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学派,就强行提升他的地位。
比起个人喜好,刘彻还是很相信科学的。
毕竟,君王的个人意志假如强加于学术思想之上,这其实很容易做坏事。
这就好比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看上去很好,皇帝省心最起码不用再去面对学术界的纷纷扰扰,天下也可以安宁一点。
但其实呢?
罢黩百家的后果,就是抹杀掉了学术和思想的多样性。
自然界,生态系统失去多样性的后果,人人都知道那会是个灾难!
而在学术界和思想界同样如此。
很多东西,在平时是看不出来的。
但在危机时刻,在关键时刻,却是可以表现出来。
宋明的悲剧,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们的体制僵硬,缺乏变通。
而这正是缺乏多样性,多种选择的弊端。
在刘彻看来,诸子百家,各有所长。
即使是鲁儒,也有优点,也有他们的长处。
所以,刘彻就让尚书们搞了个公式,根据诸子百家各派系的影响力、弟子门徒的人数以及贡献这其实为了扶持墨家而设计的,综合做了一个计算。
通过计算,得出剩下的这些席位应该怎么分配。
当然了,那些真正的巨头,像是法家的张恢,公羊派的胡毋生、董仲舒,韩诗派的韩婴以及楚诗派的申公等都是可以直接受邀的哪怕他们所在的派系影响力为零。
而最终,得出的这张表格,让刘彻看了好几次,都依然难以平静。
假如不是亲眼所见,而且,尚书们引用的数据和情报,都源自于丞相府以及绣衣卫的报告。
刘彻几乎都有点不敢相信这表格上的数字。
儒家虽然依然是天下第一大派系。
但是,儒家在这种表格上却只占了大约四成的份额
这在数年前,简直无法想象!
要知道,当年考举,儒家一次性占据了入选士子的七成名额,进而引发了轩然大波。
东宫太皇太后差点暴走!
要不是刘彻和周亚夫几经周转和劝解,儒家自己也知情识趣的吐出了三成名额出来。
不然,那一次,说不定,儒家就要被人按在地上摩擦了。
即使如此,儒家的声势之大,也是让人记忆犹新。
但,不过四五年时间,儒家就从七成,退到了四成。
这意味着,这个世界的话语权,从此再也不可能由某一个学派,某一个派系把持了。
儒家虽强,但也强的有限。
至少,其他学派,也可以在规则内跟儒家玩游戏了。
再也不需要打不过就喊爸爸,叫皇权下场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预兆。
而紧随儒家的是法家。
法家素来就是汉室显学,想升官,而且火箭一般升官,汉兴以来,选法家总没有错!
拿着地主豪强和恶霸的人头,当成自己的升官踏脚石。
无数法家巨头,曾经为此实践过。
但排名在法家之后的,却非是黄老学派。
而是来自安东的杂家!
这就让刘彻有些蛋疼了。
“黄老学派也真是太不争气了!”刘彻叹息着摇着头。
讲道理的话,其实,黄老派掌握的资源是诸子百家之中最多的,他们的所面临的环境也是最好的。
但奈何,黄老学派清静无为,其思想和学问都太深奥,一般人没有个二三十年的研究,根本不敢谈入门。
想要学好黄老,通常都需要四五十年的钻研,才能做出些成绩。
而且,黄老学本身的名宿,也都不爱教育。
他们就像过去一样,挑挑拣拣
但世界,早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世界了。
所以,他们悲剧了
排名垫底!
就连困局一地的墨家,综合得分都比黄老高!
没有办法,刘彻只好提起笔,将本该属于杂家的名额,划拉到黄老派和墨家头上。
其中,黄老拿大头,墨家拿小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若真的按照这个表格去分配名额,那黄老派立刻就要跳脚,两位太后恐怕也会生气。
最重要的是杂家立刻就要面临当年儒家的局面。
要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吕不韦的思想和学问,还是需要继续发酵,继续发展。
威信工种号:要离刺荆轲,求关注,求点击未完待续。
...
------------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节 卫青的消息
在经过了差不多半个月的熙熙攘攘之后,元德六年的三月朔望朝,终于来临。
这一天,三公九卿,全都早早的聚集在了北阙城楼之下,一辆辆华贵的马车之中,一位位华服羽冠的大人物们窃窃私语。
“听说,考工室的剥离已成定局了……”有人叹息着:“少府的地位,恐怕要大不如前!”
考工室,庞大的利益链条,数十年来维系着少府的威权。
旁的不说,如今的铸币权,就属于考工室。
而考工室的剥离,不仅仅意味着少府权柄的削弱,更意味着东方诸侯王国和豪强铸币权的彻底剥夺!
可以预见,当今天子不会再允许地方拥有铸币权了。
不过,却也有人不以为意。
“少府卿都没担忧什么,吾等去烦恼此事为何?”
谁不知道,这些天,少府卿刘舍和少府六丞都是不发一言吗?
所以,有知道内情的笑道:“少府如今哪里还需要依靠考工室呢?”
“如今少府,恐怕恨不得快点剥离考工室和东园令!”
“又没什么政绩,还成天要往里面烧钱,稍有差错,还要掉脑袋……”少府六丞之一的司马安,甚至就对自己的家臣们说道:“这考工室,留之无益,不如去之!”
这话呢,对,也不对!
说它对,是因为考工室干系着军方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
稍有点问题,丘八们就直接告御状。
而因为物勒工名的制度,这状一旦告下来,一条线上的所有人都要吃挂落。
司马安本人就已经因为考工室生产的兵器质量问题,而被叫到天子面前,训斥过好几次了。
而他下面的人,这几年掉的脑袋,都快可以垒成一座小山了。
只是……
考工室虽然干系大,投入大,但……
掌握了考工室,就等于掌握了大汉军备的命脉。
不说油水,单单是借此可以与军方巨头们建立交情,有所往来,就已经很值了!
更别提,考工室的机构是如此巨大。
仅仅是它本身的人事权,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若有可能,少府是死都不肯撒手的。
但没办法,这是天子既定的政策。
不仅仅考工室要剥离,东园令也要剥离。
未来,连东西织令衙门,估计也会剥掉掉。
加上已经剥离的上林苑,未来的少府,将会失去它一半以上的权柄和雇员。
从一个庞大的令人生畏的官僚机构,转变成一个专心服务皇室,同时顺便收税的衙门。
这是少府的未来。
已经确定的未来。
对少府来说,与其螳臂当车,去跟天子。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