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4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法!

当天,棘壁梁军在韩安国的接应下,趁夜突围。

棘壁攻防战落下帷幕。

吴楚军队在棘壁城下死伤四五万,梁军为了支援棘壁。加之守城、突围。前后损失也差不多。

棘壁一下,前方阻挡刘濞进军长安的障碍就只剩下睢阳了。

刘濞为此万分得意,志得意满的对手下将军们道:“我等再下睢阳,就可直取长安了,灭此朝食!”

无数人纷纷附和,拍马。

因为攻下棘壁,吴军主力,损失并不多。死的都是楚人,吴军的精锐几乎没什么损失。

在这样的局面下。谁不高兴?

人人都开始憧憬起进军长安,吴王坐天下,大家各自封侯的美梦起来了。

但恒霸却是忧心忡忡。

他的内心感到万分的不安,因为,朝廷的援军在三天前就已经全部抵达昌邑一带了。

他们在做什么?

没有人知道。

他们在准备什么?

同样没有人知道。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周亚夫天下名将,能被长安天子委任太尉,更说明了他的不凡。

在这样的名将面前,恒霸认为,再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

昌邑,周亚夫中军大营。

当棘壁陷落的消息传来时,已是午夜。

周亚夫却立刻起身,擂鼓升帐,召集众将议事。

“诸君,棘壁已经在今日傍晚落入吴逆之手,吴逆已经打通向睢阳的进军路线!”众将一到齐,周亚夫就做开场白介绍道。

这话一出,整个营帐都欢呼了起来。

当然不是为棘壁陷落,吴军获胜欢呼。

而是为吴王走上不归路而欢呼。

三日前,大军到达梁国后,周亚夫就带着众将,在梁国勘察了一遍,又问了许多地方百姓。然后又派人跟随韩安国,去了前些观察。

最终,周亚夫得出一个结论。

暂时,吴军士气是很高的,作战能力也不错,与之正面交锋,想要在野战取胜,对于现在的汉军来说,还是有些力有未逮的。

但在观察了吴军的配属后,许多将军都发现了,吴军有着一个致命的漏洞。

他的补给线太长了!

现在,在棘壁城下,问题还不大,吴楚军队可以靠着最近攻陷的城池获得的补给维持作战。

但是,打仗是很耗费体力的。

那点补给,根本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所以,吴楚军队,肯定必须依靠从广陵,彭城来的补给。

而从广陵、彭城运送军粮到前线,有一个地方是关键。

那是淮泗!

这是吴王的致命之处!

只要吴军继续前进攻击睢阳,就给了汉军奇袭淮泗的有利条件。

正如周亚夫之父绛候周勃当年的亲信邓都尉向周亚夫献策所说的那样:吴兵锐甚,难与争锋,楚兵轻且乱,不能久。方为将军计,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以梁委吴,吴必尽锐以功之,将军深沟壁垒,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粮饷道,彼吴梁相蔽而粮食竭,乃以全强制其罢极,破吴必矣!

简单的来说,这个战略,就是把梁国送给吴国去打,等吴军打累了,忽然断其粮道,人是铁,饭是钢,没了粮食,吴军立刻就是废除。

然后,只要再坚壁清野,不给吴军破釜沉舟的机会。

那么,吴军想不败都难!

这个计划,周亚夫两日前就已经报给了长安,得到了批准。

此刻,棘壁陷落,就代表着这计划的开始。

毫不夸张的说,吴楚联军越过棘壁的同时,也是他们覆亡的开始!(未完待续……)

ps:咳咳,还差1000字~但撑不住了,先睡觉去~r1071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三百一十五节 天下英雄入吾瓮中 1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最近几天,长安真是如走马观花一般,上演着一幕幕大戏。

先是吴军攻陷棘壁之后,兵锋直指梁都睢阳。

为了保住睢阳,梁王刘武一面调兵遣将,一面不断的派人来长安告御状。

告周亚夫坐视睢阳被吴楚围攻。

梁王一告状,东宫就急了起来。

刘武可是窦太后的宝贝心肝小棉袄,东宫一日连发三道懿旨督促皇帝下令让周亚夫大军立刻救援睢阳。

甚至,连刘彻这个太子都被叫到东宫,施加压力。

但其实,这个事情,现在就连长安城里的三岁小孩子都知道了,朝廷,这是在借刀杀人呢!

也就只有窦太后相信是周亚夫在故意不救梁国,坐视刘濞的军队猛攻睢阳。

经此一事,刘彻也算是看明白了,窦太后,其实就是个普通的瞎眼老太太,只是因为她的身份特殊,才被人敬畏。

因此,刘彻知道以后怎么伺候或者说忽悠这位皇祖母了。

简单的很,顺着或者说由着她的性子就好了。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周丘的侵袭被控制住了。

这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件事情。

两个月前,衡山国遭遇雹灾,在刘彻提议下,卫绾挂卫尉衔率领一万五千汉军前往衡山国救灾。

本来,按计划,卫绾是该领兵回到长安交付兵权的。

但此时,吴王刘濞起兵。于是,卫绾大军原地驻扎,同时。衡山国的军队也在其统帅下,加起来大概有五万人左右。

周丘攻陷下邳之后,天子就下令授权给卫绾全权负责镇压和调度。

于是,卫绾就获得了衡山、淮南、庐江、城阳四国的兵权。

卫绾虽然是个老好人,但,终究也是武将出身,打仗还是会的。

他先是率领衡山与城阳两国的军队南下救援沛郡。在沛郡东部与周丘率领的军队发生了战斗,击败了周丘临时凑起来裹挟的下邳军队,并将之驱逐出了沛郡的土地。

丰沛这个龙兴之地。刘濞的故乡算是保住了。

因此,长安弹冠相庆。

宫廷里喜气洋洋,仿佛过节一样。

同时,刘濞起兵到现在也有十几天了。

各地的诸侯王。就算再迟钝。也反应了过来。

那些与朝廷关系亲密的诸侯王,开始组织勤王大军了。

尤其是刘彻的兄弟们。

更是一个个都积极无比。

简单一点来说,那就是形势一片大好!

是以,刘彻这个太子也能安下心来,专心在自己的思贤苑里种田攀科技树。

这一日,刘彻刚刚在思贤苑的几个作坊里视察了一圈。

最近几天,刘彻是死乞白赖的从少府令岑迈手里搞来了几个大师级的工匠。

其中一个叫白权的老工匠,甚至还是秦代少府中负责军械生产的左戈令的后人。

左戈衙门在秦代又称佐戈。主要职责,除了掌管皇帝的弓弩骑射之外。就是负责督造天下弩箭。

秦代仗之无敌于天下的秦弩,大部分就是左戈令的督造下设计、制造出来的。

即使是如今,汉室的大黄弩的制造,也是归于左戈衙门。

左戈衙门是少府中最庞大的一个衙门。

总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