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5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很显然,这种傻瓜的数量,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年代,什么朝代都是少数派!r11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两百七十一节 反应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敢问殿下……”终于有一个不怕死的擅权大着胆子,出列问道:“这保护价殿下希望是多少?”

刘彻看了他一眼。

这人大概三四十岁,穿着绫罗绸缎,样子还算过得去。显然是关中某个家族的族人或者与那个家族有着紧密联系的人。

这个时代,当然有忠义之士。

前世,吴楚之乱中,不知道多少忠义之士,守信之人,仅为一个承诺,就不惜放弃自己的性命甚至家族的性命!

譬如刘彻就记得,赵王刘遂叛乱,他手下的丞相、内史全部殉国。

楚王刘戊叛乱,他的宫廷血流成河。

甚至于吴王刘濞也有忠臣。

刘濞的食客周丘,仅仅为了报答刘濞的收留之恩,单枪匹马,为刘濞打下了下邳郡,拉出了三万人的军队,然后北上进逼江淮,掠地数郡,一路打到城阳国,与城阳国的军队发生激战,大破之,兵围城阳,差一点就让他将整个局势都给翻了过来。

错非,当时,听闻城阳危机,驻扎在衡山救灾的汉军与衡山国郡兵救援,加之,当时吴楚大军已经在决战中覆灭,败亡。

周丘见大势已去,心灰意冷,会师下邳,走到半路,背疽发作而死。

就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食客,差点就打通了吴楚与齐赵的通道。

但是……

在商人里还有忠义之人?

搞笑吧!

商人的本质难道不是欺骗、讹诈、贪婪和阴险吗?

或许大概有吧?

但刘彻能肯定,至少关中的大商人中不存在这样的人。

对于一帮将利益奉为圭币,几十年来什么手段都使过的商人来说,忠义是个什么东西?能赚钱吗?

因此,刘彻想都没想,就将此人打进‘利令智昏’的黑名单里。

原因很简单。

刘彻是太子。

高高在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九州万方,四海诸夷的家,未来的天子。

一个小小的擅权,居然也敢站出来问‘保护价是多少’这个问题。

难道他以为,高高在上的皇室,这天下的主宰,会跟一群连官都不算的商人商量、谈判?

假如真是这么一个原因的话,那他就是蠢货!

而很显然,刘彻不觉得一个这时代商人中的精英,掌管着一个市集大权的擅权,会是个蠢货。

那么毫无疑问的,他就是利令智昏,糊涂到居然产生幻觉了!

历代以来,朝廷做事,什么时候需要跟商人商量、谈判了?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皇室开口了,商人们听着就是了。

尤其是现在刘彻已经确定摆平了大部分擅权,多数人已经被团结到他身边的时候。

嗯,或许,在场的八十五个擅权和他们背后的家族联合起来,大概可能或许可以对刘彻产生点什么威胁。

现在嘛……呵呵……

现在刘彻的注意力已经从怎么拉拢这些擅权为己所用,转移到了怎么立威,怎么让这些现在已经动摇和站到他这边的擅权们意识到,只有听话和服从才是生存下去的条件。

每逢大战,将军们会从军队里抓几个典型出来,杀了祭旗。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杀鸡儆猴。

刘彻呵呵一笑,看着他,轻描淡写的道:“这个嘛,暂时还是朝廷机密,届时会有文书传递到诸位手中……”刘彻看着他,问道:“先生有意见?”

那人被刘彻一笑,魂都几乎飞了。

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很可惜他的牙齿都在打着冷战。

刘彻摇摇头,道:“诸位擅权都是各县市集的栋梁,孤在这里透个风,马上就到岁末了,孤打算上奏父皇,在关中各县各市集的擅权之中加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叫做‘末位淘汰’,与现在官场上的考绩一样,会有少府官员会同御史大夫衙门,对所有关中市集的秩序、经验情况,守法情况进行考绩,排名在最后十位的擅权,统统要重选,并且被废黩的擅权,三年内不可以再次参选!当然了,有罚,自然有赏,考绩在前三的擅权,要重赏,至于怎么赏,孤还要请教皇父,但孤可以保证,起码能有一个关内侯的名额!”

刘彻这话一出,擅权们立刻就只感觉眼前一黑,有种天旋地转的感觉。

汉室军功勋爵等级,跟秦代一样。

一共二十一级。

更何况,倘若关中与蜀郡的往来不在被高山峻岭所束缚,两地货物可以无障碍的自由往来,多了蜀郡的市场,未必能吃亏到那里去!

当然,也有一些垂头丧气,满脸死灰的人。

这些人,人数并不多,大概只有十来个。

他们聚集在一起,眉头紧锁。

因为他们深知,他们的一切,都是依附和寄生在长安和长安的贵族勋臣身上的。

而汉室太子一旦发起狠来,别说是他们的家族,就是他们的靠山都可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怎么办?”有人叹气的担忧。

“我们快快回去禀报各自的主家吧……”一个人道:“希望家主们能去求那些彻侯大臣甚至宫里的贵人,请他们在天子和太后面前,为我们说话,太子这样太胡闹了!”

“是啊,是啊!”那个亲自出面问刘彻的擅权握着拳头,脸色苍白,显然他还没有从方才太子对他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一直处于恐惧中,此刻,他就像一个抓到救命稻草的溺水者。

这些人还在商议。这时候,一队全副武装,打着旗牌的官差,从远处的官道上走过来。

为首的一个官员看了一眼这些人,问道:“重泉县擅权杜春何在?”

“小人就是……”那个脸色苍白的擅权,战战兢兢的走出来,拱手问道:“各位上差找小人有何贵干?”

“本官风内史备盗贼都尉剧都尉之命,有事情,请杜擅权过内史衙门一趟……”

这个官员拿出一份公文,丢给杜春,道:“经查明,杜擅权与两年前重泉县的几宗夜盗杀人案有关,另外,备盗贼都尉衙门接到百姓检举,杜擅权还牵涉了七八宗勾连游侠,欺行霸市的案子!”

杜春闻言,一屁股瘫软在地。

这些事情,他明明都把手尾都给抹掉了啊,怎么可能还能被人翻出来?

这时候,杜春在来抓捕他的官差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那是重泉县的张大郎吗……”他彻底的绝望了起来,那个张大郎,可不就是重泉县之前最出名的游侠吗?不是曾经跟他把酒言欢,称兄道弟的吗?

“张大郎……”杜春吞了吞唾液,企图拉关系。

事实上,那个张大郎也确实向他走了过来。

但是,是提着枷锁和刑具的。

枷锁临身,杜春痴呆的看着这一切,他不知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