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给汉室提供廉价优质的身毒劳动力。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毕竟,汉匈打到现在,仇恨太大了。
不将现在的匈奴灭亡,让刘彻扶持的单于们上位,刘彻自己也不放心啊!
所以,匈奴什么的,还是死了最好!
当然,忠勇军和楼烦军的模式可以继续玩。
至于后者嘛……
现在这个时代,想要建造大型远洋船舶,不仅仅技术有障碍,就是材料也有困难――如今,想造一艘大船,就得先把木料风干。
而那些造船的龙骨,不风干个十几年二十年,是用不了的。
刘彻拿这个也没有办法,只好让墨苑成立一个实验室,专门来解决木材的烘干技术。
但这个技术,刘彻觉得,没有个三五年是搞不定的。
所以,暂时,大汉帝国想要远航,困难不少。
但近海的各个岛屿,刘彻就不打算放过了。
全部都要搜刮一遍!
尤其是当刘彻看着眼前这些沉甸甸的即将可以收获的麦子时,小心肝更是扑通扑通的跳。
就这些土地里栽种的一百亩冬小麦,目前来看,平均每亩七石,已经可以预料了!
七石一亩的产量啊!
虽然是试验田,虽然是农稷官日夜照料的田地。
但也依然吓得死人!
哪怕是外面减产一半,那也是三石半的产量!
在事实上来说,刘彻觉得,老百姓只要勤快一点,照料好自己的庄稼,五石亩产,应该不在话下。
力这个公式至少在现在,还是成立的。
所以……
“这鸟粪石该卖多少钱一石?”刘彻挠挠头,觉得,起码得卖个几百吧!
而一吨鸟粪石,起码等于一两万个叮叮当当的五铢钱。
换句话说,在沿海岛屿上,现在至少躺着上百万万万甚至几百万万个五铢钱在等着刘彻去挖。
财帛动人心,在这样的财富面前,哪怕是皇帝,也按耐不住了。(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节 黑科技
刘彻在墨苑巡视了一个时辰后,墨家的当代钜子杨毅就听到消息,立刻赶去墨苑。
而这个时候,刘彻已经在墨苑的一个特殊的实验室里,观看一场全新的技术论证。
“陛下,这是臣发现的一个特殊材料……”在一个火炉旁,一位墨者小声的介绍着:“其名为‘石涅’,俗称画眉石,方士们常将此种石材与铅混为一谈,常用来炼丹……另外,臣察看了前朝遗留的几个坩炉考察后,发现前朝所用的这几个坩炉的砖石和锅炉,都有此种材料混杂在其中……”
“臣于是遍寻古籍,考察残简,还托少府和内史衙门协助寻访故秦少府官员后人,臣终于从几位老者处打听到了,当年秦皇铸宝剑,确曾使用过石涅为砖……”
“臣于是就仿照了前朝所遗的那几个坩炉的形状,私下了放置了部分砖石……”
“然后,臣就造出了此炉……”
在刘彻眼前,一个圆形的冶金坩炉下,鼓风机在几个匠人的奋力压缩中不断鼓风。
炉内高温如炙,而且,温度还在不断提升。
但是,整个炉灶和坩炉,却没有跟往常一样出现烧红、变形的情况。
“这是……”刘彻凝视着这一切,心里有所猜测。
他转头对陪同视察的司马安道:“去取石涅石来为朕一观……”
“诺!”司马安点点头。
不久,一块黑不溜秋,看上去有些鳞片,但毫不起眼的小石头被拿到了刘彻面前。
“陛下,石涅石,在民间常常为孩童之玩物,或者妇女画眉之用,故又称为画眉石……”司马安恭敬的报告着:“不过,在过去人们常常也将石炭石、铅石与之混淆并称,此种石涅石,一般并不常见……偶有术士以其炼金……”
刘彻伸手抓住那块小石头,捏着在手里,凉凉的有些舒服。
尽管没有学过任何冶炼知识,但这块石头,刘彻还是认得的。
石墨!
毫无疑问,这肯定是石墨!
之所以认得这种石头,还要多亏了后世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所谓石墨烯材料。
而无疑,石墨是冶金锻造的关键材料。
它耐火,它导热性极强,而且耐冲击,耐高温。
在现在,再也不可能有什么黑科技,能比它对汉室的冶金和铸造技术起到的推助作用更大的了。
而且,尤为关键的是――刘彻假如没有记错的话,这种只有在地底高温高压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石,中国是全世界储量最高的。
即使是后世,其他所有国家的石墨矿石储量加起来,也不足中国一半!
换句话说,在地球上其他地方,这种矿石虽然可能不难找,但想要大规模的开采和提炼,却肯定是困难重重。
而在中国……
只能说天授啊!
哪怕是在地表,恐怕这种矿石的储量也很高。
这意味着,只要中国的工匠和科学家发现了它在冶金和铸造方面的天赋,那它就必然可以成为中国文明进化的原料。
而事实上,恐怕,中国的先民早就已经发现了它的作用了。
秦始皇陵出土的那些宝剑,那些黑科技,那些不可能在西元前出现的特殊合金。
恐怕,就是秦代工匠发现的结果。
不然,刘彻是无法想象,以如今的技术,如何融化那熔点高达四千度的金属铬。
而,这不是秦人的首创。
古代的越国铸剑师就已经开始将金属铬镀到了青铜剑身上。
譬如后世曾经出土过一柄‘越王勾践自用剑’的剑身就镀着一层金属铬。
是以,这柄宝剑历经两千五百多年岁月,深埋地底,但一朝出土,依然寒光凌厉,让人胆寒。
还有,传说在秦始皇陵,有宝剑在出土后,瞬间反弹,恢复平直。
这无疑,也是用了只有在高温下才能熔炼的合金工艺。
换句话说,恐怕早在春秋战国之交,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参透了石墨的秘密,并且极有可能,将石墨坩炉制造了出来。
可能技术稚嫩,可能用法粗暴,但,这种黑科技,已经足以融化任何他们能找到的常见金属。
并且,若使用得当,举全国之力,制造出一个可以融化铬的坩炉。
只是可惜……
秦末战火,毁灭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特别是章邯那个家伙,为了给秦帝国续命,发骊山刑徒及少府工匠、官员、军队,组成了大秦帝国最后的重兵集群,南下去扑灭叛乱。
结果,全部葬送在巨鹿之战。
项羽又为了报仇,坑尽秦兵。
整个秦少府的工匠和大匠以及整个系统,几乎全部葬送殆尽。
即使有幸存者,也再不可能捡起整个帝国的系统了。
毕竟,想要掌握石墨坩炉这种黑科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两人,而是必须有一整个系统的配合。
要有人去寻找矿石,有人熔炼,有人掌握坩炉和耐火砖的配方,有人统一规划,有人调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