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6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能理解晁错。

毕竟,今生不同前世,开封候陶青一死,晁错就成了跛脚鸭了。

不管是张欧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人也罢,都很难填补陶青留下的空当。

这样一来,晁错想要推行他的政策,就不得不广泛的与人结盟。

只能说,蝴蝶效应太大了!

前世,张武在新君即位后就彻底消失了,今生却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不过,张武名声所臭,但人家是迄今为止还活着的少数几个跟随先帝从代地入长安的亲信大将了。

地位和势力,并未完全消退,也算个棋子吧!

张武闻言也是微微低头道:“家上礼重,臣不敢当!”

天子刘启又带着刘彻走到周亚夫跟前的那个大臣,刘彻发现,自己老爹在来到那人面前的时候,嘴角稍稍抽搐了一下,勉强的道:“此公,亦为先帝重臣,故廷尉张公讳释之……朕亦曾受其教……太子不是一直都素来很推崇张廷尉的吗?现在见到真人了……”

刘彻听得出来,自己老爹说这些话的时候,很明显,牙齿都嘎达了一下。

毕竟,过去十几年里,张释之可谓是真的惹恼了他了!

不过呢……

刘彻抬头稍稍看了看跪在前面的周亚夫。

这张释之跟周亚夫可是连襟。

张释之的老婆跟周亚夫的老婆是姐妹,不止如此,张释之的大女儿嫁给了周亚夫的次子。

有着这层关系在,张释之当年才能成功道歉,不然的话……呵呵……

“小子见过张公……”刘彻深深躬身致敬,对于张释之,刘彻确实很尊敬。

此人可谓是建立起了汉室法治之路,正是在他的任上,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减轻刑罚,尊重法律’的声音,你要知道,在张释之之前,地方官刑罚百姓,根本没底线。

要知道汉承秦制,汉律就是建立在秦律的基础之上的,许多刑罚根本就是照搬的秦代法律,一件小事,就把犯人打死打残,屡见不鲜。

通过张释之与先帝的努力,这才逐渐废除了许多可能导致小事就打死打残民众的律法和刑罚,更建立起了‘薄刑轻罚’的思想基础。

“老臣见过家上……”张释之闻言立刻躬身回礼,许是吃过一次亏了,他再也不敢在汉家储君面前扎刺了。

天子刘启于是又带着刘彻,来到了袁盎面前的那个老臣身边,介绍道:“此公也是先帝大臣,曾经历任为车骑都尉,楚相,冯公讳唐也!”

刘彻闻言,不禁抬头仔细看了看眼前的老臣。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后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不过呢,跟李广一样,刘彻深以为冯唐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典型!

李广的悲剧在于,总是站错队,所以,好好的骑兵将军最后变成步兵老大,搞的后世人以为李家靠的是弓弩兵呢!

其实,不管李广也好,李陵也罢,带的从来都是货真价实的骑兵集团啊!

而冯唐的悲剧在于太聪明了!

跟杨修一样聪明!

杨修什么下场,一句鸡肋鸡肋,搞的曹阿瞒杀人。

而冯唐运气好,碰到的是难得的好脾气天子先帝太宗孝文皇帝,不以为忤,反而重用,拜为车骑都尉。

只是呢,再想向上爬,冯唐的性格,就注定了不可能。

于是转任为楚王相。

偏偏运气不好,碰上了刘戊这个二货,干了三年就辞官了!

自然的,刘彻照例躬身道:“小子见过冯公!”

这样,四位陌生大臣,刘彻就算是认识了一遍。

天子刘启于是拉着他,问道:“此四公,俱为先帝元老,其中,老太傅呢,举荐其长子建,余者三人,皆为大臣推荐,欲为太子三辅臣,你是太子,你怎么看?”

刘彻嘴角一阵抽搐。

老爹这是明摆着把这个得罪人的活交给他了!

而且,这其中还隐含着考验。

刘彻心里叫了一声苦,偏偏推脱不得。

他此刻要是推脱了,就会在大臣们跟老爹面前留下一个没有决断,畏缩不前的印象,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就全毁了!

更严重的是,此刻他不说话,那这事情也就没他说话的份了。

本来这没什么,但偏偏刘彻答应了刘嫖啊!

想着答应的刘嫖的事情,刘彻的头都大了

太子三辅臣只有三个。

可抢位子的却有五个人。

怎么看都不好分配啊!

卫绾背后站着窦太后跟刘嫖。

石建背后是石奋,石奋的后台谁不知道就是老爹啊!

至于张释之,刘彻自己都很欣赏和尊敬,更别说后面站着周亚夫这尊大神。

冯唐的话,就算不考虑袁盎的面子,也要想想史书上的评价!

将来太史公著史,这冯唐易老的锅,刘彻可不想背!

至于张武,看着好像是个软柿子,但背后站着晁错,鬼知道还有没有老爹的默认!

毕竟,没有老爹的默许,晁错根本不敢举荐张武!

刘彻一时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好!r1152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两百五十六节 知难而退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刘彻悄悄抬头看着自己老爹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此刻,刘彻心中有着一个疑惑。

按道理来说,谁做太子太傅、少傅、詹事,太子本身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在汉室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皇帝会跟太子征求意见的例子。

基本上都是盲婚雅嫁。

“也就是说……”刘彻心里思量着:“老爹恐怕是借我的嘴巴来淘汰掉一人……”

刘彻知道,作为皇帝,他的老爹不会无的放矢,更不会心血来潮。

他的所作所为一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那么现在的关键是,谁才是那个老爹想要淘汰的人?

然后,再找个什么理由淘汰掉另外一个,给卫绾挪位子。

刘彻心里深深的知道,他这个太子想要做的稳当。

第一要把皇帝老爹的马屁拍好了,皇帝老爹的支持,对他来说胜过一切。

其次,东宫窦太后也要哄开心,只有哄好窦太后,他才能不至于回有后院失火的事情。

刘彻的眼睛在石奋、张武、张释之和冯唐四人身上转了一圈。

首先,石奋可以确定以及肯定是得了老爹的许可和承诺,不然,石奋不会出现在这里。

石氏一生唯谨慎,没有十足的把握的事情,他们不会去做!

剩下的三个人里肯定有一个是老爹不喜,但却碍于情面或者别的原因,不好开口否决,因而把锅推到刘彻身上,让刘彻自己来决定。

这样的话即使刘彻选错人了,皇帝老爹也可以从容否决。

想到这里,刘彻就忍不住瞄了一眼张释之。

实在是张释之的嫌疑最大!

但是……

刘彻看着跪坐于张释之旁边的周亚夫,他又不好肯定了。

周亚夫现在的地位不问可知,在所有朝臣中,周亚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