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汉拉红线的列侯,自然是忙的上跳下蹿,没有半点闲暇的时间。
不过,他却非常满足甚至沉醉于这样的繁忙之中。
原因很简单,他从这些任务里,收获到了远比九卿还要大的权柄和声望。
如今,这天下,谁不知道,想要自己的女儿嫁一个金龟婿,找宋子侯,准没错。
细柳营、飞狐军、句注军……乃至于南军、北军、羽林卫、虎贲卫……甚至是安东的护濊军!
所有大汉排的上号,叫的出名堂的军队里的那些年轻有为,至今未婚的俊杰,在他这里,都能找到记录,甚至可以查到此人的功勋和未来的上升空间!
是以,每到年关,不仅仅有列侯、两千石士大夫的家人会送来拜帖,邀请宋子侯过府一聚。
甚至,就连民间的大贾、巨贾和豪强,也会找上门来。
甚至有人直接提着黄金,想要他给自己的女儿,选一个有前途的金龟婿。
毫无疑问,这些人的逢迎和巴结,让他许九,在短短数年之间,就成为了大汉列侯集团里最受人瞩目的一位。
这些年中,许九做的最漂亮的一次拉红线,莫过于前年,他给舞阳侯樊市人的侄女找到一个当时只是区区棘门军司马的年轻人。
结果,去年的高阙会战中,这个年轻人屡立战功,表现出色,如今居然已经成为了封君,还晋升为校尉!
可以预见,将来他必定可以封为列侯!
而此事,也让许九声名鹊起。
整个长安的列侯贵族,都为他而疯狂。
但现在,许九却遇到麻烦了。
“唉!”许九望着眼前的卷宗,叹了口气。
天子已经下诏,召回了燕蓟战役里的有功军官。
其中,包括了五位校尉和十几位司马,这些都是汉军之中的钻石王老五。
毫无疑问,前途,自然无量。
旁的不说,这一次回京的所有人,连士兵在内,每一个都已经获准可以去武苑深造!
至于校尉、司马这样的高级军官里,更是有人可能会在年会,就被天子封为列侯!
如今,整个长安的列侯贵族士大夫,甚至是各地的诸侯王们,都是眼巴巴的盯着这些钻石王老五。
许九已经听到风声了。
有某位诸侯王的翁主,直接放话:“我非豪杰不嫁!”
更有万户侯的嫡女,私下对其闺蜜说道:“我闻汉有良将,可为良配!”
甚至于,还有先帝的公主。
那几位至今没有嫁人的公主。
譬如说,程姬的幼女,被封为‘阳夏主’的刘芸以及贾姬之女,宣阳主姐妹,都已经在虎视眈眈了。
传闻,东宫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可能也打算插手进来,给楚王一系的宗女,选一个良婿!
旁的不说,这几日,章元君刘太夫人,每日都被召入东宫就是明证!
众所周知——当年,哭庙事件,导致楚王一系诸子皆不得嗣,太皇太后更是被迫避居东厢。
此事之后,天子正式独揽大权。
而太皇太后,则一直感觉对楚王一系有愧。
这一次,给章元君的几个未婚或者守寡的女儿,选一个乘龙快婿做补偿,天经地义,也很符合刘氏的做派!
但问题是——这些公主、翁主、宗女以及万户侯的嫡女,太多了!
仅仅是许九所知,就有十几位有这样的意向了。
而她们要嫁,自然是选校尉。
而且得是年轻有为,相貌俊朗的校尉。
天可见怜!
这次回京的五位校尉之中,只有三人是三十岁以下的。
而且,只有两位之前从未婚配。
至于那十几位司马里,大约也就四五位能够得上年轻有为,俊朗不凡的标准。
很显然,此次,很可能会生数位公主、翁主、宗女,同抢一夫的可怕场景!
而他宋子侯许九,则像一个夹心饼干,成为了各方纠缠的对象。
帮了某某诸侯王,就很可能得罪某位太妃甚至被东宫所恨。
总之,就是左右为难。
思前想后,许九觉得,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要是真的卷入这场涉及到了太妃、诸侯王甚至东宫的风波里,恐怕要被人打成渣渣。
一念及此,许九立刻唤来下人,说道:“为我备车,吾要去求见天子!”
当今之计,只能去找天子寻求庇护!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节 变迁
临到年关,刘彻的生活,变得格外忙碌。
积压的公文和奏疏,甚至堆满了整个案几。
通常,旧的还没有处理完,新的就已经堆起了一尺多高。
幸好,现在的汉室公文和奏疏,都已经白纸化,不然的话,刘彻恐怕将要突破秦始皇曾经创造的那个记录——一日批阅奏折数百斤!
这还是有着兰台数百位尚书郎和侍中们帮忙先过滤了一遍的结果。
那些不需要刘彻亲自关注或者说优先级不够的事情,在兰台就已经被处理掉了。
能够来到刘彻面前的,必然是至少影响一郡的事情或者敏感之事。
伸了个懒腰,刘彻有些无奈的望着自己眼前越堆越高的奏疏,叹了口气。
但没有办法,这些事情,都是不可以假手他人的事情。
就像他刚刚批阅完的那个报告——下邳郡请求在郡中建造一条沟渠,引泗水灌溉农田。
这种事情,别人根本没有资格和能力来决定。
必定要他这个皇帝来做裁决。
而刘彻做出的裁决也很简单——他将这奏疏转给丞相府、大农,要求丞相府和大农牵头,派出一个联合工作组,前往下邳实地考察,并且邀请地方士绅工商,最终再出一个相关的报告给他这个皇帝。
简单的来说,就是先进行工程论证。
看一看,这下邳郡是否符合修建这样一条渠道的条件。
然后还要看成本和代价。
这才能决定,最终要不要修这条渠道。
这也是比较科学的做法,能够最大限度避免浪费资源。
望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奏折,刘彻站起身来,打算出门走一走,活动一下筋骨。
至于这些事情——虱子多了,债不愁。
左右离正旦的大朝议,还有半个月时间,还可以慢慢处理。
实在不行,还可以将那些不是太重要的事情,直接丢给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晁错去处置。
总之,想要刘彻去学秦始皇,最终搞出过劳死,那是做梦!
刚刚走出宫门,立刻就有尚书来禀报:“陛下,廷尉刚刚来报,已经收押了无盐氏的全部族人,请陛下示下……”
刘彻闻言,抿了抿嘴唇,笑着道:“告诉廷尉,必当秉公执法,排除一切干扰,还天下一个公平!”
无盐氏,曾经叱咤长安,威震天下的顶级高利贷商人,西元前最成功的民营金融家,终于还是走到了他的末路。
没办法,皇帝想要他死,他还能活吗?
更何况,无盐氏屁股下面一堆翔,根本不需要罗织罪名,只要统治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