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纸糊的一样……”义纵在刘彻身边轻声的嘟囔着。
刘彻连忙横了他一眼,让他闭嘴。
但正如义纵所说,刘彻也觉得,这样的事情,真是让他都感觉脸上有点挂不住。
在棘壁城之前。在梁国国境范围之外,汉室有着十几个城池。作为梁国与关东诸侯之间的缓冲。
这十几个城池,虽然说小了点,但,汉室经营了几十年,不说固若金汤吧,稍微迟滞一下吴王的行动总是可以的吧?
可结果就是,那十几个朝廷的城池,守军常常还没见到吴王军队的影子呢,就施展飞毛腿神功,跑了个没影。
偶尔有个胆子比较大,性格被比较耿直的守城官员想要组织抵抗。
结果……
他们连半个时辰的有效抵抗都坚持不了,就被吴军攻破了城池……
过去三天,整个朝廷的脸都被刘濞反复的打来打去。
现在,几乎都被抽肿了!
而且吴军进展顺利,也抵消掉了先前楚王刘戊出现造成的影响。
因为胜利,能掩盖掉一切危机。
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不管是吴军也好,裹挟的民众和楚军也罢,都能分润到许多的战争红利,譬如沿途府库的钱财,大户人家的积蓄。
在战争中一切人性的阴暗面都被无限放大了。
在这西元前的时代,战争中屠城什么的,都属于‘正常的战争手段’。
相对而言,吴楚联军只抢劫已经算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了!
刘彻就记得很清楚,前世,汉室朝廷的军队进入吴楚境内,杀的人和干的坏事,也不算少!
最起码,忠于刘濞和刘戊的势力,不分阶级,被从肉体到精神上彻底消灭。
至于诸齐和赵国更是被彻底清算,几乎被赶尽杀绝。
正是如此残暴和血腥的清算报复,才让天下诸侯噤声,从此再也不敢与朝廷对着干。
至于怀柔什么的,那是清算之后的事情了。
在这个时代,这成王败寇的时代,失败者还想享受人道主义对待?
搞笑吧?
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
胜利者理所应当享有一切,失败者不可避免,失去一切。
包括,但不限于生命、尊严、自由和权柄。
是以,刘彻非常,棘壁城的得失,深深的关系到了汉室朝廷他的老爹以及他的整个家族的荣辱。
倘若棘壁再迅速陷落,那么,吴楚联军就将占据战略主动权。
睢阳还能不能抵挡住吴楚联军的进军,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即使睢阳侥幸守住了,吴楚联军也可以选择向东进军。
所以,现在,棘壁城聚焦了整个天下的视线。
“最起码,棘壁也必须坚持七天!”刘彻看着地图,想着。
这是最起码的坚守时间,因为,汉军从关中出发,走武关,过蓝田,到达睢阳,最快也要五六天的时间。
而假如棘壁在七天内失陷,对于整个汉室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首先,天下诸侯就会看清楚,原来所谓的大boss长安只是个纸老虎啊,长安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那还等什么?
除了刘彻的兄弟和他老爹的弟弟刘武外,整个天下诸侯都会用脚投票。
其次,整个梁国军队的士气都被受到严重打击。甚至于不敢再与吴楚联军交锋。
而没了梁国的死守,靠着现在动员起来的不过十万汉军,显然不足以在野战中压制住数量是自己两三倍的叛军。
而假如不能压制甚至压缩住吴楚叛军的活动范围。那前世周亚夫出骑兵断吴楚粮道的战术也就无从使用了。
棘壁能否坚守七天?
老实说,刘彻现在也没有足够的信心。
概因为,历史已经完全乱套了。
前世,吴楚七国之乱,声势浩大,压制住了长安。
刘濞的选择空间比现在多得多。
所以,他才有那么多闲工夫在棘壁城下跟汉朝的使者扯淡。讨价还价,给了棘壁喘息的机会,让梁国的士卒适应了战场。
而今生。刘濞猛攻梁国,是孤注一掷。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濞只要不是笨蛋,就肯定知道。拿下棘壁的时间。是他成败的关键。
恐怕,此时棘壁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
“家上……”刘彻正在担忧着棘壁安危的时候,听到有人呼唤他,连忙抬头,就见到周亚夫一身戎装,朝着他走过来。
在接到棘壁求救的书信后,皇帝老爹就立刻拜周亚夫为太尉。将救援梁国的重任交托于其手。
现在,周亚夫显然是来跟刘彻这个太子拜别的。
刘彻迎上前去。微微弓身,拜道:“一切就拜托太尉了!”
这一拜,周亚夫是完全受得起的。
因为,现在,整个长安政权的存亡,几乎都系于周亚夫之手了。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在一个月内,朝廷不可能再拨给周亚夫太多的军队了。
荥阳方面虽然驻扎了三十余万大军,但这些军队成分复杂,窦婴能维持荥阳方向的稳定,威慑住那些不安分的齐赵燕诸侯就已经很给力了,不能再指望他有什么别的举措。
而从关中和河东河西抽调青壮,编组成军,这些新编组的军队,没有一个月的训练和整合,仓促推上战场,除了制造混乱外,刘彻想不出别的用处。
而长城跟陇右的大军,不到生死存亡的时刻,没有人有胆子敢调动。
是以,接下来一个月,周亚夫率领的这十万军队,就成了汉室的全部依靠。只要周亚夫能与梁国的军队通力合作,能守住目前的战线,对长安来说,就已经是胜利。
因为,一个月后,战争机器动员起来的长安,能迅速的武装和编组起数以十万计的大军。
“不敢……”周亚夫躬身回礼道:“臣受陛下托付社稷之重,必当鞠躬尽瘁,以报陛下恩遇!”
就在方才,他陛辞的时候,天子与大臣,都是希望他此去睢阳,一切以稳为主,只要能配合梁王,守住梁国,就是大功!
说起来也是好笑,就在三四天前,长安君臣,还是一派自信满满,以为吴军跳梁小丑,不足为惧的做派。
可仅仅三天,在吴军辉煌的胜利面前,许多人立刻就改换门庭,换了嘴脸。
如今,朝堂上甚至已经有人在谈论和议之事。
理由时,朝堂既然能与匈奴和亲,怎么就不能和吴王和议,大不了,不削藩就是了嘛……
这样的论调,还真颇有些市场!
因此,在这样的论调影响下,加之吴军来势汹汹,朝堂的舆论倾向为之一变,甚至,就是天子,也有些动摇,对于能否平定吴王叛乱,有些信心不足了。
于是,像现在这样保守和谨慎的战略,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只是……
周亚夫的心,却很大!
圣人用兵,在于止戈!
周亚夫永远都忘不掉这句话,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