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01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一部给与大臣贵族们,分润未来帝国对外扩张红利的法案。

更是一部底定了汉室未来的分封政策的法案。

基于这个法案,人们在未来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地位和爵位,在汉室的新拓之土,占有一块属于他和他的子孙的土地。

甚至,未来的分封政策,也可能将是以这部法案作为原则。

自元德二年到今天,群臣终于看到了自己确实可以封国家,建社稷,启一世代之新的可能。

谁不激动?

谁不高兴?

刘彻却是微微笑着,看着这些兴高采烈的大臣们。

自当初推行屯垦政策至今,已经四年多了。

到现在,汉室终于具备了确定《宅地法案》的基础。

这让他有些唏嘘,也有些感慨。

对于贵族大臣们来说,这部法律的意义重大,但对刘彻来说,他很清楚,这部法律究竟意味着什么?

通过这部法律,刘彻正式复活了秦代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

同时,还给未来的变革和发展埋下了种子。

因为,这部法律,在给与了贵族和大臣权力和利益的同时,也给与了整个汉室各个阶级相同的权力。

哪怕是庶民也可以分享对外扩张的红利。

现在,这些红利,他们很难分享到。

但未来就不一定了。

尤其是随着技术进步,当蒸汽火车冒着汽笛,奔驰在大地时,属于平民的时代就将来临。

贵族们,再不可能一手遮天。

而在现在,这部法律,则会打开帝国的贵族和上层的欲望阀门。

从今天开始,不需要刘彻去鼓动战争了。

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大臣贵族会自己去制造战争,发动战争。

而借此,刘彻也可以再次回收一大批黄金。

因为,依据宅邸法案,每占一百亩土地,需要缴纳一金的费用。

看上去很少,但实则,积少成多,以目前的状况来说,即使以贵族们现在在安东都护府的加恩封国来计算,刘彻也可以瞬间回收黄金数万金,有效的纾解了汉室国库的拮据。

“土地、房子、妹子……”刘彻笑着闭上眼睛,嘿嘿的笑了起来。

这样一来,燕赵豪杰和军队的赏赐问题,一下子就得到了解决。

而他却几乎不用出多少钱。

空手套白狼,莫过于此!

可惜……

刘彻知道,这种手段只能玩一次。

下次,就很可能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

今天至少一万二~~~~(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节 分裂的匈奴

就在未央宫里汉家群臣激动万分,兴奋不已时。

数千里之外,燕山脚下的匈奴大帐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军臣的眉毛,都快皱成一团了。

而他的贵族大臣们,则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这几天来,他们的坏消息越来越多。

先是,在草原上的骑兵,遇到了从无数从上谷方向跑来的溃兵,这些溃兵证实了,亦石完蛋的消息,还带来了汉朝神骑的消息。

在这些惊慌失措的溃兵的口中,汉朝神骑,简直化身成为了天神。

他们无所不能,无可阻挡,无可违逆。

右谷蠡王的本部,被这些可怕的骑兵,撞成了碎片。

其他部族,狼狈逃窜,但无济于事。

有人亲眼目睹了,汉朝人在女祁方向,建起了一座超大的巨型京观。

这些消息,最开始只在贵族之中流传,但现在,却连下面的奴隶都知道了。

整个匈奴军队,上上下下,人心惶惶。

无数的小部族,纷纷要求马上撤退――趁汉朝神骑没来之前,有多远跑多远。

甚至,有人已经开始跑了。

过去三天,匈奴各部,单单是抓到的逃跑之人,就多达上千。

至于没抓到,悄悄跑掉的,就只有天才知道!

而这样的变故,直接导致了夏王的提议落空。

没有傻瓜愿意留下来断后了,人人都只想跑。

尤其是幕南的贵族们,他们甚至声称:假如再不撤军,那军队就可能会哗变!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和恫吓了!

军臣虽然气的要死,但,却拿这些家伙没有办法。

因为,他根本不敢严惩他们。

此番南侵,幕南部族,虽然不是主力,只是做着后勤辅助和打酱油的工作。

但他们的数量,也不可小觑。

他们至少有七万人,其中骑兵三四万。

惹毛了他们,直接跳反,内讧。

军臣的军队,就不要说撤退了,能够留个囫囵身子回草原就是老天保佑。

对军臣来说,现在唯一的好消息,恐怕就是,他的军队,已经开始从要阳方向,按照夏王的计策撤离了。

第一批的三千骑,甚至已经撤到了草原上。

这让军臣,感觉稍稍有些安心。

不过……

“左大当户!”军臣看着自己的亲信,在高阙之战因为惨败,而被贬为万骑长,但最近又被军臣提拔为左大当户的呼衍当屠,问道:“为什么撤离速度如此慢?本单于南下之时,一日之内,可是有五万骑从各个方向突入了汉境!”

在现在,汉朝神骑和主力随时赶到战场的现在,军臣恨不得自己生了翅膀,可以飞出草原。

但,撤离速度,却慢的让他跳脚。

在过去的三天多的时间里,他的军队只有半个万骑撤出了汉境。

而原计划现在应该已经撤离到草原的另外一个半万骑,则都还在濡水和燕山的群山之间跋涉,有些时候一天都走不了一百里。

这对军臣来说,简直是无法接受!

但呼衍当屠却是满腹的牢骚。

他出列恭身说道:“大单于容禀:我军进军时,是顺河而下,居高临下,但现在撤离,却需要翻山越岭,很多时候甚至不得不步行!”

这也是燕蓟这一代的地理的特征了。

在草原与汉室接壤的这一带,燕山山脉向北走,从造阳和什辟之间开始隆起,数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在这一地区,留下了起伏延绵的群山和丘陵,也留下了蜿蜒的河流。

而在草原一侧,蒙古高原也开始隆起。

当匈奴人从蒙古高原下来时,自然是居高临下,一路坦途,这很有利于他们的进军。

但在撤退时,却是从低地向高地迁徙。

这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你只需要知道,渔阳塞这里,海拔高度约在一百到两百米左右,但锡林郭勒,海拔已经普遍达到了一千米。

两者的落差,足足有超过八百米。

而燕山山脉的隆起,造成的崎岖和艰难,又足以让人绝望!

而这也是为什么,秦汉两代,甚至燕国,要将造襄防线,建立在此的缘故。

可惜,匈奴人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现在吃大亏了。

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转移,这不仅仅会让人疲惫,更可能出现了多种意外。

军臣现在只想带着自己的主力跑,哪里管呼衍当屠的这些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