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敢跳出来唧唧歪歪。

但刘彻却不能放任这个情况。

皇帝不会有错,但太子就不一定了!

有心人想炒作的话,今年下半年,那些种种天象出现,刘彻也不用做别的事情了,天天宅在太子宫里反省和面壁吧!

若是再危险一点,甚至可能借天变将刘彻从太子位上拉下马。

刘彻觉得,这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因而,他完全不敢冒此风险!

等最后一个大臣发言完毕,刘彻这从怀里取出一份他这几天在太子宫里日夜赶工还把颜异跟汲黯都叫过来,一切参谋、修订、完善后的一篇策文捏在手里。

这时候,正好天子刘启的视线放在了刘彻身上,天子刘启见到刘彻手里好像拿着什么,于是问道:“太子有话说吗?”

刘彻于是出列躬身一拜。呈上自己手中的那份帛书,道:“回父皇,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近日儿臣麾下家令汲黯,家仆颜异,写了一篇文章,儿臣看了,觉得挺好的,特进献父皇,伏维父皇指正!”

天子刘启一听。眉毛微微一扬。

这种把戏,当年他当太子的时候,隔三差五的就经常玩。

按照制度。太子不能直接对朝政发话。

但太子大臣可以。

于是,为了彰显太子的存在,同时刷刷声望,当年他就隔三差五的指使晁错等人上书先帝。议论朝政。

譬如等奏疏。没有他的许可和审阅甚至指使,晁错敢上书吗?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子假借其臣子上书议论朝政,既能很好的向天下表明,太子的志向和政治倾向,同时还能保护好太子本身――假如说错了什么,也没人能指责太子。

嗯,要是做出了成绩。那自然头功就是太子领导有方,运筹帷幄之功。

“拿来给朕看看……”天子刘启想了想。伸手道。

但他兴致并不是很高。

老实说,倘若不是刘彻,别人的奏疏,他此刻一概是没心思看的。

一位宦官接过刘彻捧着的帛书,将之呈递御前。

天子刘启将之打开来,只看了一眼,或者说是只看了标题,他的眼睛就挪不开了。

实在是这上面的东西,太正确了,太正能量了!

天子刘启越看着文章就越喜欢,只觉得这上面每一个字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了。

脸上原本郁结的不快和不爽,瞬间烟消云散。

大概过了一刻钟,天子刘启才放下手中的帛书,对刘彻道:“文章不错,太子明日叫太子仆跟太子家令一同入宫来见朕!”

“诺!”刘彻恭恭敬敬的叩首道。

他自然清楚这篇文章有多大的杀伤力。

毫不夸张的说,他献上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两汉第一政治正确的文章。

原作者叫班固。

此文写成之后,东汉政府几乎将之视为圭壁,满天下宣扬,每个东汉的官员都被要求熟记和背诵。

基本上就跟天朝的三个表,十六荣耻差不多的必修文章。

当然了,刘彻也记不大全那篇班固原文,只记得中心思想和一些模糊的内容。

但这就足够了。

有汲黯和颜异这两个黄老派和儒门的一句,刘彻让汲黯跟颜异所写的逻辑清楚,证据确凿,干货一大堆,私货更是无数。

此文一出整个关中立刻就被震动了。

无数文人,看完了全文之后竟然找不到可以攻击的地方。

“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婴母知废,陵母知兴,审此四者,帝王之分决矣。”有人看着露布下的文字,神情一愣,良久叹道:“的确如此,逐鹿之说确实乃歪理邪说!”

周围不识字的百姓纷纷问道:“敢问先生,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那人摇头晃脑的道:“当年,秦末豪杰共推陈婴为王,婴母劝之,而陈婴从母之劝,陈氏以宁,又,故安国武候王公讳陵,初为汉将,陵母为项王所获,伏剑而死,留书王陵曰:项王必亡,刘氏必王,以谨事之,必无二心。所以乃称:婴母知废,陵母知兴,逐鹿之说,可以休矣!”

很显然,此人是一个穿着便服的文宣。

但百姓们不识字,也不懂什么大道理,见这人说的条条是道,竟全部深信不疑。

“俺就说了嘛,没有神明授命,天子是凡夫俗子能做的吗?”有人附和着道:“前段时间,汉鼎重新找回,不就是证明汉家天子天命所归吗?”

于是,众人纷纷点头,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未完待续……)

ps:今天暂时只能更这一章保底的4000了~~~

咳咳~明天一万吧~r861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两百六十节 思贤苑与改革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上林苑。

刘彻站在一个山坡上,环视着整个世界。

此刻,刘彻心中有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慷慨情怀。

“家上……”汲黯抱着一大堆的竹简和文书、法令,站在刘彻身边,道:“根据陛下的诏命,自此山起,东西长三十里,宽十五里的所有山泽盐池河流湖泊全数归为您的思贤苑!”

刘彻点点头,心中升起了万丈豪情。

这思贤苑是昨天汲黯和颜异进宫后,皇帝老爹赐下来给刘彻这个太子作为活动场所和游乐以及结交天下豪杰或者开趴体的地方。

汉制,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一里合约一千八百尺。

自周至秦,这个度量衡几乎没有变化。

基本上,此时一里大概合后世四百米。

也就是说,刘彻的这个思贤苑是一个长十二公里,宽六公里,总面积七十二平方公里的庞然大物。

刘彻向前眺望,只见远处的平原之上阡陌连野,山谷之间隐隐有炊烟袅袅,更远处,山川层峰叠起,隐约有阁楼在其中若隐若现。

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

刘彻只是看了一眼,就得出这个结论。

“以后很多事情,都可以挪到这里来做了!”刘彻心里盘算着:“更可以将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挪到这里来,譬如造纸和雕版以及铸钱,甚至……以后发掘的黑科技!”

刘彻的这块‘思贤苑’,位于渭河南岸,周围被上林苑其他地方团团包围,每日十二时辰,上林苑的戍卫部队都会不间断的进行巡逻。

没有得到许可的百姓,不可能进入这里。

比起以前在皇家庄园和作坊,无论保密性还是安全性,无疑都是有了质的飞越。

唯一可能导致泄密的是,居住于此的百姓……

别以为上林苑没有平民……

汉室的上林苑周长三百里,延绵不绝,几乎等同于一个小号的诸侯国。

这么大的地方,皇室自己是要不了这么多的。

所以,早在惠帝时期,上林苑就向百姓开放了,准许一些获得许可的平民进入上林苑耕种。

这些人耕种的土地,属于假田。

其实就是租种。

汉室朝廷,常常会将一些上林苑的土地,租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