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成为了一位汉室左庶长。

这可是高爵,哪怕在汉室也属于高级贵族的标准。

若在秦代,更是足可成为显赫朝野的大人物。

这次大朝议,这位罗马使者,也被召回长安,作为楼船将军衙门的代表参与这次盛会。

也算是对他的肯定了。

一个大秦人(罗马人),能在汉室混到这个咖位,实在难能可贵!

只不过……此人一直贼心不死,多次想要接近墨家的人,得到祛除铅毒的技术或者法子。

只能说,这位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人敬佩。

可惜,在如今的地球上,并不存在什么可以解决铅毒的法子或者技术手段。

是以,他的努力注定白费。

想着此人,刘彻就想起了那个在后世历史上鼎鼎大名,成为西方世界制度和文化源头的罗马共和国。

“也不知,如今的罗马是否知晓了东方的变故?”刘彻在心里揣测着。

但事实上,现在的罗马共和国,根本不想关心东方的事务。

因为,他们正在希腊忙着砍人和抢钱抢娘们!

如今,第三次迦太基战争已经结束,罗马彻底灭亡了这个宿敌,顺便一巴掌拍死了希腊人。

雅典、希腊等古老的城邦,被汹汹烈焰所笼罩。

轰轰烈烈的希腊起义失败了。

所有城邦都被攻破,罗马士兵闯了进去,他们杀死他们所能见到的所有男人,然后带着奴隶与女人还有黄金,兴高采烈的准备回师。

而在罗马人所不曾注意到的地方,在东方的耶路撒冷,数十名犹太人,围绕着他们的圣物哭泣。

塞琉古的安条克四世的使者就在外面。

这个蛮横的使者带来了那位安条克大帝的命令:犹太人必须转信希腊诸神,否则——寸草不留!

在塞琉古的威胁下,犹太人的长老们战战兢兢。

唯有马卡比家族的西拿,意志坚定。

他已经决定反抗塞琉西人的统治,并重新建立弥撒亚,重现所罗门王的辉煌!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必须得到所有犹太人的支持。

而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他就得跳大神,得告诉人们,自己得到了天主的认可。

于是,西拿先生写了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启示录。

基友教的种子萌芽了。

犹太教也从这一刻开始分裂了,圣约观与世俗观派出现了……

欧陆历史与宗教都翻开了新的一页。

------------

第一千六百零一节 修改户律

翌日,大朝议继续。

第一个议题,便是《海疆律》的公议。

数百本被刻印抄录出的《海疆律》文本,被发到了所有与会大臣和郡国两千石、诸侯王、列侯勋臣外戚手中。

薄薄的小册子上,甚至还蘸着墨水的气味。

但上面的文字,却让无数人心惊肉跳。

“若按照这海疆律的条文……”很多人看完相关条文,都是暗自摇头,有些不愿看到这部法律被通过。

君子们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贵族们咬牙切齿,低头沉叹。

在大部分人眼中,这海疆律简直是一部邪典!

它的所有条文,都在强调一件事情――楼船衙门拥有在海上执法的权力。

包括但不限于缉私、检查、追捕盗匪、打击不法、

同时,还将授权给楼船惩戒一切可能影响和危害到大汉天子威严和大汉帝国神圣的蛮夷。

这简直……

许多与海商有关系的士大夫们,将拳头都握紧了。

这些年来,楼船衙门与主爵都尉衙门,狼狈为奸,在海上和港口,大搞缉私和收税。

他们甚至恨不得将每一艘在海上或者在港口的船舶,都登记在册,并要求这些船舶的主人按时申报自己名下船舶的动态及其运载的货物。

仅仅是在去年,楼船衙门和主爵都尉衙门,就扣留了大小船舶数百艘,没收物资以千万计。

一个个良善忠厚的义商,被这些贪利无耻之辈,害得家破人亡。

真是让闻者落泪,睹者伤心。

如今,楼船衙门更进一步,要将自身威权立法,以法律的形势,确认自身的优势?

这如何可以?

只是……

君子们看了看在大殿之中,那数十位盘膝而坐,不动声色,甚至连神态都丝毫不变的列侯们,他们就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

当今汉家体制,军方的影响力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足以影响朝野均势。

特别是那些新兴军功贵族们,他们才是当今汉室的统治者。

以羽林卫、虎贲卫、细柳营及其他野战军将官为主体,以数十万精锐之士为骨干,以十余万遍及郡国基层的亭长、里正、游徼、县尉、郡尉为骨肉。

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横跨军政两届,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帝国,任何事物都不能绕开他们。

而他们本身又是当今天子的意志的投影。

他们不说话,其实就代表了天子的态度――天子是支持楼船在海疆立法的……

想想那《海疆律》的序言与条文,士大夫们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

“说不定,这《海疆律》本身便是当今授意的手笔……”许多人暗叹。

倘若猜测为真,那么毫无疑问,此事没有人能阻拦!

哪怕整个文官士大夫集团,全部站起来反对,也是没用!

因为,武将军功贵族集团已经在这个宣室殿之中,占据了优势!

殿中两千石以上的朝臣和地方大员,有大半是有军方背景甚至本身就是军方将领!

真正让这些人不敢轻举妄动的,还是对于自身乌纱帽的重视。

世人皆知,刘氏天子素来小鸡肚肠,极为记仇。

当年丁公之事,自高帝至今上,刘氏记恨数十年,连丁公的亲戚们也被牵连,也被连坐,数十年不得入仕,直至今上,因汲黯之故,郑当时方能入仕为官。

即使如此,这位素来享有清誉,为士林称颂的君子,却一直不得重用,数年来一直盘亘于兰台之中,连外放的机会也不可得。

若自己贸然出头,获罪于今上,家族被计入那个小本本,数十年不得用。

那还玩蛋?

就在士大夫们犹豫的间隙,海疆律的三读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

直到颜异最后一遍,朗声询问全殿大臣:“夫海疆之律,四十八条,百七十三款,诸卿可有异议?”

倘若这一次询问,依然无人反对,则代表着这部法律已经经过了‘天下人’的承认,且‘天下人’皆对此没有异议。

这样,这部法律便具备了足够的效力和足够的威权。

日后哪怕有人反对,且串联了足够多的大臣,也是无效的。

除非上到大朝议上,再经过天下公议,天子裁决,方能废黜。

不然,这部法律便不可更改!

这就是刘彻为何要搞大朝议的缘故――他可以借着这个场合,以天下人的名义,制定法律、政策。

而在大朝议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