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68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条件成熟,大家一定会遵从内心的公义,前往幕南,实践先贤的道义的!

至于现在,烦请诸公先行!

死道友,不死贫道!

睢阳的儒生,大抵也是如此。

没办法,小资产阶级都有这么个毛病。

倒是齐鲁地区,反响热烈。

尤其是鲁儒的学者们,简直就跟遇到了流连夜店,烂醉如泥的美女一样,立刻就急不可耐的跳了起来,相应了颜异的呼吁。

短短十日之内,鲁国报名愿意前往幕南‘教化夷狄’的儒生数量就突破了四百!

这个数字,可谓是极为庞大,甚至可以说,超乎想象的。

因为,今日之鲁儒,总数可能不过千人了。

一下子四百人报名,等于小半个鲁儒,集体参加了此番的大业。

这与鲁儒本身的困境有关,也与他们的主张有关。

鲁儒一系,虽然迂腐、保守、顽固且过于纠结自身。

但,也并非全是缺点。

至少,在教化夷狄的事情上面,他们的热情是真的。

更别提,其实,他们在鲁国举步艰难。

鲁地曾经支持和拥护他们的地主阶级,现在已经消散的干干净净。

百年来,鲁儒经营的关系网和保护伞,更是全数被拔除。

鲁王刘端,对于鲁儒的态度,更是恶劣到令人发指!

他居然干出了挖坑埋鲁儒的事情!

至少有十几个鲁儒的精英,被刘端坑进了监狱!

刘端甚至已经迷恋上了玩弄和戏耍鲁儒的事情,也就是这最近,鲁王得子,欢喜的不得了,沉迷于做父亲的喜悦之中,没有时间来调、教鲁儒,不然,鲁儒的境遇可能很更惨!

鲁儒仅存的精英们,已经知道,鲁地已非久留之地。

他们必须搬家,重新找一个老巢,重新找一个地盘,这样鲁儒才能有东山再起之日。

再留在鲁国,等到鲁王回过神来,大家就得等死了!

而幕南,虽然条件差了些,但总归是一个广袤之地。

而且,人口以数百万,只要用心经营,好好维护,未来未尝不能又是一个王霸之地,未尝不能成为鲁儒的关中!

是以,鲁儒在闻知此事后,马上就响应号召,并且倾其所有和最后的底蕴,精英尽出,剑指幕南,他们想效仿杂家当年东渡安东,建立平壤学苑的故事。

将幕南建设成为自己的基地。

但,很可惜,楚诗派也同样看上了幕南。

在楚诗派德高望重的精神领袖申公的号召下,楚诗派学者们,再次集合了起来。

就如之前数十年,楚诗派学者,前仆后继,络绎不绝的前往三越、西南夷地区开拓和经营一样。

楚诗派为了自己的天命使命,再次以莫大的决心,集合在一起,准备前往幕南,开启他们的教化之旅。

短短半个月,楚诗派的学者,就鼓动了超过三百余人主动报名。

这些人中,有年轻的莘莘学子,也有满腹故事的中年私塾老师,更有历经沧桑的多年老吏。

比起目的不纯的鲁儒,楚诗派的学者,根本就没有起什么把幕南变成自己地盘的想法。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楚诗派学者在申公影响下,其实是儒家内部最积极的传道人。

他们迫切的想要将儒家的思想和诸夏的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人都能知道他们的理想与追求。

他们就像是后世,印度来华的佛教徒一样,只是怀抱着一个信念,就可以踏足万里之外,远赴异域。

------------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节 富贵君子与贫贱小人

三月芳菲,新化城周围的山岗开满了鲜艳的杜鹃花,引来数不清的蝴蝶。

这是安东一年最好的季节的开始。

司马迁与友人漫步于这鲜丽的山岗脚下,踏青赏花,顺便针砭时弊,指点江山。

“西部都尉陈公已克赤水,向北一千里,传徼诸部,无不俯首,当真让人神往!”一个年轻的贵族微笑着道。

立刻便引来了其他人的附和,对于安东人来说,陈须的远征代表了安东的勇武-这场远征跨越两千多里,完全远离后勤补给,结果却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旬月之间已定千里之地,数十部俯首!

阵斩胡虏数千,捕掳数以万计,缴获牛羊牲畜无算!

这场伟大的远征让安东百姓与有荣焉,军民振奋,以至于连都护府的鲸皮债券都因此涨价!

司马迁听着小伙伴们议论陈须之事,无不以为陈须乃是英雄豪杰!心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想当年,司马迁小时候,整个长安闻陈氏兄弟色变,甚至有人说:宁遇猛虎不见二陈!

然而如今陈须兄弟一为当世名将,安东战将,一为当世权贵,手握无上财富,胸有碧波万里,世人为之膜拜不已。

“难怪安东有俗谚曰:富相什则卑下之,百则役,千则仆,诚不欺我!”司马迁感慨着。

作为来自长安的客人,司马季主的关门弟子,当今天子看好的年轻人,司马迁在安东旅居期间是有特权的。

不仅仅都护府上下对他大开方便之门,就连地方豪杰、游侠巨头、贵族也纷纷纷纷对他示好。

甚至就连平壤学苑诸公也似乎对他有着特殊兴趣,凡有所求所请无所不应。

错非司马迁自幼立志著史,此刻恐怕已经没有太史公了!

正是如此,司马迁才知道,陈家兄弟从来不是什么英雄豪杰。

事实来说,这两兄弟互相看对方都不顺眼,逮着机会就想给对方下绊子!

他们兄弟也从来不是什么善男信女,骨子里依然与当年没有区别!

然而在世人眼里,却无视了他们兄弟的所有缺点和过往!

无数人对他们,他们完全没有感觉这有什么不对。

士农工商都辛勤劳作,苦心经营,用勤劳汗水与智慧来获取财富地位,天经地义,物之自然!

纵然是上帝神明也不能剥夺和限制人民对于自由与财富的追求!

今日安东在杂家影响下已经不再羞于表达自己爱钱的本性!

甚至在贵族富商阶级之中还有观点认为:独富贵能有君子。

因为,穷光蛋哪怕道德水平max,在事实上也不能对天下有任何贡献。

相反,一个身价千万之人,纵然他杀人放火、坑蒙拐骗、作奸犯科……但是,只要他幡然醒悟,用心向善,足可福泽万民,造福一方!

是以,天下应该对富贵者多些宽容,少点苛责。

刑不上千万,礼不下庶民,方为未来之王道!

如此歪理邪说,本该被穷追猛打,但在安东,这种言论却大有市场!

甚至连都护府衙门里也有这样的言论被光天化日讨论和议论!

且类似的情况出现的越来越频繁!

想到这里,司马迁就不得不叹了口气,一个士大夫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