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了起来。
他们远远的观望了一会后,居然一勒战马,掉头撤退了!
这让郅都看了,有些气急,但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匈奴骑兵要走,除非他现在手里有一支两万骑的骑兵,不然就只能干瞪眼!
甚至,哪怕有两万骑兵,估计也很难留下他们。
没有人能拍着胸脯保证,可以在这开阔的草原上,留下一支打定了主意要走的骑兵。
…………………………
哲哥带着自己的部曲,调转马头,连看都不想再看已经没救了的当屠氏族。
有人颇为疑惑,问道:“大人!您为何不救当屠氏族?难道您不害怕左大将降罪?”
当屠氏族是左大将的氏族,是他拉起来的队伍,也是他的根本之一。
当屠氏族被汉朝人全歼,左大将肯定要暴跳如雷!
甚至,难保不会有人说他哲哥‘居心叵测’。
哲哥却是微微一笑道:“左大将会理解我的苦衷的!当屠氏族已经不可救了!”
“就算救出来,我也带不回他们!”
如今的战场形势,哲哥非常清楚,带着须卜氏族的两千多拖油瓶,本身就已经严重拖慢了他的速度。
倘若再去救当屠氏族,且不说能不能救出来,即使救出来了,也肯定会将自己的速度降到最低!
那等于告诉汉朝的援兵:快来打我吧!
一支没有了速度的骑兵,还要分心去保护一群被打没了精气神,甚至只懂喊疼的残兵败将。
这是作死!
更何况……
哲哥看向远方的汉军营垒。
在那一排排营帐之中,出没的人影,让他感到有些危险。
那些人是汉朝的民夫、后勤兵员还有粮草的押运官员。
数量足足有三四千!
哲哥跟其他单于庭的贵族不同,他的父亲,他的祖父,都曾经追随过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入侵过汉境。
所以,他很清楚,汉朝的民夫和杂役,也是可以随时拿着武器,上阵杀敌的!
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家伙比汉朝的正规军还要难缠。
特别是在现在的情况下,那些眼睛里只有军功的家伙,极有可能,将他和他的骑兵,完全拖住。
乱拳也能打死老师傅!
何况,这些汉朝民夫和杂役中,不乏有着汉朝国内的强人!
哲哥在看过了须卜氏族的战场,观察了被围的当屠氏族后,就已经明白,这场战斗,匈奴已经没有胜利的成算。
在汉朝援军随时可能抵达战场的现在,他要做的不是跟赌徒一样去赌命,而是将匈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当然,这也是因为哲哥的身份很特殊,他才敢这么做。
因为,他是呼衍氏族当代的宗种,未来的氏族族长,左大将呼衍当屠的同产弟弟。
换了其他人,肯定是不敢这么做的!(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八十四节 匈奴最后的指望
天色渐渐灰暗,北风在山岗之间呼啸而过。
乘着战车,郅都走在汉军的战场上。
一具具英雄的遗体被抬起来,由马车运到后方的营垒中。
但战死者是如此之多。
以至于汉军哪怕连民夫的板车和小推车也调用了,也根本不够。
“将军,张都尉的遗骸找到了……”一个军官策马来到郅都身边说道。
“带我过去……”郅都深深吸了一口气,灞上军骑都尉张威,是这次战斗汉军方面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
张威出生名门,他的祖父即是大名鼎鼎的赵王张敖。
张敖的父亲,即是张耳!
张氏家族是秦末义军中最为瞩目的家族之一。
汉室鼎立后,因为张耳的缘故,张敖得以承袭赵王爵位。
并且因为张耳跟刘邦之间的亲密关系——在秦末起义以前,刘邦与张耳就已经惺惺相惜或者说臭味相投了,有野史说,高皇帝微贱之时,曾经滞留张耳家中长达数月,至于两人到底干了些什么,不足为外人道也。
但,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是——高皇帝将自己的爱女,鲁元长公主下嫁给了张敖,并且安排了鲁元长公主之女张嫣和惠帝刘盈之间的婚事。
并且,哪怕张敖后来卷入了贯高的谋逆案之中,也得到了准许辩解和洗清自己的机会。
而不是跟韩信啊英布啊韩王信啊彭越一般,直接宣布谋逆处死。
更重要的即使是如此,张敖也仅仅被贬为宣平侯!
由此可见这个家族与高帝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君臣关系。
更像家人一些。
高帝驾崩后,吕后执政,宣平侯家族盛极一时!
鲁元长公主的威名,谁不忌惮?
连齐王刘肥都要跪舔!
那个时候的宣平张氏,真真是骄傲无比!
张敖之子张偃,甚至得封鲁元王!
但吕后一死,诸吕一灭,宣平侯家族也就风吹雨打去。
鲁元王张偃被贬为南宫侯,这还是看在他姐姐惠帝皇后张嫣的面子上。
其他张氏子弟,则是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前两年,当今天子觉得现任南宫侯是个废物,找了个借口,连南宫侯的爵位也罢黩了。
转而将南宫县封给了先帝的第七女,长沙王的妹妹,唐姬的女儿为汤沐之地。
但是,不得不说,张氏的祖宗余萌是非常深厚的。
张敖的第三子信都候张侈,在临死之前,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托付给了其父的老臣,故汉中太守田叔。
本意是希望,田叔能照看一二。
但谁知道,今上即位后,非常尊崇和尊敬包括田叔在内的老臣。
于是,张侈的两个儿子,因此得以准许参军。
长子张威甚至被放到灞上军之中,而次子张武,则成为了当今天子的贴身侍卫之一。
但现在,张威却静静的躺在了血海之中。
郅都走下战车,看着连尸身都有些破碎的张威,感叹了一声,道:“好汉子啊!”
张威的身上,至少十七处伤口,全部都在正面!
他已经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了世人,他没有辱没自己的祖先的威名,也没有让田叔失望。
只是……
郅都转过身来,看着左右,道:“传我的将令,从今往后,禁止校尉以上军官冲锋陷阵!”
张威本来根本是不可能死的。
但是,他依仗自己八尺身高和一身强壮的力气,每次冲锋都冲在前面。
于是,他成了匈奴人眼里的眼中钉。
被上百人舍生忘死的围攻!
这才是他战死的真正原因!
像他这样的行为,值得尊敬,但不能提倡!
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都尉容易吗?
就像张威,他在田叔门下学习二十年,然后入伍,从一个队率做起,做到灞上军的骑都尉,秩比千石的高级武将。
假如他没有战死在此,那么,未来,未尝不能独领一军,独当一面。
但他死了。
田叔公二三十年的教育和栽培,都白费了。
国家更是损失一位大将!
而这原本是不必要的!
此番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