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都公开的公之于众吗?
这搞学派,玩思想,也是讲究挖坑的。
先把人忽悠进来再说。
至少,不能让墨家再这样被人敌视!围攻!乃至于污蔑!
世人,对于墨家的误解,杨毅希望在今日之后,不再存在。
墨家,不是歪门邪道。
也非叛逆,更不是无父无母,不亲爱兄弟同胞的贼子!
墨家就是墨家!
探寻世界奥秘,寻求真理,造福天下,就是墨家的信念和使命。
带着这样的想法,杨毅也有些激动,他面色潮红的道:“明法何知?从义也!义从何来?义从天来!天之义为何?曰善政也!何以知此?因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故子墨子曰:以磨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制为四时春夏秋冬,以纲纪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长遂五谷丝麻,使民得而财利之;列为山川溪谷,播赋百事,以临司民之善否;为王公侯伯,使之赏贤而罚暴,贼金木鸟兽,从事乎五谷丝麻,以为民衣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
这一段话,可以说得上是墨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了。
也是墨家为什么那么爱钻基层的缘故。
因为,对墨家来说,兼爱,爱我所爱。
那我爱的是什么呢?
必是上天所爱的。
上天爱什么?上天创造这个世界,在星空点缀日月星辰,让世界有春夏秋冬之别,让气候有雷雨霜冻之分,让大地有山谷平原之分,这除了是给人类,还能是给谁?
所以,天,必定是爱民的!
所以,上天才会授命给圣王,让圣王任命贤达的王伯公侯去治理和领导百姓。
这是因为,天爱民啊。
所以,爱民,就是仁义,就是天义。
这就是墨子的天志。
天志,不是要说什么人定胜天――事实上,墨家是最尊崇和敬畏天道以及鬼神的。
更不是要求人们逆来顺受。
墨家的天志,一直就是――上天爱民,所以天子和王公大臣也要爱民。
假如,天子和王公大臣不爱民,那么,上天就必然降下惩罚!
就像它曾经惩罚桀纣幽厉一般。
而假如天子和王公大臣们,爱民并且尊重人民,领导人民,共同发展,那么上天一定会奖赏和赐福他们。
就像它曾经奖赏和赐福了尧舜禹汤一样。
当然了,这些话,杨毅是不会说的。
知道的必然知道,不知道的就蒙在鼓里吧!
顺便说一句,墨家的兼爱非攻,从来都不是涵盖所有人的。
这一点,墨子当年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
墨子一书里,就有着例子。
楚王,当然是爱楚国的人民,而不会去爱越国的人民,因为有责任义务爱越国人民的,只能是越王……
是以,今天,汉军逮着匈奴一顿胖揍。
一直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全然无感,反而更加有干劲的帮着汉室发明和创造各种武器以及器械。
因为,匈奴人,不是汉人,不是墨家所爱的人啊。
匈奴人的死活,与墨家没有半点干系!
同时,历史上,墨家也是抱着这样的思维,给秦人制造和发明武器装备。
但,儒家和法家还有黄老派的巨头,却都被杨毅给气傻了。
法家还好,因为法家知道,即使墨家强盛起来,那也只是自己的助手和盟友而已。
所以也就气气算了。
黄老派虽然生气,但也只是在心里觉得受到了威胁而已。
但儒家却是真的愤怒了。
因为,自古儒墨就是对立面。
假如墨家洗白了,那么,儒家岂非就成了那个黑的了?
这怎么可以?
但,规则限制,儒家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死对头和仇人,在全世界面前,洗白自己,还收获一大批粉丝!(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两百二十四节 触动
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王公贵族和列侯勋臣,对墨家黑转路,路转粉。
就连梁王刘武,也自叹道:“墨子大贤也!”
而远道而来的南越王赵胡更是听傻了,眼睛都直了。
他悄悄的派人去问刘彻:“陛下,臣胡深为墨家所感,请陛下遣墨者为臣大臣,佐臣以治南越山河……”
这个要求,自然立刻得到了刘彻的批准。
派一个墨者去南越王国,这是有利于刘彻进一步控制和同化南越王国。
而且,墨家的墨者的责任心和执行能力,都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拟的。
正好,岐山原南方的眉县县令,杜张卸任,还没有任命。
刘彻于是顺水推舟道:“朕既命墨家大贤杜张为南越内史,以佐爱卿!”
这实际上是将一个亲信安插到了番禹,而且还是就任番禹市长,控制南越国都城!
也算是为墨家在南方开一个分基地。
未来或许能绽放出无尽的光辉!
赵胡得了许可,却是欢喜不已。
因为,他发现,自己确实已经深深喜欢上了墨家的思想和学问。
更重要的是,墨家思想,还是他和他的家族未来的护身符。
只要他和他的家族不背叛汉室,背叛天子。
那么,按照墨子的说法,他们家族就可以永镇南越,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
即使是一直听不懂石渠阁会上的诸子百家到底在说什么的归义单于夏义,现在,也觉得,这个名为墨家的思想,就是好,就是好!
至于好在哪里?
却是不大明白,但这并不妨碍夏义在心里悄悄思量,未来给自己的儿子找个墨家老师。
在长安这么久,夏义已经明白了,想要融入汉室,真正成为汉臣,而且得到天子和群臣的接纳,成为自己人。
那他就必须学习汉朝的文化知识,还要努力靠近汉朝人的想法。
这墨家,是汉朝最好的学派!
因为,夏义现在已经知道,神骑的装备就是这些人发明并且设计制造的!
草原人最讲实际,也最信奉强权。
这墨家,在夏义眼里,当然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真理!
不止是他们。
就连刘彻的兄弟们,也都蠢蠢欲动。
譬如蒙王刘非,眼里就闪烁着不明的光彩。
在犹豫着要不要请皇帝哥哥赐一个墨家大臣,来给自己的儿子们做老师。
江都王刘阏更是已经决定,今天晚上就跟大兄好好说一说这个事情。
不过,他们的出发点,却是非常现实。
因为,现在看来,墨家应该是洗白自己了。
既然墨家已经洗白了,那么请一位墨家大贤,为自己的子嗣们的老师,这也就是无可厚非了。
毕竟,皇帝喜欢墨家。
做弟弟的,难道敢不跟皇帝看齐?
想造反咩?
历史上,儒家之所以迅速强大,也是因此。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当皇帝明确了立场,下面的诸侯王、列侯,就必须跟皇帝保持一致。
企图不跟皇帝一致的家伙,下场肯定会很惨!
而此刻,台上的杨毅的演讲也到了尾声。
他不是不想说更多。
而是时间到了,必须结束!
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