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看了一眼休屠部族方向的这个仪式。
老实说,呼衍当屠很不爽休屠部族的就在于此了。
原因很简单,那些金人的容貌,没有一个是匈奴的单于的模样。
这意味着休屠人始终在保持自我。
他们并未将自己看成是匈奴人。
撑死了,只是承认匈奴的盟主地位而已!
不过,比起休屠人,浑邪人的小动作和那些小把戏,更让呼衍当屠警惕。
“浑邪王?哼!”呼衍当屠当然清楚,浑邪人现在在打什么算盘。
浑邪王有个亲戚,可就是汉朝的九卿之一啊!
在以前,匈奴强盛时,浑邪人自然是很老实的。
但现在嘛,就不好说了。
呼衍当屠也无法确认他们此刻的倾向。
但有一点很清楚――假如此次,匈奴丢掉了这河南地。
无论是浑邪还是休屠,甚至就连贺赖等部族,恐怕也会叛离单于庭了。
自古引弓之民,有奶就是娘。
谁强就抱谁大腿。
除非那个强者一定要弄死自己,不然的话,诸部族肯定会跪下来的!
“必须要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呼衍当屠在心里计较着:“最好是能跟汉朝人一样,将诸部族,并为一民!”
当年,老上单于在位时,曾经雄心勃勃的想要创建一个统一的‘引弓之民’的国家。
草原上,无分匈奴、屠各、折兰、浑邪。
为此老上单于非常重视和照顾那些仆从部族,甚至,将乌孙国国王猎骄靡视为亲兄弟一般。
可惜,老上单于当年时,匈奴帝国如日中天。
本部的贵族们都很反对这个事情。
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这怎么可以?!!
匈奴人拼死拼活,打下这大好江山,可不是为了学雷锋做好事,让诸部族都平等相处的!
所以,尽管老上单于威望高的吓死人。
但,这个事情,终究还是没有推行下来。
始终停留在纸面上和字面意义上。
也就有空的时候,拿出来跟汉朝人炫耀炫耀。
但此刻,呼衍当屠却知道,老上单于当年的雄心壮志是何等的伟大!
若其在位之时,消除了匈奴与诸部族的隔阂,诸引弓之民,真正并为一家。
或许,今日的匈奴帝国,依然是世界第一!
哪怕汉朝人已经变得如此强大了。
但它也不可能在草原上跟一个统一的引弓之民的国家抗衡!
甚至,说不定,匈奴帝国还可以建立起堪比汉朝的伟大文明!
可惜,当年四大氏族的贵族的短视,葬送了匈奴帝国升华的契机。
以至于如今,当汉朝强势进入草原,除了本部的部族外,匈奴真正信得过的部族,没有几个。
唯一一个跟匈奴彼此无间的部族,折兰,甚至被汉朝人打断了脊梁骨,没有个十几二十年,休想翻身。
而曾经另外一个与匈奴如子如弟,亲密无间的盟友乌孙人,也被匈奴人亲手扑杀。
想到这里,呼衍当屠就不由得一叹。
匈奴本部,不过四十万邑落而已。
而整个草原的部族加起来,起码有一百万以上的邑落!
若再算上西域诸国的力量,匈奴其实不比汉朝差。
但问题是――除了本部的骑兵,其他人都靠不住!
而其他部族也是这样看匈奴的。
譬如那些现在躲在西域的盆地里,死活不肯南下回到幕南过冬的部族。
他们难道是真的被汉朝人吓破胆了吗?
恐怕不是如此吧!
他们真正害怕的,恐怕还是匈奴吧!
他们害怕被匈奴当成炮灰,就像现在,那些被休屠人和浑邪人驱赶着的奴隶一样。
这草原上,引弓之民,永远都在猜忌着另外一个引弓之民!
想到此处,呼衍当屠就越发的对汉朝的制度和文化产生了兴趣。
汉朝可比匈奴的人口多多了!
曾经,汉朝的土地上,齐人、楚人、秦人、韩人、魏人……据说分成了上百个不同的国家,彼此争斗和战争。
但是,现在,他们却全部变成了汉人。
每一个人,都坚信自己是所谓的中国人,所谓的诸夏民族的一分子。
正是这样的变化,使得汉朝人,拥有了可以与匈奴帝国争霸的力量。
“诸夏……”呼衍当屠在心里想道:“或许,我大匈奴,未来可以自称诸胡……对!”
“草原上,无论是浑邪人,还是匈奴人,甚至是西方的狐涉人,在汉朝人眼里,都是胡……”
“大家既然都是胡人,那就肯定都是一个祖先……”
“既然都是胡人,也都是一个祖先……那么……现在汉朝人居然胆敢侵略胡人祖先的牧场,侮辱胡人的神明和先祖的坟墓,诸胡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打败汉朝野心家!”(~^~)
------------
第一千零六十节 郅都的超级胃口
匈奴人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汉军。
事实上,汉军早就开始备战了。
足足七千多张弓弩,早已经上好了弦。
为了应付匈奴人可能到来的狂猛冲锋,汉军除了骑兵和陌刀兵外,其他一切战斗人员,非战斗人员,全都在一位位强弩校尉的指挥下,列好了阵型,随时准备给与来袭的匈奴人迎头痛击!
而且,托汉家在北方数十年推行的全民皆兵制度。
哪怕是一个农民,都懂得开弓持弩,此刻,临时征召的三千多名民夫,就拿着弓弩,分散在汉军营盘的第二道防线上。
反正,弩这种东西,简单易用,只要学会上弦,就是傻子也懂得使用!
区别无非就是,职业的强弩官兵,上弦度快,纪律性高,而且随时可能变成一支冲锋的肉搏部队。
没有错!
自秦以来,强弩部队的标配就是远程用弓弩,近战则以剑砍。
汉家的弓弩兵,除了要学会怎么用弓弩,更是人人都有一手不俗的格斗本身。
楚汉争霸时,强弩部队,一言不合就拿着剑去教敌人做人,也不是一两次了。
而汉军仅剩的两三千骑兵,则列队在营盘的两侧。
在骑兵方阵的前方,摆着许多拒马和障碍物。
但只要有需要,汉军可以迅撤掉这些障碍物,让骑兵快出击。
至于陌刀兵们,此刻全部都列队集合在汉军营盘的中军。
远方的匈奴人,驱赶着奴隶,从东西两侧,缓缓靠近了汉军营盘。
郅都站在一座简单的箭楼上,举着千里镜,注视着远方的匈奴大阵。
外面,飘飘的雪花不断落下来。
在千里镜中,郅都看到了无数的衣衫褴褛,容貌与中国迥异的男人,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正在慢慢走向汉军的方向。
数十年前,这一幕曾经无数次在中国大地上演。
无论是陈涉,还是沛公,都曾经用过类似的手段。
大约也就只有项藉在这个方面是清白的——人家是贵族,才不屑于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自然,汉家对于对付这种简单粗暴的炮灰战术,早就有了系统的办法和心得。
而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