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22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9 英文 字 2个月前

能会有长达一百年以上的暴利时代!

你可以想象,在现在这个世界,布帛,对于其他国家的吸引力。

这意味着,在未来,汉室很可能会用大量的布帛等纺织物,倾销世界。

摧毁所有国家的手工纺织业和织造业,同时为汉室的资本积攒起第一桶金。

所以,刘彻很早就布局于此。

到今天,已经收拢了过十五万名死心塌地,勤劳肯干,任劳任怨的妇女了……

这些都是过去的白粲、舂奴。

属于男性的司空和城旦,在解放后可以过正常生活。

但这些白粲和舂奴,却几乎很难融入正常社会。

因为,她们几乎不具备任何在社会独立生存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解放之时,大部分人已经年纪很大(相对于西汉而言),大多数都有孩子了(鬼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

所以,刘彻就下令让东西织令将这些人收拢起来,进行培训。

现在,这些人每年都用自己的双手,为汉室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养活了自己的和自己的孩子。

这些被解放的白粲、舂奴,成为了汉室第一批,经济独立的妇女群体。

而靠着这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帮助,汉室的纺织技术,不断展。

虽然,现在珍妮纺织机还没有被明。

但三锭脚踏纺车却已经被人明了,虽然还有些问题,有些瑕疵,但,在粗布和棉布的纺织方面的技术难点已经被攻克。

轧棉机也被创造出来,棉花去籽技术也被攻克。

现在,汉室在纺织业方面的工业革命,已经只差临门一脚了。

十年之内,大规模的人力纺织技术就会普及,棉花种植业也将带来丰厚利润。

而刘彻本人,则早已经找好了位置,躺下来等着天上掉钱。

当然,这些事情,刘彻是不会告诉别人的。

……………………………………

馆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她的个性就是如此。

不然,在历史上,她也不会在六十多岁的时候,还想着养小白脸,甚至带着小白脸去见武帝了。

同时,还顺便让自己的小白脸创造了‘绿帽子’和‘主人翁’这两个典故。

以至于史书,都将汉家公主私德不正的风气都归罪到了她的头上。

事实上,馆陶哪里背得起这么大的锅?

打鲁元长公主开始,刘氏长公主不养小白脸和面,那还是长公主吗?

即使是武帝的平阳长公主,其实也拉过皮条,献过美人给皇帝弟弟。

馆陶走后,周亚夫就从屏风之后出来了。

“陛下,当真要如此?”周亚夫叹了口气,恭身问道。

“这是千载良机!”刘彻看着周亚夫的脸色说道。

刘彻很清楚,无论是在诸子百家的问题上,还是在现在的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上,他都需要周亚夫的配合和合作。

而且,必须跟周亚夫以及诸子百家、列侯官僚士大夫们谈判。

双方自然各有底线和原则。

就如现在,刘彻的底线和原则就是——目前的国家稳定和经济繁荣必须维系,必须保持。

而周亚夫的底线……

则不必去思考,直接代入史书上你所能见到的那一位位名臣的想法就可以了。

对于一个真正的中国贵族和君子而言。

必然是无法坐视,自己的同僚之中有人是商贾的。

法家还好一些,法家虽然对于商人喊打喊杀,而且手段狠毒,但他们并不排斥与商贾共事——对法家来说,只要结果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才不管过程呢!

但,对其他人来说,则不是如此。

特别是儒家。

孔夫子以来的义利观,决定了儒家在对待商贾的态度上,是绝对的。

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就是说,统治阶级特别是高层,必须以身作则,作为天下人的榜样。

自身的道德修养必须max,同时,还得做好其他方面的榜样。

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想当君子,就不能谈利。

儒家的这种义利观,在刘彻眼里,只适合在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但肯定不适合在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

原因很简单——你特么敢不让资本家逐利?精神病人已经整装待了!

而在另外一个层面,汉室的国策,至少在现在还是以农为本,商贾是贱业。

骤然之间,松绑了官员亲属经商——那不是在公然打历代先帝的脸吗?

周亚夫亲近儒家的立场以及他自己本身的教育和认知,使得他无法认可这样的事情。

但不要紧……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交易,什么都可以谈判,什么都可以妥协。

玩文字游戏?刘彻最擅长了!

儒家则更擅长!

------------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节 谈判 2

一直以来,刘彻秉政,一直确信两个基本原则。』天籁』小说ww』w.2

第一: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永远让自己这边的支持者,远远过要收拾的对象。

所以,他团结墨家、法家和黄老派打击和限制儒家。

所以,他团结地主和军功贵族,对着士大夫官僚系统猛下狠手。

所以,他团结其他支系诸侯王,对着齐悼惠王这一系往死里下手。

所过之处,所有山头和势力,统统被削服!

儒家的鲁儒系,朝野的士大夫清流和宗室里的齐鲁一系,统统被修理的生活不能自理。

aoe甚至波及到了谷梁、思孟和官僚系统。

这第二,刘彻深信,一切难题都可以通过妥协和谈判得到解决。

到今天为止,这个世界上,需要他放下身段去妥协和谈判才能解决的事情已经不多了。

而现在遇到的这个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

刘彻为何要松绑这官员家属经商的禁令?

答案很简单――事实上,哪怕他不松绑,也已经无法约束人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如今的局面下,形势下,国家再高喊‘商贾贱业,凡士大夫贵族皆不得经商’有什么意义?

地方上的官僚亲属,早就已经参与了商业狂潮了。

皇帝劳资管的了当官的升迁任免,难得还管的了当官的家人亲属做生意?

即使刘彻强力约束,严格律法禁止,人家难得不会换个马甲?

家臣、奴仆、旁支,随便拿一个幌子,你能奈他何?

显然,继续严格限制,已经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甚至极有可能让国家的公信力缺失。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因为假如国家继续执行之前严格得禁令,那么官员家属经商这种事情,就一定不会存在――假如存在,那么官僚系统一定会告诉你――陛下您看到的不是真的……

刘彻在位还好,还可以压制和束缚。

但,一旦有那么一天,刘彻不在了。

没有了压制和束缚这些渣渣的人,用屁股想都能知道,未来汉家官场会何等的乌烟瘴气。

什么冰炭敬、别敬、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