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1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8 英文 字 2个月前

掺了些私货后的产物。

墨翟是怎么说的?

上之所是,皆必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墨子。尚同)

孟子捡起来,擦了擦灰尘,稍微改了一下,就变成了——君仁臣义,君民同乐,天下定于‘一’!所谓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就是这么来的。

但其实,墨子也是抄的别人。

这个别人就是管仲。

管仲才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阐述并且提出了相关大一统思想和理论的人。

所谓: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治之至也。

在这个基础上,管仲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治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治也。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治也。夫令不高不行,不专不听。尧舜之民非生而治也,桀纣之民非生而乱也,故治乱在上也。

并且还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

这就是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政策!

是的,在秦始皇之前几百年,管仲就已经提前看到了未来的展趋势,并且明确要求书同文,车同轨,兵戈同制,度量混一!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其实诸子百家一大抄。

但读书人的事情,能叫抄吗?

应该是借鉴,是扬光大!

所以,吕不韦也厚着脸皮,把儒墨的主张合在一起,宣称: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治,两则乱。<>

荀子一看,尼玛你们都抄,我也来抄抄。

于是,就有了荀子特色的大一统: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

而公羊派作为后来者,很明显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前面的先贤都已经把路铺好了。

他们只需要顺着已经被实践过,而且被天下人都公认的东西,延伸和展出独属于自己的理论就好了。

无论是历史上的董仲舒,还是此刻的胡毋生,都做的很好。

承上启下,扬光大。

只是……

并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刘彻才不会傻到在思想学术争论之中站边呢!dudu1();

你公羊派说自己强无敌有屁用?

证明自己强无敌,才是关键啊!

想改变世界?那你们派系就出一个丞相嘛。

汉丞相,权力大的没边,除了君权之外,丞相无所畏惧。

在汉室制度中,丞相是跟皇帝共江山的统治者。<>

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物。

任何学派,只要有人成为丞相,那肯定可以推行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并且一一实践之。

哪怕是刘彻这个皇帝不喜欢,其实也没办法阻拦。

当然喽,现在的汉家丞相,非列侯不得任。

所以难度颇高。

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历史上公孙弘不就打破了那个非列侯不得为相的传统,开辟出了为相先封侯制度?

所以,刘彻也就是翻了翻胡毋生写的东西,然后在小册子上点了点,对公孙弘道:“胡子所书,似有荀卿之风,合吕不韦之论,甚为新奇,卿去转告胡子:朕甚嘉之,与之共勉而已……”

至于什么一看书就被折服啊或者感动啊。

这种事情,对任何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而言,都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刘彻现在掌握的信息量和阅读量,是汉室历代帝王之最!

这些年来,他不断组织宫廷和官府出版、编辑以及补全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和分支的著作。

这让刘彻实际上,直接掌握了大量的基本常识。

对于诸子百家,也都有了些了解。

事实上而言。

在今天,诸子百家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借鉴以及再展的势头,已然很明显了。

天下文章一大抄,儒家抄黄老和法家甚至墨家的东西,其他三派又互相从别人那里抄东西,已经渐渐蔚然成风。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因为上一次诸子百家这么相互抄袭,还是战国中后期。

儒家入秦,与法家合流,黄老学派成型,而墨家则与法家共生。

那次大变革,催生出了儒家的荀子学派,法家的韩非子思想以及黄老学派的慎子以及田饼,同时还出现了要合儒法,并黄老的杂家以及幻想着羽化登仙,想要逃避现实的老庄学派。

而反应到社会,则是天下大一统之势不可阻挡,各国的经济和民生,尤其是生产技术大飞跃。

铁器逐渐的取代青铜。

这就是竞争之中的诸子百家。

如今,类似的势头已经再次出现。

证据就是刘彻手上,现在除了公羊派的胡毋生的《大一统》著作之外。

还有十几本其他学派的著作。

大家打着的旗号都是‘请陛下斧正’,实际上都是在试探。

试探什么?

皇帝的喜恶啊!

别以为士大夫们不会拍马屁,拍马屁的士大夫认真起来,所谓的奸佞弄臣,不值一提。

与之相比,刘彻更在乎,现在的舆论界的表现。

“主爵都尉,既然胡子主张大一统,那就请胡子以身作则,为天下先!”刘彻微笑着看着公孙弘,道:“朕欲兴百工,令天下士大夫,率民更始,胡子既言大一统,那便请胡子践道吧!”

大一统是什么?

各家有各家的表述,但有一点,诸子百家是相通的。

这就是维护天子的威权。dudu2();

礼仪征伐皆出自天子!

尤其是儒家,尤其是公羊派。

其大一统的核心论述之一就是尊王攘夷,恢复王制!

使天下都团结都一个帝王,一个制度,一条轨道上。

既然,你公羊派都这么说了,那刘彻自然也就不客气了!

而公孙弘却是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犹豫,就答道:“诺!陛下之教训,臣必转告老师,臣相信,老师必然不会令陛下失望的!”

这下次轮到刘彻震惊了。

但他震惊的不是公羊学派的表述。

事实上在当初胡毋生和董仲舒都公开站出来批判老庄学派的机械之心和机变械饰思想,同时火力对准鲁儒派系的祖师爷公休仪之后,现在的公羊派就与历史上的那个曾经的公羊派越来越不像了。

而且,公羊学派也开始逐渐脱离了清谈和高论。

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胡毋生,都鼓励并且提倡自己的门徒弟子进入仕途。

胡毋生甚至曾经公开表示:春秋注我,吾以春秋之微言大义而行之,二三子,当入世践道,即便为一蔷夫,也是为先王践道!

董仲舒更是不甘落后。

他的弟子门徒,现在基本上都通过考举,进入基层。

其高徒褚大、殷忠等人,现在几乎都已经去了地方。

尤其是褚大,他甚至主动报名和申请,请求去东南吴楚之地,伐山破庙。

只是……

此番,公羊派的变化,还是让刘彻有些看不懂了。

董仲舒和胡毋生,虽然联手掀翻了鲁儒派,将机变械饰打成了异端邪说。

从而坐稳了儒家的头号扛把子的位置。

但是,讲道理的话,他们的变化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