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8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现在看来,汉朝皇帝似乎仍有忌惮,舍不得拉下脸皮来。

这让他和他的使团,还有最后的生机。

不过……

可惜的是,自从他装疯又忽然正常了以后,汉朝人表面不说什么,但私底下却加强了对他和他的使团的全部成员的监控。

不止随时有军官监视,就连吃喝拉撒,都有专人跟着。

其中甚至不乏那些曾经的匈奴人,现在的汉朝狗腿子。

这使得呼衍哲哥都不太敢跟其他人交流,很多事情,只能自己一个人思考对策。

“走吧……”一个汉朝的校尉骑在马上催促着呼衍哲哥:“贵使,我主圣天子的使者,已经在长安城外等候您了!”

这个校尉说着也是笑了起来。

现在的汉军之中,都差不多已经知道了,谁将成为代表天子与匈奴使团进行接触和谈判的人选。

主父偃!

这个名字,现在来说还是让人很陌生的。

也就是一些消息灵通之人,知道这位是天子潜邸之臣,第一次的考举士子之一,兰陵氏的女婿,兼任主爵都尉的右都尉。

但,如今,大部分人都已经明确知晓了此人的学派背景――纵横家!

而且是精研长短纵横之术的纵横家!

上一个精通长短纵横之术的人,名为蒯通!

这可是如今天下耳熟能详的机变之士。

他曾经做过淮阴侯韩信的谋主,力主韩信起兵叛乱。

可惜韩信没有听他的。

所以,韩信死前曾经叹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但,就算这样,蒯通都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因为他那张嘴实在太厉害了。

能把活的说死,死的说活。

居然让高皇帝都舍不得杀他。

顺便说一句,如今天下耳熟能详,甚至连不识字的农民都知道的一句名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就是出自蒯通之嘴。

而这位主父偃是齐人,而且是临淄人。

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他可能是蒯通的再传弟子或者徒子徒孙这样。

所谓名师出高徒。

蒯通如此厉害,这个主父偃自然应该差不多哪里去。

所以,汉军上下,都有些期待。

期待见证一个新的典故,或者说新的成语的诞生。

要知道――历史上,纵横家发明和创造的成语,数之不尽。

其中大多数都是脍炙人口,天下皆知。

譬如得寸进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隔岸观火、长袖善舞等等等等。

在世人的印象里,纵横家出马,必然能创造一个新的典故,一个新的成语。

而在过往的历史上,每一位知名的纵横之士,都至少创造过一个被明载史册的典故或者成语。

一个新的成语!?

多新鲜的事情!

不仅仅汉军,就连长安城的八卦党也对此表示非常有兴趣围观。

所以,在长安城外的那个名为‘渭河亭’的亭里附近,许多的八卦爱好人士,游离徘徊,还有小说家,拿着笔墨,乘着马车,在远方的直道上围观。

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准备要cos一回史家的角色。

倒是,此刻坐在亭里的屋舍之中,穿着朝服的主父偃,显得颇为紧张。

自从蒯通之后,纵横家士子几乎不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以至于,如今诸子百家复起,连沉寂已久的杂家都有复苏和崛起之势的今天。

他和他的纵横学派,却依然默默无闻。

全天下学习纵横术的文人士大夫加起来,可能不过百人之数。

其中,大部分活跃在齐鲁一带。

但,作为齐人,主父偃有过很深很深的亲身经历。

那些围绕在他的马车后面,在他的身后,侮辱、挑衅和谩骂的声音,他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

“主父偃,十八岁,学纵横,长短不能合,大小不能制!”他在心里念着这句当年临淄的孩童们在他屁股后面嘲笑他的话。

他内心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

主父偃当然知道,这些话,哪里是孩子能想出来的吗?

分明就是儒家的士子和士大夫在背后搞鬼。

他们要对每一个异己赶尽杀绝,尽力打击和****所有的不同意见者。

将自己的对手,从肉体到精神、灵魂全部抹杀!

而且,那些胆怯鬼还是欺软怕硬。

他们不敢去跟齐国王宫和地方上的候国中的黄老派贵族和官员硬刚,只敢私底下用着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像他的这样的纵横派传人,或者杂家子弟、法家士子。

“总有一天,吾当回到临淄,乘坐安车驷马,手持天子御剑,,口传天命,脚踏五行,将尔等统统揪出来!”主父偃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做到这样点。

这也是很多纵横派学者必定具备的特征。

作为纵横之术的传人,他们的自尊心极强,而且非常敏感。

一旦发达,必然会去报复那些曾经羞辱和****过他的人。

而现在,主父偃知道,今天这次奉命与匈奴人的接触和谈判,将决定了他这一生的成就。

是要九鼎食,还是默默无闻,就看着一遭的了!(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节 艺术 1

下一页

呼衍哲哥和他的两个副使,以及担任翻译的一个汉人属下,被十几个汉军士兵,监视着走进了主父偃所在的亭里。

主父偃坐在这个亭的过去亭长坐的位置上,头戴着汉家羽冠,身穿绛黑色的朝服。

这个地方,是他特意选择的地方。

在一个亭长的办公点,与匈奴使者接触。

这就是故意在羞辱匈奴人,****匈奴人。

意即――你们也就配跟我汉家一亭长交往。

乖乖跪下来,为汉臣妾,才是你们匈奴唯一的生路!

同时,这个举动,也是在报当年老上单于听信中行说唆使,在国书之上侮辱汉室的报复!

让所谓的天地所立日月所置匈奴单于,变成一个跟汉室亭长级别对等的夷狄酋长。

呼衍哲哥一被带到此地,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这是汉朝在羞辱他和他所代表的匈奴单于!

这并不难猜!

此地的屋舍简陋,甚至,外墙上都还有着茅草。

房间也不大,甚至连一件汉朝的官方器物也无。

分明就是一个普通的汉朝百姓的居所!

这让呼衍哲哥一下子就暴怒起来!

汉室自号礼仪之邦,而匈奴人虽然粗暴无礼,但其内部的上下等级秩序,却是不可动摇的。

现在,汉朝官员在一个汉朝百姓的屋舍之中与他会面。

这就好比匈奴单于在一个奴隶的穹庐外面,接见汉朝使者。

其羞辱性之强,哪怕呼衍哲哥是个傻瓜都闻出来了!

所以,他一进门,立刻就说道:“汉朝就是这样对待客人的吗?我听说汉朝自号礼仪之邦,冠带之室。有阙庭之礼,上下之尊!今汉匈虽有误会,但彼此仍是儿女亲家,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