真的看不到。

最起码,当某些贵族也想参与一把时,相关人员立刻就被请去内史衙门或者廷尉衙门喝茶了。

各管事的衙门不管老百姓们瞎议论,刘彻却不能不进行一些相应的准备。

要是真的放任这些家伙到处打听,真的摸出了刘彻这个太子夜访章武候和馆陶长公主,只为对付窦全的事情来,那就麻烦了。

刘彻决定尝试引导一下八卦党们议论的方向。

毕竟,连孔子这个几百年前的人尚且都知道,民可使,使之,不可使,由之。

舆论这个东西,向来都是堵不如疏。

类似天朝那样粗暴的删帖,或者汉室这样对民间议论放任不管,完全放羊,都是不可取的。

宣传工作,是很重要的!

于是,刘彻一纸令下,一个名为宣达司的机构在太子宫里挂牌成立。

作为一个新的太子机构,整个宣达司成立之初,拢共就三个人。

司曹令吏,由主父偃来担任,另外,司马相如跟一直以来闲着没事干的周远成为了宣达司最初的两个令丞。

除此之外,整个宣达司就没有其他人了。

虽然结构简单,但,这个新机构的权力却大的惊人。

它可以在得到太子准许的情况下,动用所有太子宫的一切力量,最重要的是,它直接听命于太子刘彻,直接向太子负责。

单单就是这一点,便让许多人眼红无比。

谁不知道,直接对太子负责等于可以时常打着汇报工作的名义去见太子?

于是,很多在太子宫里自认为’怀才不遇‘的舍人以及其他杂官,都开始积极的常常找借口,去找主父偃等人拉关系,旁敲侧击的打听情况。

而宣达司成立后不久,长安的八卦界的议论,开始出现了人为导向的迹象。

舆论不再去议论为什么东宫太后不干预这事情或者是谁要对窦全动手这样敏感的事情。

大家都开始咬牙切齿的痛骂起了窦全。

因为,有人将窦全的详细罪行给披露了出来。

百姓嘛,总是痛恨贪腐的,基本上没有人会对贪官污吏抱有什么好感。

对于廷尉和御史大夫站出来惩处窦全这样的贪官,老百姓们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未完待续。。)

ps:坐了一天车,脑子昏昏沉沉,状态差的要死,容我休息一下~r527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三百五十八节 微服 1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长安的八卦党们群情激奋时,刘彻却偷偷的拉了自己的胞弟刘阏,一个太子一个河间王,兄弟俩换了套便服,在十来个便衣卫兵的保护下,悄悄的跑出了长安城。

时隔半年多,汉家储君再次玩起了微服私访的把戏。

其实,刘彻最近当宅男当的挺开心的。

在幕后操作,让他颇有些快感,而且,身为监国太子,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少府的人才和东西往自己家搬。

许多原本计划中的工作,顿时突飞猛进。

甚至就连水车项目都出现了重大突破,解决了好几个技术难点,几乎,可以肯定,在春耕开始前,可以在上林苑进行试点。

至于更加简单的土法水泥,则已经制造出了第一炉试验品,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最起码,有水泥可用了!

这让刘彻整天乐得都合不拢嘴,心里也宽慰了许多。

这次之所以要跑出来郊游。

最主要的原因是刘彻听到有人议论,他这个太子,恭礼守节,临朝渊嘿,举止有度,有先秦遗风。

这话虽然是好话。

但听在刘彻耳里,却是另外一番滋味了。

想当年,刘彻的皇帝老爹做太子时,三辅地区成天鸡飞狗跳。

当时,皇帝老爹,还有现在的梁王刘武,已故的代孝王刘登,梁怀王刘揖,号称关中四霸。

这四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