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赔笑,不高兴了,骂他阉奴,他还是要赔笑。

毫不夸张的说,在长安,他就是孙子。

可是,一旦以天使身份出巡地方,那他就代表着汉家天子的权威,持天子节,如朕亲临,不止地方官吏见了他要跟祖宗一样伺候,就是彻侯勋臣,也得乖乖的舔他的脚丫,那就是大爷啊。

宫廷里的宦官们,日盼夜盼,不就是盼着有这么个机会出去耀武扬威吗?

这时候章德觉得前不久那顿板子挨的真是太值了!

更何况,刘德殿下可就在河东,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亲近亲近,加深感情,为日后绸缪……rs

:。:

------------

第一百七十一节 投名状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大阳县城之中,此时却是恐慌不安。

许多原本以为能趁着这大好机会,好好的发一笔的地主豪强官僚现在都只感觉到一种叫绝望的情绪袭上心头。

一位皇子出现在吴山的天子庙,这已经是确凿的不能再确凿的消息了。

吴山被封闭,天子庙的编钟连响九下,这就是最确凿的证据。

自古天子十二响,诸侯九响,大夫六响,这是礼!

而如今的天下,谁当得起编钟九响?

用屁股都能猜到,只有当今天子次子,隐约已有储君之相的殿下刘德才可泰然受之,其他诸侯王也就只敢在自己的地盘作威作福,出了封国,马上就要缩起头当孙子!

“怎么办?”成侗焦急的在自己家里走来走去,事到临头,他终于知道,什么叫做恐惧的味道,也明白那些昔日跪在他面前,求他给条生路的农民是个什么心态了,他现在只想,若有可能,他情愿跪死在吴山的那位殿下脚下,只要那位殿下能饶他一命!哪怕是给条活路也好!

“父亲大人,事到如今,我们逃吧!”成侗的一个儿子跪着恳求道:“刘氏天子,向来都是心狠手辣,当年,周阳太守上任,一口气把安邑的地方豪族杀了一大半,可朝廷却只有嘉奖!如今,大阳出了这么大的篓子,我们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跑?”成侗苦着一张脸,道:“往哪里跑?”

是啊,往哪里跑呢?

河东地处四塞之地,周围全是汉家的郡县,就算跑出河东,马上就要面对其他郡县的追捕。

况且,这大阳的基业和家产就这么抛弃了?

这比要他的命还要难受!

等是坐以待毙,跑是自寻死路!

怎么办?

成侗和他的几个儿子面面相窥,全然没了主意。

这时候,成侗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他对他的一个儿子道:“你阿姊现在可在家,快快去把她给我叫回来,如今,能救我成氏一门数十口的,估计也就只有她了!”

成侗的长女成若兮是这大阳县出名的美人儿。

两年前,成若兮与临县的豪族李氏的嫡子成亲,就嫁了过去,可惜,那位李家的长子,命不好,结婚一年就病死了,于是,成若兮一直寡居在家。

汉家民风开放,寡妇只要名声好、相貌出众,有的是人愿意娶。

而且,朝廷是鼓励寡妇再嫁的。

成若兮显然不愁愿意迎娶之人。

于是,今年三月,河西郡的典吏李炜听说了成若兮的美貌,于是遣人来求亲,成侗见他家世好,官声前途也不错就答应了。

可是现在,家族面临灭顶之灾,也顾不得什么承诺了,只要能度过这次灾难,牺牲个把女儿算的了什么?

更何况,倘若女儿若能受宠,那就是因祸得福了!

于是,他的儿子们马上就争先恐后的向着家姐所居的别苑跑去。

是啊!

刘氏的皇子,有几个不好色的?

只要能攀上皇家的大腿,眼前的灾祸马上就无影无踪,不止如此,或许他们家还能飞黄腾达呢!

对于姐姐的外貌与美色,这些兄弟没有一个不是自信满满的。

灾难面前,大阳县的地主豪强与官员们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想着自己的解决与应对之道,跟成家一样抱着相同想法,寄希望于用美色贿赂,进而摆平这事情的不在少数。

当然,也有大脑被驴踢了,发起神经的家伙。

河东郡最有名最凶悍最能打的大盗张次公就接到了一笔报酬达到千金的买卖。

河东这地方,自古就有为盗打劫的传统。

自春秋以来,河东的盗匪就屡禁不止,出过的义盗也有不少。

河东人甚至将抢劫这个买卖称为‘剽’。

剽者捷也,捷通劫。一语双关,意为做这买卖的动作迅速,干净利落,同时也指出他们就是靠抢劫为生的盗匪。

张次公无疑是做这买卖的行家里手了,虽然入行才不过一年,但他的名声已经在河东绿林里响当当了,谁提起张次公这个名字,谁不赞一声好汉?称一声大丈夫?

“一千金啊!”张次公看着摆在他面前的三百金定金,要说不心动,那是骗鬼!

做他这一行的,谁不是为了财帛而来的?

一千金,足够买他们兄弟的性命了!

只是,他又不笨,更不傻!

“兄长,这钱拿不得!”张次公的拜门兄弟,他团伙里的智囊,河东本地人义纵见张次公好像有些心动连忙劝道:“我等虽为盗匪,但盗亦有道,袭杀良善的事情从来不做!更何况,我听说,吴山上的那位,可是贵不可言的贵人,我等只是蝼蚁一样的草民,安敢犯其虎颜?恐怕,我等还未接近那位贵人,就要被乱箭射死,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我等死后,还要有辱宗庙,累及先祖的名声!”

“我知道!”张次公笑着看着义纵,这个自己的小兄弟,义纵虽然思维敏捷,而且读过书,能识字,出身名门,但今年才十五岁,终究是见识浅薄,只能想到这么些东西。

张次公好歹比义纵年长了好几岁,吃过的饭多了许多。

他如何不知道,这是个必死且肯定完不成的任务。

况且,刘氏积威日久,先帝更是当世的圣人,他们这些人虽然落草为寇,但心里还是有良心的,最起码,张次公觉得,倘若天子有令,他马上就能从军为郎。

“义纵吾弟,你难道不觉得这是天赐良机吗”张次公把玩着那三百金,脸上却是欣喜无比的道:“我等久欲为良,只是奈何出身卑贱,没有门路,不为官府所重,但……”张次公拿起一块金饼和那些地主豪强送来的书信与委托,笑着道:“这就是敲门砖啊,就是我们平日所谓的投名状!有了这些,我们就能去吴山,拜见那位贵人,以警示的名义,求见他!”

“贤弟好好准备准备!”张次公吩咐义纵道:“我听说,那位贵人唯才是举,不以身份贵贱而论,前些时日,传的沸沸扬扬的考举,就是这位贵人的手笔,贤弟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