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7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个‘妹妹’,都可以少奋斗二十年。

陈元当然也是想娶。

但问题是……

娶不到啊!

这个‘妹妹’尤其微寒之时,就是出了名的眼界高。

到了十八岁都不嫁人,宁愿每年给朝廷缴纳高额的口赋。

现在,眼界就更高了。

放出话来,非大英雄大豪杰不嫁。

坊间甚至有传闻,自己的这个妹妹,喜欢的是当今天下最炙手可热的大人物之一,南阳郡郡守张汤。

但问题是――张汤已经成亲了。

这让陈元很是纳闷。

妹妹难道想给张汤做小妾?

这不大可能吧?

骑着爱马,在小路上想着这些事情,陈元就更加落寞了。

人世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自己有一个娇俏可人,艳丽多姿,光彩照人的妹妹,而且是可以推的那种……

但问题是――这个妹妹却瞧不上自己……

就在这个时候,远方的官道上,忽然传来阵阵喧哗,数不清的军人,骑着马,将一辆辆的马车推到道路两侧,将官道清理了出来。

“是谁回京了?”陈元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有大人物回京。

不是诸侯王,就一定是那少数几位强人。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数百名骑兵,簇拥着一支车队,从渭桥上下来,当先的官吏,举着的牌匾,告诉所有人,一位巨头归来了。

“南阳郡郡守张公回京述职了……”陈元的那几个小弟悄悄的惊呼出声。

这可是真正的大人物,堪比九卿一级的大能!

是当年天子还在潜邸之时,就视为左膀右臂的亲信心腹!

他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他治理南阳所用的手段。

在张汤之前,从来没有官员,敢于像他那样,一到任就大开杀戒的。

张汤开了这个先河。

传说,他一到南阳,就先铲除了南阳地方民愤最大的三个家族,数百个人头落地,一次性没收土地十万余亩,黄金铜钱无数。

而他治理南阳至今四年多的时间,南阳的新修渠道长度、开荒的土地田亩数量和人口的增值速度以及商税、田税、口赋的征收数目,冠绝全国。

当今天子的长公主,宛邑主的汤沐食邑之地,就是南阳郡治所在。

更重要的是,传说这位张郡守的奏疏和报告,从来都是直抵君前的。

天下以文黯、武纵、法汤来形容当今天下最有前途的三巨头。

文黯是尚书令,日夜随侍天子身周的汲黯,武纵就不用说了,他现在就已经权势滔天,让人侧目,这法汤指的就是张汤。

在传说中,当初,天子制定《平律》,特地派使者,将《平律》的草稿送到南阳,征求这位的意见。

这样一位巨头,几乎已经内定了未来的三公之位。

传说,天子甚至有意,过几年让这位出任廷尉,执掌天下生杀之权和律法的解释权。

望着威风凛凛,气势逼人的张汤回京阵势,即使是陈元,也不得不赞道:“大丈夫当如是哉!”

然后,他就终于做出了决断,一拉马头,向着长安的另外一个城门走去。

哪里是棘门军的驻屯地。

“我要去参军,立功,未来如这张汤一样,风风光光的回来,让天下人为我骄傲!”陈元在心里发誓道:“让阿妹知道,不止张汤是大英雄,我也可以!”

妹控的力量,确实强大无比。

哪怕是在西元前,也不可小觑。

但张汤此刻,却浑然不知这些事情。

他端坐在马车中,膝盖上抱着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这是他的长女,在南阳出生的小可爱。

怀抱着女儿,张汤凝神准备着一会入宫面圣时需要的东西。

南阳这些年来的情况的简报,尤其是南阳那个高炉密布的基地的现状,是重中之重。

张汤很清楚,对这个事情,天子究竟有多么关心。

而回想着过去四年多的时间里,自己亲眼见证了那个怪兽从小到大,从零到如今的滚滚浓烟,他也是唏嘘不已。

他现在,终于明白了当年天子说的那些话的意思了。

钢铁,就是力量!

……………………

今天只有保底,明天继续还债--(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三百零五节 问题

端坐在御座上,刘彻翻看着张汤带回来的各种资料。

这些资料,足足有一尺高!

对刘彻详细的介绍了南阳郡这几年来的变化,刘彻看了,也是感慨不已。

过去四年多,南阳的情况,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农业总产值,人口总数,工人数量、奴工数量,全部冠绝全国。

今日的南阳郡,不仅仅是汉室第一大郡,恐怕也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其人口密度,几可与长安、临淄相比。

仅仅是在今年这七个月(从冬十月至今),南阳郡就生产了超过两百万斤生铁,三十万斤精铁和十万斤粗钢,甚至还生产了一万斤堪比后世一般钢铁质量的好钢!

虽然折算成后世的产量,大约也就相当于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小型乡镇冶铁厂。

但在这个西元前的世界,却无疑是开挂了。

仅仅是那两百万斤生铁,就价值超过数万万。

可以制造成十万柄陌刀或者五万件曲辕犁。

不过,为了生产这些钢铁,在七个月内就已经有超过两百名奴工葬身火炉和浓烟之中。

还有超过五百人蛊患绝症,其中,甚至包含了一百位南阳居民。

基地附近方圆一百里,鸟兽禁绝,草木不生,河流污染严重,地下水几乎不能再饮用。

这就是工业的代价。

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没有任何道理可以讲。

工业革命时,整个伦敦都被雾霾笼罩,下层的工人,很少有活过三十岁的。

大批大批的童工,死在工厂里。

同时期的法国巴黎,德国鲁尔,也好不到哪里去。

泰晤士河、莱茵河,一度连虾都死光了,河水又黑又臭。

欧洲人在二战后花了五十年时间,才勉强将生态恢复过来。

至于民猪灯塔国,情况更加糟糕。

即使到了新世纪,米帝的五大湖里的重金属超标情况,依然触目惊心,这些地方的鱼虾全部不能食用,什么亚洲鲤鱼泛滥?真以为是米帝不吃?实在是不能吃!

吃了要死人的!

所以,没有工业就没有污染,想要工业发展,污染不可避免。

至少,在刘彻的认知中即使是到了那个环保技术已经非常发达的新世纪,想发展工业,污染就无法避免。

至于现在?

污染和剥削,就是工业,工业就是污染和剥削!

而且是最严重,最灭绝人性的方式!

对现在的汉室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夷狄。

在传统的中国价值观里,夷狄等于两条腿走路的畜生,用他们去劳作和发展工业,没有什么人会叽叽歪歪唯一一个可能会叽叽歪歪的鲁儒都已经奄奄一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