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7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保不住了。

匈奴只能撤退数百里,到河西走廊布防。

而一旦丢了阴山,他这个单于的位子,马上就岌岌可危了。

只有匈奴人才知道,阴山和河南地,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是他们的祖庭和源地,也是部族的基本所在。

丢了这些,单于肯定要遭受指责诘难。

即使没有丢,祖庭受扰,损兵折将,单于也逃不开干系!

“汉朝人!”军臣握紧了双拳,怒不可遏的骂道:“我对天神和先祖誓,与你们不共戴天!”

此次的汉军出塞,确实彻底的激怒了他。

作为单于,军臣也清楚,倘若他不能强硬的回应汉朝的挑战。

那么,四大氏族,就会产生换一个单于的心思。

这在匈奴又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对匈奴人来说,单于不给力怎么办?

换呗!

而四大氏族如今确实有这个资本换单于。

因为折兰已败,元气大伤,白羊、楼烦皆葬送在马邑。

曾经忠心耿耿的为单于庭冲锋陷阵的三驾马车,或亡或降。

特别是折兰的损失,让单于庭的威慑力大减。

四大氏族,已经具备了换一个单于的能力。

想到这里,军臣就长出了一口气,他不由得庆幸,自己明智的选择了西征。

而西征,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他用胜利和战利品,拉拢了此番与他出征的部族。

这些人肯定都会成为他的死忠和脑残粉。

有了他们的支持,哪怕四大氏族要跳反,他也有底气镇压了。

这样想着,军臣就说道:“去告诉大夏人,三天之内,必须将我要求的工匠以及黄金送来,不然,本单于就烧了这座城市,还要继续进军,占领和焚毁他们的都!”

这当然是恐吓!

但军臣相信,这个恐吓,大夏人不敢不听!

因为,他们的贵族和官员,已经告诉了匈奴人:这就是一群可以予取予求,自私自利到极点的蠢货!

果不其然,在军臣的使者将消息送到了大夏的都后,大夏人吓得魂不附体!

此时的大夏,或者巴克特里亚王国,早已经没有了自己祖先的悍勇和进取心了。

数十年前,延绵整个王国的内战,将他们祖先留给他们的最后一点资本和国力,葬送的一干二净。

所以,当年大月氏西迁,大夏人被月氏人的马蹄吓得跪在地上,惶恐不已,不仅仅割地赔款送妹子,还将月氏人奉为宗主。

要不是月氏自己也残废了,无力灭亡大夏,恐怕这个古老的王国,早已经灭亡了。

此时听到匈奴人的要求,大夏人那里还敢不答应。

反正……

大夏统治的印度部分,非常富庶,而且当地人也很好盘剥。

于是,当天,大夏就将匈奴人要求的财富和工匠凑齐了送了过去。

一点折扣都没有打!

而匈奴这次也难得的信守了承诺,在收到了工匠和黄金后,二话不说,立刻带着劫掠的人口和财富,撤出了‘极东之亚历山大城’。

当然,在走之前,军臣对着城墙誓:“本单于一定会再回来的!”

不回来不是匈奴人啊!

这么好抢的地方,当然要多来几次!(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一百节 历史中的故事

<>

**

太原。

汉军太尉行辕所在。

此时,整个城市,都是一片肃穆。

一个个汉军士卒,抬着一具具棺椁,庄严的走入这座城市之中。

太原的居民,都站立在街道两旁,注视着这些英灵的归来。

“想不到,郅都所部损失是如此之大……”周亚夫站在城头上,看着那一具具覆盖着黑龙旗的棺椁。

有资格在棺椁上覆盖象征汉家的黑龙旗的人,自然都是高级军官。

最起码也是队率以上。

但,现在,这些棺椁足足有上百具!

换句话说,郅都的军队已经残废了。

超过一半的高级军官阵亡,使得郅都所部其实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战斗力。

除了军官的损失,士兵的阵亡也高的离谱。

灞上军几乎折损了三分之二。

棘门军折损了一半以上!

哪怕是陌刀兵,也损失超过三分之一。

弓弩兵损失了四分之一。

即使是忠勇军,也折损了超过四分之一的兵力。

这还是汉家的随军军医团非常给力的原因!

他们救活了至少八百个本来必死的重伤员,还让两千多伤员,得到了妥善的救治。

如此可怕的战损,在汉家历史上,前所未见!

哪怕是当年的楚汉争霸时,高祖在彭城大败。

也没有这么惨过!

大抵,也就只有当年亥下之战的惨烈局面能与河阴之战相比了。

不过,即使损失如此参战,但是……

这支军队并未被打垮!

反而……

更加悍勇!

那一个个抬着棺椁的士兵,就是这次退回长城境内修整郅都所部。

本来,周亚夫是提议让太原郡兵抬棺。

但,被郅都所部的将士们拒绝了。

按他们的说法是:吾等要将这些英灵,送归故里,这是吾等的职责与使命!

“王老,此次,又让贵家牺牲了……”周亚夫回头看着自己身侧的一位老者,这是一个已经将近九十岁的老人,他微微颤颤的拄着拐杖,望着那一具具覆盖着黑龙旗的棺椁。

这些棺椁里,有四具是他的重孙的。

“王氏,当年得蒙高皇帝不弃,许以官爵,世代为汉家效死,这是本份!”老者望着那些棺椁,沉重的说道:“老朽年九十,生有七子,五子死王事!有孙二十余,十三人死王事!今又有重孙四人,为陛下捐躯,这是我王氏一门的骄傲!”

太原王氏,是一个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

这位老者,更是了不得。

他的父亲就是在巨鹿之战自杀的秦国名将王离!

王离兵败后,其子嗣四散,其中,老者这一支,返回了太原祖地。

而自汉兴以来,王氏一族,为刘氏可谓是流尽了鲜血。

当年,太宗皇帝回到晋阳,宴请名单里,就有王氏。

今上即位后,听说了王氏的事情,甚至曾经下令,要从王氏族中选一女为妃。

不过为王氏家主所拒绝。

事实上,王家若是想攀附刘氏,早在太宗时就可以了。

不过,可能是因为当年秦国之事,所以王家对于帝王家族,是敬而远之,不愿意卷入那个旋涡之中。

望着这个老者,周亚夫心里也不由得生出敬重。

他对老者拱手道:“老大人,日后若有难事,可随时差人来长安寻我……”

老者却只是笑笑。

他扬起手中的拐杖,道:“老朽已是将死之人,有生之年,能再看到王师,收复九原,已经很满足了!”

对他来说,九原不仅仅只是一个故土,更是他的故乡。

他就是出生在榆林塞之中。

他的父亲,当时正奉始皇帝之命,镇守榆林塞。

在九原和榆林还有高阙,都曾经留下过他的父兄的脚印和他的身影。

作为当年的秦国望族,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