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6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弱不到哪里去。

只是……

刘贤看了看自己手头的兵力,掰着手腕仔细数了数,他总共只有不过三千来人的军队,剩下的都在荥阳。

嗯,吴王要是能西进江淮,兵临荥阳,寡人再考虑要不要跟随好了。

至于现在,看戏就行了。

其他齐国一系的诸王,各自也有着自己的算盘,大抵都选择了观望。

但庐江王刘勃,在见了缴文后,却砰然心动。

因为,他的长兄淮南王刘安,被长安所杀,虽然他跟刘安没什么感情,但兔死狐悲,刘勃觉得自己也该早作打算。

只是,他在庐江国根基尚浅,庐江也只是一个小国,不过一郡之地,总共也就最多能拉出两三万人的军队。

要是没有外力帮助,刘勃感觉自己前脚扯旗,后脚就得被他得丞相和太傅给镇压了,即使不是如此,隔壁衡山国驻扎的数万救灾的汉军,也能要了他的老命!

于是,刘勃悄悄的派人送去了书信给刘濞,请求刘濞派大军前来接应。

赵国邯郸。

赵王刘遂却犹豫不决了起来。

老实说,造反?

赵王刘遂早就有这么个念头了。只是,荥阳离邯郸并不远!

他要敢谋反,荥阳的大将军窦婴一个指头就捏死他。

除非……

“匈奴人加入……”刘遂想着,就找来了一个亲信心腹,命他悄悄的出关,去与匈奴人联系一下,嗯,要是匈奴人愿意参与,那他就跟着造反,要是匈奴人不愿意,那就算了吧!

刘遂觉得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肯定拗不过长安。

至于匈奴人会不会搀和进来?

刘遂想了想,觉得,以匈奴人的脾气,他们肯定会搀和进来的。

去年匈奴人不就大举入侵了吗?

刘遂就觉得以正常情况考虑的话,匈奴人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一个趁火打劫的机会!

要知道,长安与匈奴控制下的河南地区,仅仅只有八百里!(注1)

……………………………………

刘彻踏入宣室殿。

整个大殿空荡荡的,只有天子一人,端坐于上。

“太子准备好了吗?”天子刘启问道。

刘彻跪下来,禀报道:“父皇已经差不多了……吴王即已入瓮,可以开始表演了!”

数日前,当刘彻入宫后,与自己的老爹密议,商量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个主意叫李代桃僵。

简而言之,既然刘戊已经死了,朝廷怎么解释,在有心人耳里都一样。

那就干脆使诈!

这个世界要找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很难很难。

但是假如只是要找一个大概差不多的人,却相对很简单。

后世那么多cos朝鲜金家王朝三代的。

电视里,更是一堆堆的模仿秀。

在此时,想要找个人来模仿刘戊,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实际上只要身高口音和体型脸型差不多就行了。

然后,给他披上一套王袍,再让越夷吾跟张尚背书,这样,就是再正宗不过的楚王了。

谁敢质疑,谁能怀疑?

于是,少府衙门迅速的就从其名下的庄园里找出了十几个类似符合特征的人选。

在经过筛选后,最终选定了一个出身楚国在彭城长大的男子来扮演楚王刘戊。

在经过这几天的紧急培训和指导后,最起码,这个男子已经能在旁人的指导下,将刘戊的样子模仿个七八成相似。

这就够了!

刘彻就记得,后世满清末年,可是出现过一桩自称光绪皇帝的案子。

这个案子最后到了某省总督面前才被审理清楚,裁定为假冒。

这个案子告诉人们,在封建社会,想要冒充大人物,关键不是像不像,而是够不够胆子。

至于这出戏,最后该怎么收场?

刘彻一点也不担心,等戏演完了,找个借口,让‘刘戊’‘自然死亡’或者是因为愧疚自杀什么的,不要太简单了!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只要能把刘濞打败,那,现在所做的一切就都是正确的正义的!r11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三百零四节 真假楚王 2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彭城,楚王王宫。

吴王刘濞看着悬挂在大殿墙壁上的地图,陷入了沉思。

他的将军们全部都站在他的后面,等待着刘濞的决断。

现在,刘濞面临的处境,与当年英布叛乱时的处境一模一样。

现在,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十年,但是,刘濞面临的选择,依然是三条。

第一条路就是挥师东进,攻取广大的齐鲁地区,传缴燕赵。

第二条路是循江淮而上,沿着长江一路上溯,攻略韩魏故地,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决战于雒阳。

第三条路则是从楚国出发,过长江,攻击梁国,只要能攻下梁国,长安之前的就没有了险阻,大军可以兵临函谷关下,无疑,到了那个地步,整个关中都会不战而下,有的是愿意‘拨乱反正’的贵族。

当年,英布自持武力,渡淮河而入沛郡,结果被太祖高皇帝刘邦堵在了蕲西的甀城。

那一场战争,刘濞是亲自经历过的,当时的种种情景,现在想起来,宛如在眼前一般。

以英布之勇,其麾下百战雄师之精锐,尚且在这条路上一败再败,最后竟然被打的全军崩溃。

因此,淮河,刘濞是死都不愿意渡的!

天知道过了河,对面等着自己的是什么?

万一自己前脚刚过河,后脚就被从长沙杀出来的长沙国军队断了归路,怎么办?

刘濞不敢冒这个险!

至于故长沙王王子们……

刘濞从来就不敢指望这些纨绔子弟!

当年,英布就是被长沙王给卖掉的!

因此,实际上,刘濞只会在东进与北上之间抉择。

东进,就要越过长江。

而在长江的另一面,汉室在齐鲁一带,七八个诸侯国唇齿相依,在不能确定齐王一系的诸侯肯定会接应的情况下,刘濞不敢轻易去攻击。

自古渡江就有大风险!

而相对的,北进,就只有一个障碍——梁国!

而且,对刘濞来说,选择北进,还有另外一个理由——梁王刘武是皇帝的亲弟弟。

攻击梁国,就是攻其必救,逼着长安主力来到梁国决战。

这么做,对刘濞来说,好处就是,仓促之间,长安天子肯定来不及集结来自长城的边军以及各地的勤王大军,只能靠长安的南北两军以及驻扎在关中的几部,即使临时抽调和征发关中的青壮,撑死也就凑个十万人的援军。

而倘若东进齐鲁的话……

长安就获得了时间。

作为一个处心积虑谋划了这么多年叛乱的君主,刘濞自然知道,长安的战争潜力有多大了。

一旦长安动员起长城附近和关中以及河东等基本盘的人力,一百万大军可能夸张了些,但五十万全副武装,受过训练的大军还是能凑起来!

而他的整个吴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