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4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君子三人,前往长安,参与石渠阁之会。

这就不得不让宅男们走出大门,聚集在一起商议。

而丰沛之地,别的不多。

高帝功臣,从龙元勋多如牛毛。

当年,高帝刘邦起兵,沛县父老将两三千子弟,亲自送到沛公账下。

这支子弟兵,成为了大汉基业的第一块基石,也是最牢的那一块。

沛县子弟,追随沛公,一路南征北战,先揍秦军,再打魏军,然后跟项羽对干。

一路从沛公,变成汉王,再从汉王变成汉天子。

及至开国之时,当初追随刘邦从沛县出发的子弟,已经所剩无几。

而刘邦这个人非常念旧。

他曾经公开对沛县父老说道:“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魂魄犹乐思沛……”

所以,在沛县,他安置了许多从龙的老兄弟。

即使是如今的汉室也有律法规定和保障了那些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山东老兄弟的特权。

那么,沛县子弟,将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答案不言自喻,他们之中,哪怕地位最低的人,享受的也是封君待遇。

只要能活着,每年都会得到来自长安的慰问。

而这些经历战乱之苦,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可怕的汉军士卒,最终都无一例外,被黄老思想所吸引,成为了齐黄老的拥泵。

当然,也有人误入歧途,成为了老庄思想的信奉者。

不过,现在,这样的人,在丰沛并不是主流。

因为,丰沛之地,还有老兵未死。

此刻,在沛县的旧县衙之中,那个共同决定推举刘邦为沛公,带领大家伙一起反抗暴秦,打下大汉江山的地方。

五位白发苍苍的宿老正坐上首。

他们是迄今仅存的沛县子弟兵,是高帝刘邦的亲卫,是曾经经历过无数大战,趟过了尸山血海的英雄或者枭雄。

大堂之中,数十位的子弟后辈,人人神色恭敬,对着上头的老大人们躬施大礼,拜道:“不肖末学后进,拜见诸位老大人,愿老大人永享太平!”

老人们,哪怕是年纪最轻的那人,今年也已经八十岁了。

而当年,他还只是沛公麾下的一个小鬼,跟着父兄,举着汉家旗帜,走上战场时,他甚至都拿不稳兵器。

而年纪最大的,则已经将近百岁,牙齿都掉光了,就连神智和记忆力也几乎消退干净。

但这些老人坐在此地,就足以让晚辈们提心吊胆。

汉家首重孝道,天子谥必以孝。

推及天下,就是长者优先。

别说是自己的长辈,便是乡中的年长者,假如要揍一个晚辈,那也跟打自己家孩子一样轻松。

对方还不能反抗,反抗轻则流,重则死。

甚至于,地方三老,拿着几杖,追着乱来的县令、蔷夫、亭长,满大街打,在齐鲁之地,也是屡见不鲜的。

“这次陛下下令,命我丰沛出才德贤能者三人入京……”一位已经九十岁的老兵巍颤颤的道:“老夫们已经跟田先生商量过了,就从沛县选人!”

此话一出,丰县的弟子晚辈们,就都露出了一丝丝的不满。

但没办法。

丰县,这是曾经背叛了高皇帝的地方啊。

在高皇帝背上插了一刀!

以至于高皇帝一直念念不忘。

当年若非沛县父老固三请之,丰县?根本不可能被划入高帝汤沐之地!

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跟自己的先辈和父祖一样,在心里大骂:“雍齿、雍臣!你们这些贼子害的我们好苦!”

本来,讲道理的话,丰县才应该高庙的最佳选址地,毕竟刘邦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丰县度过的。

但没办法,当年雍齿背叛刘邦,直接让丰县成为了高帝的忌讳。

而沛县的子弟们,则都有些欢呼雀跃。

他们确实宅的太久了。

有些人甚至从未见过长安,此番若能去长安看看也不错。

至于石渠阁之会什么的?

还是算了吧!

对宅男来说,假如可以的话,就绝对不会去沾染是非!

但,那位老兵却在点出了三个他心目中认为的有为青年后,板着脸道:“尔等此去,代表的是我丰沛子弟的颜面,决不可给我丰沛丢脸,更不可让高皇帝神灵蒙羞!不然,老朽必不放过你们!”

那三人闻言,心里一惊,不过,仔细想想也没什么。

他们虽然在这五位宿老面前是跟小孩子一样的稚童。

但实则,每一个人都已经四十岁了。

钻研黄老之学,至少二三十年,有着足够深厚的理论造诣。

可能去实践还差了点味道,但假如是打嘴炮的话,谁怕谁?

丰沛子弟从来就不怕事!

管你儒法还是墨家,在丰沛子弟眼里都是战五渣!(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节 雄心 1

长安,未央宫。

刘彻带着汲黯,穿过层层宫阙,来到了正在紧锣密鼓的加紧扩充会场,搭设观礼台和各种席位的石渠阁。

望着这渐渐展露出规模的会场,刘彻有些得意的说道:“天下英雄,尽为朕所用也!”

这句话,倒也不算错。

这一次的石渠阁会议,将会云集汉家目前几乎所有主流学派。

是一场多元化的盛世,而非某一个派系或者几个团伙的独角戏。

同时更将为后世,制定一个可行的可取的游戏规则。

但知道此次石渠阁之会的内幕的汲黯却是望着会场上的某些东西,心里面有着深深的忧虑。

“陛下真的可以说服诸子百家皆行此道?”汲黯内心有些不太确定,有些忐忑不安。

因为此次的石渠阁之会,天子要玩一铺大的。

大到什么地步?

在汲黯眼中,大抵应该是天翻地覆,应该是星辰倒转……

大抵,也就仅此于阴阳颠倒,重立地水风火,再造一条大道的地步。

此刻,会场的正中,立着一个高台。

高台之上,有一石碑。

石碑上用着铭文、小纂以及另外一种字体,一种出自监狱的字体,共同书写着一个‘汉’字。

而当今天子欲用后者,全面取代现在通行的小纂!

这个计划可谓是自秦始皇书同文后,文坛最剧烈的一次变革。

文字,从此将要面目全非。

因为,那种字体名曰‘隶书’。

它相较于现行的官方文字小纂,根本就是一个异端。

它用笔画和偏旁,取代了小纂的象形之法。

特别是当今天子这些年来搞出来的全新的‘汉隶’文字改革系统。

笔画工正,字体扁平,很漂亮,看上去赏心悦目。

而且更加易于书写和更加易于理解。

但是……

这个世界,并非是好的东西,就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想当年,秦始皇为了书同文,车同轨,杀了多少人?毁了多少经典?靠着暴力,才让小纂成为唯一通行天下,并且被广泛接受的文字。

而当今天子却想靠着一个石渠阁会议,就搞定两种文字体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