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彻来说,这是一步暗棋,运作的好,就可能彻底打乱匈奴人对西域的掌控,同时还能借匈奴人的手,抹掉一些刺头。
譬如说什么大宛啊。
说不定到时候汉室还会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西域甚至更遥远的国度。
想着大宛,刘彻就暗道了一声可惜。
大宛的汗血宝马,可是马中的宝马啊。
不过,汗血宝马太娇贵了!
不适合用来作为骑兵的标配,反倒是后来乌孙人培育的乌孙马,成为了汉军骑兵的主要马种。
…………
刘彻在yy的时候,须卜雕难,同样很高兴。
本来这次出使,不过是奉命过来例行公事,顺便来汉朝度假旅游享受美食的。
同时顺路提醒一下汉朝,这回礼不能太薄了!
但须卜雕难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
老实说,西域诸国每年上贡给单于庭的贡品,像什么黑麻、蒲桃、石榴什么的,大部分都是堆在帐篷里发霉。
匈奴人更爱吃来自汉朝的美食,更欣赏汉朝的丝绸。
对于西域诸国,单于庭的政策,一直就是羁绊。
只要那些小国能对单于庭恭顺,按时奉上女子财帛,匈奴就不怎么去理会了。
但须卜雕难没有想到,那些匈奴人不怎么看的上眼的东西,汉朝的太子却很感兴趣,愿意拿丝绸来换,不仅如此,更搭上了花椒跟大黄。
花椒什么的,左右不过是调味品,影响不大。
但那大黄……
须卜雕难只能用神物来形容!
须卜雕难此刻已经在憧憬着他带着大黄回国以后的场景了。
单于龙颜大悦是必然的!
他的地位在单于面前更进一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甚至借此超越他的哥哥,成为下一任的族长!
这么想着,须卜雕难越看刘彻越高兴,态度也一下子变得亲密无比。
至于那个乌孙人以及乌孙人被迫交出来的东西,刘彻跟须卜雕难都有意无意的忘记了。
………………………………
与须卜雕难辞别,刘彻走出偏殿。
时间还很早,外面宣室殿的朝仪还没有开始。
刘彻决定先去跟皇帝老爹解释一下。
于是带着人朝着老爹所在宫殿而去。
在路上,刘彻朝哪位一直做翻译的侍从招手,问道:“敢问卿贵姓?”
那侍从官满心欢喜的跪下来答道:“小臣杨毅拜见家上!”
刘彻微微笑着点点头,对他道:“杨爱卿,方才有劳爱卿了!”
“为家上效力,是臣的本份!”杨毅高兴的道。
像他这样的小吏,在这宫廷里不知道有多少,懂匈奴话的,也并非只有他一个。
概因为,匈奴乃是大国,因此,汉室朝廷历年都有培养一些懂匈奴语言的低阶官员的传统。
因此,杨毅很清楚,现在,就是他的机会!
一个抱住金大腿,登上人生坦途,迎娶贵小姐,当上大人物的机会!
他自然知道,应该要牢牢抓住!
刘彻呵呵一笑,道:“很好,杨爱卿,孤能信的过你吗?”
杨毅立刻就叩首斩钉截铁的道:“臣虽粗鄙,却也知忠君奉上,家上有令,臣必万死不辞!”
“善!”刘彻大笑:“那孤就交给爱卿一个任务,盯住那些匈奴人,倘若那个碧眼匈奴人落单或者单独出现在某地时,你悄悄过去,将他请来与孤一见!”
刘彻看着他,问道:“明白了吗?”
“诺!”杨毅叩首道。
乌孙,现在刘彻肯定是没办法拆散他与匈奴的紧密盟友关系的。
但,提前下个钉子,跟乌孙人取得联系,也是不错的!
天知道,什么时候,这个联系就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完待续……)
ps:马上要跟老婆出去逛街~嗯,今年还没陪她好好玩过,目测起码也要10点才能到家,然后不知道能写多少~~
咳咳,明天开始恢复2000一更吧~我感觉发大章不给力啊~~~~~~~
主要是不太习惯~r7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两百九十四节 悲剧之刘戊 1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刘彻回到皇帝老爹身边,向其简要的汇报了一下自己与匈奴人取得的谈判结果。
“匈奴人会因为大黄与花椒而将那种神奇的牧草种子卖给我朝吗?”天子似乎根本就不关心刘彻与匈奴人达成的交易,低头微微沉思之后,对刘彻问道。
“会的!”刘彻非常肯定的说:“父皇,只要这种贸易方式存在,匈奴人的一切,就都将为我汉家获得!”
这是肯定以及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一开始,匈奴人可能会对类似与汉室的贸易严格把关,严查死守。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三五年后,汉匈之间必然会出现大量的相互走私行为。
马克思说过,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人们就会铤而走险,只要有百分一百的利润,法律就是废纸,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世间的一切都无法阻止人的私欲与贪婪,而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五百,那就没有什么不能交易的了!
而大黄、丝绸、花椒,哪一个的获利不是数倍甚至数十数百倍的利润。
刘彻就记得很清楚,后世的史料描述。
一匹丝绸,在罗马能与黄金等价,一块大黄能换的价值其重量本身数倍的黄金,至于胡椒等香料,更是无价之宝!
只要匈奴人尝到甜头。
下面的人的私欲一起,就没什么能阻止走私的狂潮了。
为了利润,明末的商人官僚集团毫不犹豫的卖了老朱家。
当然,同样的,来自西域的许多高利润特产,譬如说汗血宝马、可能残存在大宛等国中的古希腊文明的结晶如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数学著作以及黄瓜、棉花、石榴甚至产自印度的胡椒等超高利润的商品,同样会让汉朝的商人不顾一切的将违禁的非法物品。卖给匈奴人。
譬如说被严格控制流出的铁器以及汉军的制式装备、甲胄。
这些都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
甚至,刘彻很清楚,即使他不做这些。同样的走私,也一样在进行。
不然。你以为此刻在遥远的安息、罗马、印度、埃及出现的丝绸该怎么解释?
后世的史记中就明确记载了两个关于汉朝商人肆无忌惮的走私商品的证据。
第一个来自于张骞在西域的所见所闻,当时,张骞在乌孙看到了来自汉朝的蜀锦,并且得知,这些商品来自身毒,而身毒又是从滇国获得的。
而汉律规定,任何私自出关禁都是死罪!
而另一个证据,则是匈奴列传中关于马邑之谋的描述。
史记中明明白白的记载。马邑之谋的谋主商人聂壹干的就是‘奸兰出物与匈奴交’的勾当。
所谓奸兰,既是西汉版本的走私。
有趣的是,在马邑之谋以前,根据史记的记载,汉匈贸易极为兴盛,同样是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