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堤毁于蚁穴,偌大的政权一夜之间崩溃于无形。
刘彻自然很清楚,应该怎么去扩大政府财政收入。
眼下,他就有两个法子能在自己登基后让汉室财政收入激增。
收回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这两个新增的财源基本能确保刘彻登基后的头几年能稳步的推行一些政策,但是,假如是牵涉到了徭役这个全国性的问题,那么,那点增加的财源。是完全不够的!
他必须开辟新的财源。
“我登基后的头十年,能不跟匈奴交恶。就尽量不要跟匈奴交恶……”刘彻心里想着,他已经有觉悟了。
匈奴与汉。一山不容二虎,东亚这个地盘只能有一个老大!
但,自己的力量还没积蓄好,国内的事情没有处理好,跟小猪一样,刘彻搞到了一笔十万万钱的巨款,想拿来修褒斜道。
而结合其他方面的情报,天子刘启也不过是当成刘彻又异想天开了。
就像他年轻时,脑子里总会有很多天真和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此刻来看,刘彻的这个想法,却是很可能实现!
原因很简单,一个承包法,虽然还不知道会具体怎么操作。
但天子刘启知道,能承包到的肯定都是彻侯和各个衙门的主官的家族以及宫廷的关系户们。
这么大一块蛋糕粉下去,有了利益的联合,这个褒斜道工程就基本能搞成了。
只是,太子这么明目张胆的建立势力,拉拢朝野。
不知为何天子刘启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
既有一种儿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情绪掺杂了进来。
让他心里有些恼怒,也有些酸楚……
特别是当他看到刘彻年轻俊朗的面容,淡定自如的应对群臣时的态度,他竟然嫉妒了起来。
只是,天子刘启的隐忍功夫非常到位。
表面上他依然保持着那副慈父严君的样子,半闭着眼睛,坐在御榻上。
“太子,跟朕来一趟吧……”天子刘启忽然站起身来,然后,他对群臣道:“诸臣散朝罢!”
即没有对刘彻的褒斜道工程表态,更不曾对十万万钱有什么意见。
仿佛他没有听到这些东西一般。
刘彻见此情景,顿时心里一疙瘩,暗叫一声:“我真是太得意了,怎么就忘了这个?!”
这段时间的顺风顺水,让刘彻太得意忘形了。
以至于他竟然忘记了,这是在封建王朝,这是西汉时期,他要面对的是一个皇帝老爹!
皇帝这种生物,堪称最难捉摸和摸透的生物!
尤其是他的这个老爹以敏感和多疑而出名!
好在,幸亏是西汉,不是李唐更不是朱明,不然,仅仅他刚才得意忘形的表现,就已经够他喝一壶了。
西汉的皇帝跟其太子之间的关系,比起后世的朝代,融洽多了。
即使是刘邦,不管他再怎么不喜欢刘盈,但起码,还是将之看出儿子、继承人,而不是仇人。
尽管如此,此事还是给刘彻提了个醒。
“我现在还只是太子,一个刚上位的太子,地位不稳,根基不固,像这样出风头的事情,以后还是交给张汤、颜异和汲黯罢!”刘彻在心里告诫自己。
这确实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
平心而论,倘若此事他能交给颜异和张汤来提出,以上书的形势来完成,效果是一样的,但却可以避免与自己老爹发生冲突,更不会让老爹有什么想法。
“我还是太嫩了啊……”刘彻在心里对自己道:“也辛亏我还年少,才十六岁,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刘彻跟上自己的老爹的脚步,同时在心里开始推演起来,他该怎么平息老爹心中的猜忌又做到自然,不会让老爹产生更加不好的想法?
这无疑,是他重生以来最大的考验!(未完待续)
ps:嗯,开始恢复正常更新了~
啊这个月好颓废啊,剩下的17天里,会尽量不让14年留下任何债务!r580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两百七十七节 忽悠天子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刘彻跟着自己老爹,来到了一间相对安静的偏殿。
一进门,刘彻就闻到了一股子淡淡的草药味道。
刘彻心头一黯,宫里的事情瞒不过外人,更何况事关皇帝身体健康这样的大事?
事实上,几乎朝野都知道,最近这段时间天子龙体欠安。
但是,天子究竟是感冒还是别的原因,外人就很难得知了。
即使是刘彻,也不知道自己的老爹的身体的真实情况。
唯一能知道这一切的恐怕就只有郎中令周仁了。
刘彻此刻想起了梁王刘武的嘱托,也想起了这段时间听到的传言,再结合此时的情况,他心里一咯噔,知道,自己的老爹的身体恐怕遇到麻烦了。
现在,摆在刘彻面前,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马上跪下来,泪流满面的劝君父好注意身体,不要过度操劳。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也是大多数皇子在遇到这种情况后下意识的选择。
但是……
皇帝的健康,毫无疑问是国家机密。
老爹连晁错都没有告诉,还让周仁保密,很显然,这不是小病。
倘若刘彻此时跪下来说那些套路话。
毫无疑问,是会被躲在帘子后面的史官记下来的。
然后,全天下都会知道汉家天子有疾,而且问题严重到了要瞒着大臣和太子的地步。
这么一来,吴楚等国还不欢欣鼓舞?
更恐怖的是,万一因此而打乱了老爹某些布置,到时候板子打下来,肯定是刘彻这个太子的锅!
别以为史家的嘴巴就很严?
宫里面的事情,一半是多嘴的宦官传出去的,一半是史官们说漏的……
不然,你以为汗流浃背,如芒在背,不学无术这些成语是怎么来的?
刘彻就记得很清楚,前世,皇帝老爹废黩周亚夫时,前脚刚下令,后脚满大街的各种各样的版本就出来了。
而那些详细到连皇帝是怎么发怒的,周亚夫是怎么,秦代的统治者,每一个都是作死能手!
天子刘启听了刘彻的说法,稍微想想,也觉得还合理。
此时,统治阶级还是很重视数学的。
后来小猪的五个儿子里,有三个数学成就都不错,特别是燕王刘旦,是公认的数学大家。
至于刘彻的兄弟里,刘彭祖和刘胜的数学也不错。
至于官场上,更是拿着一本《九章算术》当成真理来膜拜,基本上,地方官人手都有一本……
所以,刘彻从少府的账目中发现猫腻这个解释还算能接受。
于是,天子刘启又问道:“太子是怎么想的?为何要放这程郑氏与卓氏一马?”
刘彻听了,他当然知道不能用什么我要留着这两个家伙来炼钢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