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8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搞基建。

但独独不会也不能容忍任何近亲之间的乱x。

一旦发现,无论是谁,无论地位有多高,都是死!

从无幸免,也不可能幸免。

因为,刘氏的立国之基,就是孝道。

近亲乱x,是获罪于祖先,是对祖先和家族的最大羞辱和背叛,不可能饶恕,也不会饶恕!

但在如今,刘非的人生,还可以拯救。

刘彻也不希望这个他的兄弟之中,唯一一个始终有着尚武之心和开拓之心的兄弟,继续他历史上的苦闷之旅了。

而且,现在的刘彻,也根本不害怕他打出成绩来。

恰恰相反,刘彻反而担心他作战指挥失败,丢了老刘家的脸!

毕竟,这个世界足够大。

完全可以容纳一个能征善战的兄弟。

刘非再能打,也绝对不可能再威胁到刘彻的地位了。

旁的不说,假如任何人现在要造反的话,即使他们控制了南北两军,甚至羽林卫和虎贲卫,但,刘彻就有这个自信,只要他出现在城头,对着军队喊话。

立刻就能让大军倒戈,甚至足以让整个长安百姓,都拿起武器,来保卫他这个天子。

“朕打算封王于河南……”刘彻拉着刘非的手,走到大殿一侧的地图前,指着以高阙榆林塞为核心的广大高阙以北的土地:“王此新秦中八百里社稷!”

自阴山向南,直至高阙,广袤的平原上,水草丰盛,河流湖泊密布,当年秦人得此地,兴奋的将之称之为‘新秦中’。

新秦中,确实有着一切成为新粮仓的潜力。

仅仅是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就足以底定成功的基础。

但是……

刘彻望着刘非,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新秦中与朔方、九原、安阳等地,乃大河上游,山川植被,为中国之壁,王镇此地后,当谨记,不可轻毁山林,轻伐树木,凡伐一木,当树三木!”

“砍伐一百棵以上的树木,就必须由王亲自裁决,五百株以上,当报朕批准!”

虽然说人类活动,必定会破坏当地原本的生态。

但是,树木和植被,一定要保护好。

因为,这不仅仅关系着当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更是中国治理大河的关键。

即使是如今的大河,就已经够狂暴的了。

汛期之时,常常卷着海量的水流,冲垮和毁灭一切沿途的村镇。

太宗孝文皇帝时期,甚至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决堤洪灾,受灾百姓数以十万!

而在未来,大河决口瓠子,更是酿成了整个西汉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的一次自然灾害。

它造成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小冰期带来的灾害影响。

作为穿越者,刘彻自然知道,多种树,广植被,总是没错的。

尤其是在大河的源头,上游这样做,绝对可以带来莫大收益,造福子孙!(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节 会议的构想

下一页

刘非一边听,一边不断的拍着胸膛保证。

就差赌咒发誓了。

这让刘彻有些担心。

因为绣衣卫曾经递交过一个报告,说的就是他的亲爱的弟弟们的具体情况。

假如刘彻没记错的话,绣衣卫报告的有关刘非的情况里,有一句描述:中山王非者,虽好勇,然无谋,其骄奢甚于淮南厉王。

这就让刘彻有些怀疑,将他放到河套地区,会不会有问题?

万一要是出现了刘氏宗室被匈奴俘虏的丑闻,他这个皇帝恐怕要颜面无光。

不过……

想了想,刘彻觉得,此事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收获。

所以,这个风险是值得冒的。

不仅仅刘非,未来,就是刘彻自己的儿子,也会封镇到前线,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一如当年宗周在淮泗地区镇压的诸姬王国。

虽然,这些诸姬最终不是亡于楚,就是灭于齐。

但,没有任何人敢否认,淮泗诸姬王国,对于南方开发和开拓,以及中国文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毫不客气的说,没有淮泗诸姬十几代人的努力和进取,此刻的齐鲁吴楚,恐怕依然是被发文身的越人部族的天堂。

当地百姓,至今都会沉沦在愚昧之中。

自然,如今,当汉室面临一个大殖民时代之时,宗室诸侯王尤其是皇室子弟,要以身作则。

类似后世历史上的宗室藩王,躲在长城的保护下,被圈养在王府之中,如同猪狗一样,这除了浪费资源和压抑人心,导致一代更比一代蠢外,不会有其他成果。

所以,刘彻也就笑笑,道:“中山王此行,为朕先锋,朕将授中山王将军印绶!”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黄金打造的金印,郑重的交给刘非:“王当戒之,慎之,勿负朕望!”

刘非一见那个将军印,立刻就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连忙拜道:“既受君命,臣必万死以报!”

说完,恭敬的接过那个将印,欢天喜地的捧在手里来回把玩。

对他来说,这个将军印,甚至比他的诸侯王王位还重要!

有了此印,他就再也不是那个cos将军的死宅了。

而是一个真正的将军。

这对于刘非来说,简直就是圆梦时刻!

刘彻却是笑眯眯的看着这个弟弟。

所有的兄弟里,其实刘非和刘端是最好对付的。

刘非是个武痴,而且还是战争狂,就跟文青一般,很好对付。

文青,譬如刘武啊什么的,上司马相如,总是不会有错。

而武痴和战争狂,一个可以满足他们心底野望的将军印就足够打发掉了。

果不其然,刘非抱着那个宝贝将军印,喜的什么似的。

于是,接下来,刘彻不管说什么,他都是满口答应。

等到他离开未央宫时,他已经应下了无数条件。

包括,鼓动程氏家族和中山大臣士大夫贵族百姓,一起移民至全新的蒙国。

甚至还包括了自费这一切的行动!

这可真是让刘彻赚死了。

最起码省下了数以万万计的开支,还可以借此缓解中山、赵国、清河等地区的土地危机――至少十万以上的贵族士大夫官吏军民的离开,肯定会在当地留下一个新的已经成熟的农业区,可以安置等同人数的贫民。

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收获。

对刘彻来说,收获最大的,是让刘病已亲眼目睹了这一次的皇室内部的政治交易。

他现在或许无法理解,但未来,他可能会受益无穷。

抱着刘病已,刘彻走在回义偌的宫阙的路上。

“病已,你知道吗?”刘彻抱着长子对他说道:“在遥远的远方异域之国,有一种野鸭,会将巢穴建立在悬崖之上,当小野鸭出生后,它们就必须在父母的带领下,从数十丈高的悬崖上飞下去,寻找青草,不然它们就会饿死!”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代又一代的野鸭,经历了这样的循环,这迫使每一只小野鸭,在出生后都必须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