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读得懂……”刘彻坐在马车中,摇了摇头,不禁忽然诗兴大发,闭目吟诵起来“世人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而跟在刘彻马车身后的那一长串车马之中,八位秀女,俱是各自忐忑不安,没有人能知道,等待她们的未来会是什么?
刘氏的宫廷,就像一头张开了巨嘴的狰狞怪兽,一口就将她们吞没而进。
从今往后,她们就生是刘氏的人,死是刘氏的鬼。
一时间,各车之中。人生百态,各有不同。
马车驶过武库,进入太子宫的宫殿阁楼之中。
刘彻当先一步。下了马车,走进殿中,同时吩咐王道:“去把义婼和赵邵氏叫过来!”
“诺!”王道领命而去。
不多时,赵邵氏与义婼就前后来到,见了刘彻,微微素拜问道:“家上唤妾身前来,可有吩咐?”
这两女,此时也得了刘彻得名分,有着良人的位阶。
刘彻点点头。走到两女面前,道:“太后以国本为重。遴选了秀女,充实孤的宫廷。你二人伺候孤也有些时日了,孤知道,你们的性子,是以,这些新来的良人,就由两位爱妃提点和管辖!”
宫廷的后妃撕逼大战是没有办法断绝的。
大棒只此一根,而想要的却很多。
特别是刘氏的宫廷中,生了孩子和没有子嗣的后妃,那是两个地位,而生了儿子和生了女儿的又是不同。
所以,历来,刘家的宫廷就没安生过。
从立国开始的戚夫人与吕后撕逼大战,到先帝时期的慎夫人与窦皇后之间的战斗。
刘彻没那么闲工夫去管这些女人相互争风吃醋。
但又不能不管。
所幸,前世十几年诸侯王刘彻没白当。
对付女人,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女人。
当然,想要后宫河蟹,还得从其他方面下手。
暂时来说,用义婼和赵邵氏可以震慑住大多数新入宫的秀女。
这就好比后世的公司里,新入职的员工,肯定会下意识的在老员工面前有些畏惧。就连齐天大圣,到了天庭以后不也还是老老实实做了几天弼马温吗?
刘彻踱着脚步,心里也是感慨一声。
人人都说种马好,挥棒走天下,后宫救国。
作为太子,拔掉无情,非但不会被苛责,甚至会被称颂。
只是,谁又曾真个想过后宫的撕逼大战,会是何等残酷?
前世,刘彻身为河间王,一开始,也是抱着大开后宫三千,博爱世界之类的念头,可,不过是区区的一个河间王,妃嫔之间的争斗,短短数年就迅速扩大化。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更何况是一帮子整天锦衣玉食,游手好闲的后妃?
在这个没什么娱乐的时代,她们唯一能做的,大抵也就只有撕逼了吧。
想着这前世的教训,刘彻停下步子,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得齐家啊!”
再抱着那种自己王八之气一散,所有后妃瞬间倾慕度max,忠诚度max,不撕逼不争风的幼稚想法,毫无疑问,会出大麻烦。
是以,一开始就要定下规矩,制度。
“我是要做皇帝,统领八荒**,主宰世界的男人,岂能成天忙着处理家庭内部矛盾?”刘彻想着,主意已决。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上,自汉之后,后宫不干政就成了铁律。
然而,在两汉则不然,女主临朝称制的日子,非常多。
太后废立天子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
譬如刘彻的前世,小猪几乎差点就被窦太后所废!
所以,在此时,要定下一条后妃不许干政的律令,不大可能,传出去,也会被窦太后所忌讳。
后宫干政,是两汉的特色。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汉室皇帝维系统治的两架马车之一。
别说刘彻了,就是刘邦复生也改变不了这样的局面。
这么想着,刘彻就走到案几前,坐下来,挥手拿起一支笔在铺好的白纸上,写了起来。
不多时,一份名曰:诸良人宫廷守则的制度就初步出炉了。
这是一份刘彻在太子宫过去已有的妃嫔管理条例上总结和归纳了之后的条文。
刘彻看了看纸上的文字,确认没有遗漏之后,将之拿给王道,吩咐道:“且去将此条文抄录十份,送去各良人阁楼!”
即为良人,自有一个独立的小阁楼,作为太子侍妾的居所。
“诺!”王道点点头,接着那纸,下去安排去了。
临去之前,王道问道:“殿下,今晚传唤哪位良人侍寝?”言语之中,却是有着试探。
刘彻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无非是想看看,有了新人之后,他这个太子究竟是念及旧情还是喜欢新人。
这也算是太监们必备的一个天赋吧,不然,不知道主子的喜好,怎么混。
刘彻不以为意,挥挥手,道:“今晚,孤有要事要与臣工们商议,让诸良人好生休息,不必等孤了!”
刘彻说的是实话。
今天晚上,确有一场重要的会议要召开。
这会议,关系到今后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未来走势。(未完待续)
ps:妈蛋,今天感冒还是没好……脑子好难受,关键是,明天大风吹啊我去我去我去,每次我有大推荐,身体必然掉链子,大爷,我都麻木了。。r7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三百三十节 第二次考举 1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是夜,太子*甲观主殿灯火通明。
汲黯、张汤、颜异、宁成、商容、主父偃等六人各居其位,临襟正坐,抬头看着上首的太子。
刘彻微微抬手,看着在座的六人。
他臣子虽多,但真正的心腹大臣,却不过屈指可数。
就是这六人里,真正的中坚,还是汲黯、张汤、颜异三人。
其他三人,就有些打酱油的嫌疑了。
至于更底层的郑当时、蛊臬柔什么的,就有些类似后世nba的角色球员。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任何一个团体,都是金字塔的结构,越往上人数越少。
只是,刘彻心里还是有些不满意。
穿越加重生,辛苦这么久,以太子之尊,才收集了这么点人才,甚至没有发现一个前世所没有,但今生因自己而崛起的真正人杰。
想了想,刘彻也只能叹口气,将这个遗憾暂时放在一旁,全神贯注的看向在坐诸臣,道:“吴逆败局已定,朝野皆议,改国归郡诸事,卿等以为,孤当如何应对?”
周亚夫奇袭淮泗之后,不是笨蛋,都看出来了,这吴楚联军败亡指日可待。
在这样的局面下,人心浮躁,不知道多少人跳出来开始兜售、邀功。
议的最多的,当然是改国划郡。
吴王刘濞的吴国被废除,自然是理所应当,毫无疑问的事情。
但是,到底是将吴国分成几部分分封给诸侯皇子呢?还是干脆全部划为郡县,直属中央管理?
另外,楚王戊虽然没有参加叛乱,但是其子以及其臣属,许多却都是被动或者主动的参与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