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告知刘荣、刘阏了,这两个兄弟肯定也在马不停蹄的赶回长安。

刘德之所以多此一举,只是想告诉自己的两个兄弟和天下人。

这次治丧,以他为主,其他人打酱油就行了!

刘阏好说,肯定会听话,但刘荣就未必了。

刘德想了想。

刘荣虽然不成器,没有什么能耐,但绝对不蠢。

粟姬的死,太蹊跷太不正常了。

要是刘荣闹腾起来,那就不好收拾了。

于是,刘德找来一张白纸,在纸上写了些文字,交给王道,纷纷着:“立刻派人急送长安馆陶长公主!”

想要刘荣老实下来,非得搬出窦太后不可。

可是窦太后又不是刘德的奴婢或者臣子,怎么可能刘德说什么就做什么?

所以,只能再求刘嫖帮忙。

等王道走了之后,刘德就仰面躺在榻上。

现在,他基本猜到了粟姬的死是怎么回事了。

老刘家从开始就有着杀妻弃子的传统。

当年,刘邦为了活命,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还有女儿统统推下车……

后来的刘彻也做过杀母存子之事。

现在,刘德要上位,粟姬不止成了刘德最大的障碍,也成了他的老爹的眼中钉。

事实证明,千万别惹毛皇帝。

皇帝狠下心来,什么事情都敢做。

粟姬能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只能说算她命好了,起码死后哀荣和将来的追封都少不了。

要知道在前世,刘德记得非常清楚,粟姬最后的下场是凄惨的死在永巷之中,刘德的老爹甚至在粟姬死后不许刘德刘阏回长安哭丧,只准在王宫中哭临三日,服孝半月。

哪能跟现在这样,三子齐奔丧,甚至日后能被追封为皇后,与皇帝同葬?rs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两百三十九节 回长安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越过渭南平原,长安城就已然在望了.

刘德身披孝戴,一路哭着回到了长安城.

在灞桥之上,已经得知了消息的粟氏外戚全部聚集在一起,与刘德一样身披孝服,迎接着刘德的归来.

至于其他……

死的不过是一个妃子而已.

想要全城缟素,百官共哀,那还差了点.

因此,基本上除了过去粟氏外戚的子弟与刘德的臣子之外,其他人歌照唱,舞照跳,也是没有关系的.

"舅父大人……"刘德下了马车,迎上前来迎接他的粟冉,即使再怎么鄙夷这个舅舅,在此时节,该要做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刘德对着粟冉跪下去,深深一拜,眼泪流了下来,深情的道:"不孝子刘德回来晚了,不能见母妃最后一面……"

这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刘德的脑海中竟然浮现一个奇怪的画面,仿佛眼前有个电视机,电视中,一个穿着西装,红光满面的政要,仰望着星空,沉痛的对着镜头说:"对不起大家,我来晚了……"

这种感觉真是有些违和,让刘德脸上的肌肉都抽搐了一下.

刘德的这番表态,马上就蒙住了粟氏外戚上上下下的成员们.

粟冉更是在心中盘算着:"不管之前怎样,终究血浓于水,这层关系再怎么都抹杀不了……"

"细君是无福了,但我或许可以靠着刘德.将来混个彻侯一类……"

表面上粟冉悲痛的抱住刘德的身子,流着眼泪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不得不说.粟姬真是个悲剧,即使是死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甚至连儿子,都没几个真正悲伤的,反而是大部分都在打着借其之死来捞取好处.

刘德也不例外.

在一众舅舅表弟表哥的搀扶下,刘德‘勉勉强强’‘极不情愿’的站起身来,问道:"母妃的治丧之事.诸位舅父可曾有所安排了?"

粟冉带头答道:"回禀殿下,臣等安敢自作主张,一切唯殿下之命是从!"

刘德等的就是这句话.毫不客气,一点也推脱,马上就点头道:"舅父大人辛苦了,剩下的事情.就让我这个不孝子来处理吧!"

"母妃生前温婉淑德.最不喜铺张浪费,遗书与我,也命曰:毋有所厚敛重葬……"刘德一脸的追忆神情,演技在这瞬间max,毫不知耻的说着谎话:"我虽不孝,但也不敢违抗母妃遗命!"

刘德转过身子,对静候在外侧的张汤命令道:"张卿,母妃治丧之事.就交托于卿去安排,不要太过铺张.就以寻常诸侯王后的下葬礼仪来安排,也不要发动诸侯百官前来吊丧……"

刘德这番话一出,粟家的人顿时就嗡嗡嗡的议论了起来.

刘德这可是要薄葬其母啊!

以一般诸侯王后的礼仪来下葬?

那都掉分啊?

粟冉连忙就道:"殿下……不可啊……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天下人恐怕会有所非议和耻笑……"

刘德看了一眼,心说:"恐怕你是担心,薄葬显得粟氏没有面子,在朝臣和诸侯贵族面前显得粟氏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

刘德摆摆手,制止了粟冉继续说下去,对剧孟下令道:"剧卿,你去准备,在我母妃陵墓之前,为我起一草庐,为我守灵斋戒之所,从今日,我将为母斋戒三月,守灵半年!"

刘德这话一出,粟家的人顿时就失去了所有的借口.

再多的陪葬品,再高的下葬礼仪,能比得上一个儿子的赤诚之心?能比得上堂堂皇子,汉家准储君的守灵之志?

"诺!"剧孟立刻拜道.

刘德这一招,学的是金二胖的招数.

当年,大胖跪了以后,二胖就是给大胖守孝三年,结果,就在朝鲜国内建立起了坚固的统治基础.

连朝鲜那种近代国家,这种招数都能行的通,在这西元前,应该也能感动不少人.

至于,粟姬的陵墓选址,梓棺规格以及下葬日期,这些事情,就不是刘德能插手的了.

按照制度,亡妃的陵墓由天子所赐,梓棺与下葬日期由太后决定.只有葬礼和致哀由刘德这几个儿子来处理.

这时候,一个骑士从远处飞奔而来,见到刘德,就跪下来拜道:"殿下,太后请您入东宫拜见!"

刘德于是推开粟氏外戚,对那骑士道:"我知道了,这就去拜见皇祖母!"

然后,对粟家的人道:"我要去拜见皇祖母,回来后,再与诸位大人商议余事……"

然后,就乘着马车,在郅都的护送下,他手下的臣子的陪同下,朝着长安内城的长乐宫而去.

…………………………………………

半个时辰后,刘德马车抵达长乐宫宫墙之下.

刘德下了马车,酝酿了一下情绪,让整个人再次进入悲伤的状态.

窦太后可是这个家的家长!

平时你怎么闹都成,但像这种大事上,一点.[,!]小小的破绽,假如被她发现了,那就至少要被骂一顿,甚至可能从此被嫌弃.

譬如说,前世,刘荣之前怎么样都成,但刘荣一死,窦太后就为之报仇了.

还有刘彻,他搞建元新政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