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4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虑了片刻后,让人将颜异叫了过来。

“朕准备委派卿,持朕之节,巡查楚国、江都国、会稽郡、长沙国等地区……”刘彻对颜异吩咐道:“卿此行,所过县道,皆召集当地县令、县尉以及三老,明示朕之意:凡方士、术士、巫婆、神棍,需皆于官府报备,得到县令以上许可,经由郡国备案后,方可活动,不然即可视为淫祀,淫祀者,杀无赦!”

“卿下去后,务必将朕的意思,清楚并且明白的告诉地方父老以及士大夫!”

巫蛊或者说迷信这种东西,刘彻很清楚,是无法禁绝的。

别说是他,哪怕是后世的天朝,也禁绝不了。

原因很简单,人,总会去寻求精神寄托。

毕竟,刘彻总不能将整个东南的所有宗教和信仰都连根拔起吧?

那不现实,更不可能。

所以,与其让当地的乱局持续下去,不如将当地的巫婆神棍们收编了。

愿意给刘氏当狗的,就赏他一碗饭吃,准许他在当地搞些传统的仪式啊,收点香火钱,但,决不能再让他们在外面蛊惑和忽悠百姓造反或者信什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邪教的玩意了。

而不愿意当狗的神棍巫婆,自然要全部杀光光!

这样一来,就差不多应该可以解决当地的问题了。

毕竟,这个办法,可是天朝的神器之一。

颜异闻言,立刻就是躬身拜道:“诺!臣谨奉诏!”

他很清楚,这可能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上次,他在茂陵,表现很失败,让很多人失望了。

更使得宫廷里,有人传说着他已经失宠的谣言。

这让颜异非常不安。

他是迄今为止,儒生除叔孙通外,爬的最高的人。

倘若他失败了,那么,整个儒家都要崩盘――因为,他将证明,儒生等于腐儒,等于不能做事这个公式。

是以,此番,他必须全力以赴。

“爱卿准备一下,石渠阁之后,就离京吧!”刘彻却是挥挥手道。

这就是诸子百家并存的好处了。

皇帝并不需要依赖某一个思想流派的学者,选择多的很。

而各学派的士子,则必须彼此竞争。

这就给刘彻创造了非常大的利用空间。

假如不是如此,那么,现在很多政策,恐怕就没有办法推行下去了。

打发走颜异,刘彻忽然想起了张汤。

张汤在南阳,算算时间,已经待了四年了。

是时候将他召回长安述职了。

这既是要听张汤亲自报告南阳当地的重工业基地的进展,同时,也要从张汤口里,听到南阳百姓对此的看法。

这很重要!

甚至可以说关系着未来中国重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因为,在中国,想搞工业,最大的问题和阻碍,其实不是士大夫官僚或者思想界与舆论界,而是民间――老百姓们的支持,对工业的发展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给张汤进一步布置未来四年的建设任务,同时,还要请张汤举荐继任者。

再过四年,张汤在南阳就已经担任了八年郡守了。

完全有资历出任九卿

这样想着,刘彻就吩咐左右:“拟诏,传召南阳郡郡守汤及郡尉成入京述职!”

“诺!”立刻就有人恭身应命。

将此事做完,刘彻就抬脚前往石渠阁的中心,去那里给太皇太后和太后说话。

不过,刘彻刚走,有关张汤即将回京的消息,就在整个兰台尚书郎之中传扬了起来。

对很多人来说,张汤,都是一个传说!(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两百二十七节 明道

翌日,石渠阁之会重启。

不过,经过昨天整整一晚的沟通和协商。

各个派系之间,显然,互相都达成了某些妥协或者共识。

端坐上首的刘彻只是微微扫了一眼,就差不多知道,诸子百家的巨头们的心思了。

要知道,昨天表现出色的不仅仅是一个墨家。

昨日真正的赢家是黄老派!

旁的不说,昨天晚上的宫廷宴会,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就都邀请了齐国的那位田升与会。

窦太后甚至表示:“田生之学,贯通古今,实乃治世之学,足以胜任两千石博士!”

这是窦太后时隔将近两年,第一次对外界表露自己的态度。

作为孝顺的孙子,刘彻自然立刻就册封了田升为两千石《道德经》博士。

由此,汉家两千石博士官的序列之中再添一人!

要知道,两千石博士,在现在的汉室学术界的地位,基本上就相当于后世天朝的科学院院士。

地位崇高,而且数量稀少。

迄今,整个汉家仅有不过二十人!

其中超过一半,都是属于那种入土半截,几乎无法再活动的巨擘。

譬如济南伏生、鲁申公以及法家张恢。

真正有活力,而且可以到处蹦跶的,不过七八人而已。

而田升是其中年纪最小的。

这个任命一下,实际上就等于变相的让田升成为了黄老派的巨头,未来的精神共主。

而这个决定,也几乎意味着,未来黄老派的主流思想会是田升和他的流派。

而这个事情,几乎立刻就让无数人,浑身都出了一身冷汗。

田升可是解决了黄老派面对的两个最大难题的人!

他要是真的掌握大权,主导黄老派的变革。

那么……

要知道,现在的秉政者,可就是黄老派!

他们制定法律,颁布政策,讨论税收方案……

要是黄老派复兴,并且强盛。

那,诸子百家,都等着当一辈子在野学派吧!

是以,其实,反而黄老派目前是仇恨值最高的。

包括儒法在内的各个学派,都在打着给黄老派来一下的想法。

而墨家的威胁性,反而因此排在黄老学派的后面。

除了儒家,其他学派,几乎就不关心墨家到底想做什么了。

除此之外,以刘彻所知的情报,儒家内部,也依然是一盘散沙。

据说,昨夜,韩婴与董仲舒谈崩了。

至于为何谈崩,很好理解——一山不容二虎。

公羊派是绝对不可能容忍韩诗派带着荀子、谷梁一起坐大的。

韩诗派也同样不会准许公羊派肆无忌惮的将公羊思想加诸到他的头上。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过……

望着台下那一个个精神抖索,斗志满满的名士和学者。

刘彻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些学者和名士,如今肯定以为,他们已经掌握和主宰了世界。

但其实呢?

这个石渠阁之会,在本质上来说,只是一块遮羞布罢了。

一块刘彻和他的列侯公卿以及军功贵族们粉饰太平的遮羞布,用来显示国家依然是由知识分子和文人在主导的伪装。

但在实际上,真正决定国家命运和未来前途的一直都是刘彻和他的军功利益集团。

石渠阁上,发生的一切,一切的辩论,无论胜负,都需要得到刘彻和他的列侯们的认同。

不然,哪怕在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