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8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任何进步!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妒忌和愤恨,郁积在这些人胸口。

历史上张汤怎么死的?

不就是因为升官太快,引发了许多人的嫉妒?于是这些人联手给张汤挖了个坑。

现在,这天下何止一个张汤?

分明就是有着千千万万个张汤。

而刘彻现在又要准许工匠为官,彻底打破读书人的特权。

这让其他人怎么能忍?

说到底,这即使利益的问题,也是时代的局限性。

清贵的士大夫和高傲的贵族,肯定不会同意工匠为官。

刘彻也从没抱什么希望。

这只是一个引子而已,一个宣言罢了。

意在告诉文武百官,此事,朕要做。

谁赞成?谁反对?

毋庸置疑,刘彻现在有着百分百的把握,可以确保这个决议必定在朝议上通过。

原因很简单。

现在的汉室朝堂与六年前相比,已经是面目全非。

一朝天子一朝臣。

刘彻虽然没有刻意去清洗朝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的必然,现在的朝廷上,三公九卿,基本都是他的人,或者被他的亲信架空了。

而在各有司衙门之中,大量的考举士子和新兴贵族林立。

特别是高阙之战后,旧势力和旧秩序,已经分崩在即。

刘彻是故意要抛出这个议题,将朝堂清洗一遍。

讲道理,新君上位六年才对朝堂下手,从古至今,大概都只有刘彻了。

所以,也不算吃相难看。

但,在刘彻旁边的汲黯,却是忧心忡忡,道:“陛下,何必如此?”

在汲黯看来,天子其实可以慢慢来的。

花个三五年时间,此事肯定可以通过。

但,天子偏偏就要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抛出一个如此受争议的决定。

汲黯感觉,天子有些膨胀了。

想想也对,自古有哪位帝王,能如今上一般,即位六年,就已经王天下,执掌了最高权柄?

所以,汲黯觉得自己有必要劝谏一二。

刘彻听了,却是笑了。

三五年?

怎么可以拖三五年呢?

这个事情必须尽快定下来!

不仅仅是因为要扫清朝堂,建立新时代的新秩序和建立起新的利益集团。

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趁着现在这个新旧交替,更新换代的时刻,打下未来进一步发展和变革的基础啊!

不如此,等到新的利益集团和新的秩序建立起来了。

再想推动此事,就难上加难了。

因为,不管怎么变,除非墨家上台执政,而且墨家士子控制了天下舆论大权,不然,在士大夫们眼中,工匠什么的,一直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最多是一个辅助产品。

可以尊重,但绝对不能大用,更别提与之平起平坐了。

文雅的士大夫们,也必然不愿意去跟浑身汗臭,常年在炉边和工坊之中工作的工匠。

但事实是:士大夫们难道真的比工匠强?

别开玩笑了!

现在,工匠们确实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

但匠人中的精英和顶级的大工匠,就未必比士大夫差到那里去。

至少,一个能够制造出水力锻锤系统,又或者可以独立制造出一辆水车的大匠,在掌握的知识和文化方面,未必就不如士大夫!

后世天朝用工程师治国,干的不亦乐乎,让环宇震惊。

况且,刘彻听说,匈奴的军臣,直接任命了一个从大夏劫掠来的大匠为‘径路王’。

这让刘彻非常有危机意识。

匈奴人居然拿出了王爵以酬工匠,假如中国不提高工匠的待遇,给工匠门,尤其是大匠们一个看得见的出路。

那么,万一有人利欲熏心,跑去匈奴,怎么办?

而且,匈奴人都知道要重视和重用工匠。

作为中国天子,刘彻岂能不如一个夷狄酋长?

历史上北宋对那位献上神臂弓的名匠的奖赏,只是区区防团之官,一个不入流的小吏而已。

而蒙元呢?

忽必烈对于制造和指挥回回炮的工匠的赏格是万户侯,封为镇国上将军,管军总管,恩宠至极。

与之相比南宋君臣难道不该羞愧?

世人皆以为刘彻搞这个石渠阁之会,只是想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

但几人知道,刘彻的真正盘算?(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节 矫正 1

假如真要给这次的石渠阁之会,找个对照物的话。

那么,后世天朝的政协,或许就是最佳参照物。

你可以说他权力极大,影响极大。

毕竟,诸子百家各派系,几乎就代表了目前整个天下的所有派系的利益。

有大地主大贵族的代表,如谷梁、重民。

也有中产阶级的代表,譬如荀子学派、思孟学派。

也有底层百姓利益呼声的代言人。

好比墨家、杂家、黄老派中的某些分支和农家。

同时还有新兴军功贵族们与外戚勋贵们与会。

整个汉室建立以来,从未有如此多不同声音,将聚集在一起。

它们联合起来,足以发出让皇帝都颤抖的声音。

甚至,足以决定法律和国家的政策走向!

但是

跟政协一样,刘彻很清楚,这其实就是一个橡皮擦,一次相对严肃的嗨皮以及一个类似聚会的沙龙。

它能决定什么?

假如当政者不同意,它其实什么也决定不了!

除了鼓掌,它实际上没有其他任何确定的权力!

不过,在刘彻心中,其实还是想要给与石渠阁会议一定的权力的。

至少,也得把这个会议建设成西汉版政协啊。

不然的话,天下的利益集团和各个派系之间的纷争,就没有一个解决和宣泄的地方。

长此以往,矛盾不断郁积,大汉帝国恐怕迟早‘药’丸。

而石渠阁会议这样的模式就很好。

大家伙隔三差五,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然后,就一些问题互相喷喷,顺便达成一些‘交’易与妥协。

最终在一片掌声和热烈的欢呼声中大会圆满闭幕。

大汉天子再次得到了天下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支持!

你好我好大家好。

多么完美的设计!

简直就是艺术!

就连刘彻自己都有些为自己的机智而骄傲、沉醉。

因为心情好,所以,刘彻也就耐着‘性’子,决定跟汲黯好好谈论一下工匠为官的问题。

“医方卜噬,能为朝臣乎?”刘彻首先问道。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巫医不分家。

甚至在现在,很多偏远地区也是如此。

当地的算命先生,兼职医生,是常有的事情。

毕竟素问灵枢黄帝内经等中医先驱著作,其实在很多时候也可以作为算命先生自学的课本。

直至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也是开篇就说:医方卜噬,艺能之难‘精’者矣。

而在很久以前,医生和卜者,是国家的高级贵族甚至统治者。

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耳熟能详。

但在近代,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