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线作战,可以得到百姓士民的协助。
大军的行进度因此一度被拖慢到一个时辰十里!
这简直就跟蜗牛在爬一般!
程不识知道,他必须想个办法,让军队的度快起来了。
不然,假如入夜之前,不能找到宿营地。
在一片漆黑的塞北夜晚行军,极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会有数不清的士兵掉队、迷途,然后倒毙在塞北的寒夜之中。
草原上的夜晚气温之低,程不识可是已经领教过了!
但该怎么办?
程不识急的直挠头。
现在的情况是,新兵们完全没有在这样的泥泞道路上行军的经验。
甚至楼烦军的骑兵们,也不是很能适应汉军的行进度。
为了维持大军的尾坚固和完整的组织,军队就只能牺牲度。
不然的话,骑兵一下子跑的没影,留下步卒推着车马和辎重,一旦出现敌人,立刻就会雪崩!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汉军先锋骑兵在左翼现并且歼灭了一支匈奴斥候。
这意味着,匈奴人极有可能已经知道了汉军出塞。
很快,最迟在明天,程不识就要面临匈奴人的袭击了。
甚至可能,在今天晚上,汉军就要面临匈奴骑兵的查探以及夜袭。
程不识的呼吸因此急促起来。
次单独领军,让他深感责任重大,心里面也一直绷得紧紧的,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但越紧张,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他的思绪就越乱。
没有办法,程不识只好骑着马,不断的催促士兵们加快度。
然而,这度却始终提不上来。
新兵蛋子们跟程不识一样,蹿亢奋和紧张之中。
方才前军的先锋斩一百,让他们对功名充满了渴望。
但这泥泞的草地和湿滑的道路,却又让他们没由来的烦躁。
许多来自淮泗地区的陌刀兵甚至开始抱怨起来了。
“这该死的道路!”无数人痛声咒骂着。
但也有乐观派。
譬如来自齐鲁的士兵们就挥了齐鲁地区的特点,有人幻想着议论说道:“若是能找到一个城塞就好了,当年秦朝不是在这河间之地建立了许多城塞吗?倘若有一个完好的城寨,我们今天晚上就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了”
“是啊,是啊”其他人也附和起来。
这让程不识听了有些恼火。
齐鲁的兵,纪律性强,组织好,听从命令,但有个缺点,太过浪漫了!
这也是齐人的特点。
齐鲁自古就是富庶的鱼盐之地,当地的百姓,自耕农以上就不愁吃穿了。
这也使得此地的人民,想法多,有些浪漫。
譬如当今法家,就有齐法家和秦法家之分。
儒家也分齐鲁之儒和北方之儒的区别。
甚至,黄老派,也在齐地变种了。
总之,齐人总能用他们的想法,将很多事情变得面目全非。
但,这些齐鲁新兵的议论,却让程不识忽然之间茅塞顿开。
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传令全军:在我军前方五十里,有秦人之军塞,可以御风寒!”程不识立刻就叫来传令兵下令。
旋即这个命令传遍全军。
最开始,程不识还有些忐忑。
但,很快他就现,效果好的惊人!
在听说仅仅在前方五十里,就有一个秦人的军塞,保存完好,可以躲避风寒后。
齐鲁的士兵们先奋起来。
在他们的带领下,整个大军的行进度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倍多!
就连楼烦军也因此军心大振,士气高昂。
这让程不识很奇怪:一个可以御寒的军塞,有这么大魅力?
但他哪里知道,对士兵们来说,若能晚上睡在一个干燥舒服的床榻之上,顺便将脚泡在滚烫的热水中,简直就是天籁!
靠着这个善意的谎言,程不识所部,终于在天黑之前,抵达了梓岭西北一侧的山谷。(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三十九节 呼衍当屠的决断
元德五年,秋九月壬戍(三十)。
在这个元德五年最后一天,增山关被大雾浓罩。
郅都的心情,一如这大雾,阴郁无比。
义纵首先出关了!
这对郅都以及他的军队,简直是一个噩耗!
义纵所部首先出塞,打响了第一枪。
这意味着,匈奴人在现在已经知道汉军出塞了!
这意味着,郅都所部,将要面对已经动员起来的,枕戈待发的,进入了战争状态的匈奴骑兵!
而匈奴人居高临下,足可对郅都所部构成严重威胁。
因为,从上郡出发,前往河阴,从地理上来说,汉军是从下向上,要翻越山陵,跨越河流和沼泽的!
从低纬度,逆推高纬度的敌人。
光是地理的劣势就足够人吃一壶的了!
匈奴人完全可以占据优势的地理,居高临下,打击郅都所部。
这也是为什么郅都所部在战前就决定一定要抢占河阴的原因。
河阴不仅仅可以切断高阙和梓岭的联系,更可以让汉军拥有一个立足点,一个不再受制于地理劣势的立足点。
但,现在义纵首先出兵。
那么,河阴的问题,匈奴人就一定会重视。
匈奴人一定会派兵占据河阴。
而对郅都所部来说,这就意味着要打一场硬仗!
一场刺刀见红,赤袒肉搏的硬仗!
占据了地利的匈奴人,将会变得难缠两倍以上!
只是……
郅都叹了口气。
义纵那边出都出兵了,难道他还能拿根绳子将人家拖回去不成?
只能是认清事实,接受现状。
“立刻召集全军各部司马以上军官来中军官衙议事!”郅都立刻下令,让人传唤全军中高级将领来开会。
义纵部和程不识部出塞,彻底打乱了郅都的计划。
所以,郅都所部的进军必须彻底修改。
但是,有一个事情,却是不能改变的。
那就是在元德六年冬十月已未日(初四)之前,郅都所部必须抵达河阴,并投入战争。
这是军令!
也是天子的命令!
汉军跟秦军一样,是不会管什么客观理由,更不会去考虑什么原因。
任何将军,任何军队,不能在预定时间内赶到预定战场。
这就是罪!
失期者,主将当斩!
所有司马以上军官统统要论罪!
这个制度虽然很僵硬,但却是如今举世公认的真理和秩序。
而如今,却只有五天时间了。
五天时间内,郅都不仅仅要彻底检讨自己的作战部署和计划,重新调整兵力,更要在预定时间内抵达预定战场。
这当然很困难。
但,在郅都眼里,困难从来都不是理由。
因为,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应对之策。
关键只在人们愿不愿意去动脑筋,并且付出汗水来解决问题。
当天,郅都在增山关的官衙内,与数十名司马校尉,商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甚至,这个军事会议还开到了半夜。
……………………………………………………
也是在这一天,高阙城里的呼衍当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