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2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家伙必须闹。

闹到单于要嘛夺回河间地,保护诸部的安全,要嘛,给出足够的补偿!

不然,说破天了,大家也不会同意除此之外的其他方案。

但,军臣的看法,就跟幕南诸部的看法,完全是两回事情。

对军臣而言,河间地的丢失,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了。

更可怕的是――有证据显示,汉朝人似乎召唤了陨石,砸毁了高阙!

虽然不真假,但确实有这样的流言流传。

于是,这就很可怕了。

假如是真的的话,万一在战争中,汉朝人再次召唤陨石,砸向匈奴军队,那还玩蛋?

在没有证明此事真伪之前,军臣是死也不会将主力南迁的。

更何况,哪怕证伪了那个传言,横亘在匈奴人面前的还有汉朝人可怕的神骑。

刀枪不入的神骑,对如今的匈奴骑兵,哪怕是进化过后的匈奴骑兵,也是一个无解的bug。

事实证明,在汉朝的神骑面前,一切部族,都跟纸糊的一样。

所以,在没有找到对付汉朝神骑的办法前,军臣也是不肯去与汉朝进行大规模决战的。

毕竟,只有白痴,才会去打一场注定要输的战争。

更别提,比起南方,抢西方,对西方世界进行征服和开拓,更符合现在的匈奴的利益。

所以,军臣横了满帐贵族一眼,说道等呼衍当屠,再讨论此事,在呼衍当屠还没有归来前,擅议此事者,休怪本单于不留情面!”

他,现在确实有这个威权。

因为西征的胜利,是他带来的。

所以,在幕北部族和单于庭的贵族眼里,他这个单于甚至比老上单于还要优秀!

至于幕南的失败?

又不是军臣的失败!

它们只是尹稚斜和呼衍当屠的失败!

与单于无关!

虽然这样说似乎有不对,但事实就是如此。

军臣本人,从未领导和指挥过幕南的任何战事。

他本人一直在西征,失败的是尹稚斜那个狼心狗肺的家伙和呼衍当屠这个废物!

这套说辞,不管别人信不信,军臣是肯定的。

而幕南诸部族,包括右谷蠡王在内,面对强势的军臣,虽然都愤愤不平,但却只能低头沉默。

实在是,高阙之战,对幕南诸部族造成的影响太大了。

即使是在座的人,基本没有在高阙损失,但,高阙本身的兵力损失,已经让幕南诸部,元气大伤,甚至可以说是半身不遂了。

但,右谷蠡王亦石,见到这个情况,却在心里窃喜。

对亦石来说,他想看到的就是这个画面。

“愤怒吧!不满吧!”亦石在心中说道只有这样,你们才会看清楚,军臣已经不适合领导大匈奴了!”

………………

今天开始,每天三更一万字起~

嗦嘎,请大家见证吧!

这个月我要奋发了!(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节 匈奴的战略调整 2

就在亦石表面上假装愤怒,实则内心喜悦无比的时候。

亦石的死对头,左谷蠡王狐鹿涉忽然站起身,走到场中,对着军臣单于抚胸鞠躬,说道:“大单于,我得到消息,且之那个贼子,背叛了伟大的匈奴,向汉朝人卑躬屈膝,甚至还给汉朝皇帝上书,称汉朝皇帝为‘天单于’!”

狐鹿涉的话音一落,整个大帐,立刻就炸锅了。

不管帐中的贵族如何瞧不起,看不起且之和他的呼揭部族。

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单于亲封,而且在碲林大会上得到诸族认可的右贤王,匈奴四柱之一,幕南部族的首领!

他的投降,给了匈奴帝国的霸业致命一击!

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整个幕南,恐怕都将因此不稳!

要知道,在草原上,匈奴人的人口,只占不到四成。

其余六成多,都是非匈奴的部族。

倒不是匈奴不愿意自己的部族的人口,占据草原的主要人口。

实际上,在过去的岁月里,只要匈奴愿意,他完全可以让整个草原的部族,都加入匈奴,从而在名义上完成游牧民的大一统。

当年,老上单于就曾经雄才大略的想要做一个这样的改革。

但奈何,除了老上单于自己,其他人几乎全都不同意。

毕竟,要是引弓之民,真的并为一家,皆为匈奴,那匈奴去奴役和剥削谁呢?

所以,尽管当时,老上单于,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

但,反对者依然是如过江之鲫。

甚至,就连匈奴的别部,也是抗议声不断。

无数人扬言,倘若老上单于那样做了,那他们必然要搞个大新闻。

为了帝国的稳定,老上单于不得不放弃那个计划。

哪怕他深知,唯有那样,匈奴才能真正拥有未来。

而老上单于驾崩后,这个事情,自然再无人提及。

匈奴各氏族,都心安理得的趴在其他游牧民的身上吸血,甚至,连本族的牧民,也要敲骨吸髓!

如今,且之的倒戈,立刻就会在整个幕南的部族之中,引发轩然大波。

那些对匈奴人充满仇恨和不满的部族,都将立刻聚集到且之的大旗下。

但,且之投降汉朝的后果,却还不止如此。

便是匈奴自己,也将被严重影响。

尤其是下层牧民和奴隶,恐怕都将不稳。

军臣更是气的攥紧了拳头,牙齿咬的咯咯作响,即使他早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再听一次,他都依然是火冒三丈。

甚至,在军臣眼里,现在,河间地的得失以及呼衍当屠损失的兵力,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要先杀死,并且彻底消灭干净且之和他的部族。

不然的话,麻烦就大了!

匈奴将会分裂,草原诸部,更会陷入漫长而残酷的攻伐之中。

但,现在,且之那个王八蛋,却被汉朝人保护起来了。

在事实上来说,在没有击败汉军之前,匈奴人不可能伤害到且之,而汉朝军队,对目前的匈奴骑兵来说,又太过强大,甚至算得上无可力敌。

所以,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匈奴的当务之急,是要杀死并且消灭且之和他的部族,但要消灭且之和他的部族,需要先击败汉军,但匈奴又无法汉军。

这让军臣,真是恼火无比,但却偏偏必须要想办法先解决且之。

而其他贵族,则是一边愤怒无比的跳起来,痛骂着且之。

对他们来说,高阙的丢失和河间地的失去,都不如且之的投降,对匈奴的伤害更大。

丢掉高阙和河间地,只是丢掉一块富饶的土地而已。

实际上对匈奴的伤害,其实比较有限,影响的也不过是幕南和河西走廊的安全而已。

但河西走廊,崇山峻岭,峡谷密布,地势险要,道路崎岖。

除非汉朝人能飞,不然的话,河西走廊足以拖住汉朝军队的速度。

至于幕南部族?

讲真,打不过,就跑,在草原上不会有人嘲笑。

这也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