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回港,他的心情都会非常好。

因为这意味着,又一大笔黄金,飞到了他的碗里。

单单是少府收购走的鲸油,每次都是几百万钱的进账。

更别提,每次回港,他都会带回其他价值更昂贵的鲸鱼产品。

但,这一次,他的心情无疑更加愉悦。

因为,他这次不仅仅带回了财富。

还带回了功勋!

他拍拍手掌,福船的船舷被放下,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押着十几个披头散发,狼狈不堪的男男女女,走下船舷。

仁川都尉徐季这个时候正好从官署驱车赶来。

他看到那些衣着打扮,仿佛中国,但是,模样狼狈不堪,而且嘴里咕哝着含糊不清的话语的人群,眉毛微微一皱。

“君候……”徐季对陈嬌长身一拜,然后指着那些人,问道:“此乃何人?以至于君候如此?”

这些人,都被带着枷锁和脚铐。

俨然一副重犯的模样。

但,徐季知道,在这大洋上,并没有值得陈嬌如此重视的罪犯。

更重要的是——陈嬌并无执法权。

海面上的一切事务,都是他和楼船衙门负责的事务。

陈嬌捕自己的鲸鱼,抓自己的倭奴也就算了。

将手伸向楼船衙门的职权内,他也太猖狂了吧?

若非念及陈嬌的背景,徐季此刻已然开喷了。

陈嬌却是微微一笑,看着徐季,搂住对方的肩膀,道:“都尉,吾这番可是立下大功了!”

“猜猜看,此辈皆何人之后?”

陈嬌砸吧了一下嘴巴,吐出一个名字:“徐福!”

徐福和他的舰队的下落,自秦亡后,就成为了一个谜。

甚至成为了传说和神话。

有人说,徐福在海上遇到仙山,被仙人拉去了。

也有人说徐福的舰队葬身大海,去跟龙王为伴了。

但今天,陈嬌揪出了徐福下落,也破解了这个谜底。

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了徐福和他的舰队下落,就等于找到了当年秦始皇赐给徐福,让其出海贡献给仙人的财富。

足足价值一万万以上的黄金珠玉!

以及各种各样的珍玩。

“吾要立刻写奏疏,报告陛下这个喜事!”陈嬌得意洋洋的说道。

这可是大功啊!

真正的大功勋!

必然可以在天子面前,再刷一波脸,更可让世人看到自己的厉害!

当然,更重要的是——陈嬌听到风声,天子有意在数年后,将薄世调回长安。

而这个安东都督之职谁来接任?

正因为听到了这个风声,陈嬌才在四月后就出海,在倭奴列岛,找了好久,打探了许久,终于找到了藏在倭奴列岛上的这些徐福的后人。

而这些人一看到汉军的黑龙旗,就吓得魂不守舍。

更证明了他们的来历。

之后在其所建立的城市里,找到了秦始皇所赐的黄金、珍宝以及其他器皿。

这些证据,更是确凿无疑的证明了,他们就是徐福舰队的后人。

徐季闻言,也先是一愣,然后就也跟着高兴了起来。

寻访徐福后人,这也是当今天子下达给楼船的使命之一。

这些家伙虽然是陈嬌找到的。

但这并不妨碍,楼船来分一杯羹。

毕竟,陈嬌船和人,可都是楼船的军人!(未完待续。)

------------

第九百九十八节 晁错遇到了对手了

到了六月底的时候,长安终于开始有了那么一丝丝的凉快。

尤其是一场小雨之后。

空气也变得清新了起来。

刘彻翻着陈嬌送来的奏疏,将之看了看,然后,笑了一声:“陈嬌这算不算挖了霓虹的祖坟?”

尽管后世对于徐福舰队究竟有没有去霓虹,深表疑虑。

但陈嬌的发现,证明了,徐福舰队是霓虹人文化和政治的祖先。

当他们被陈嬌找到,并且抓捕。

这意味着,霓虹列岛,几乎不可能再产生什么本土文明了。

甚至,很可能,未来,都不会有什么霓虹了。

从根源上,霓虹这个国家以及民族,将被宣布还没有出生,就已经消亡。

“或许朕该考虑,派谁去霓虹为王了!”刘彻砸吧了一下嘴巴,在心里谋划了起来。

霓虹列岛,虽然地震多发,而且贫瘠。

但,这个列岛,对于中国的意义重大。

在地理上来说,霓虹列岛,是中国通向太平洋必经地。

同时也是遮蔽住中国的第一岛链。

后世米帝锁住这一条岛链,中国有多么难受。

那么,中国控制并且掌握住这一条岛链后,就有多爽!

一旦霓虹和其列岛岛屿,为中国控制。

那么,任何海上的敌人,都不可能再威胁中国的本土。

而且,舰队从霓虹启航,前往阿拉斯加、勘察加,更近也更方便。

所以,此地,必须完全的,彻底的中国化。

所以,霓虹列岛,必须封镇一位刘氏宗室!

只是这个国名比较难取。

首先,霓虹这个大逆不道的名字,将被排除。

其次,扶桑国也被排除。

因为,在刘彻心中,扶桑,不是霓虹。

而是墨西哥。

只要有舰船抵达美洲,那刘彻立刻就会宣布,那里是扶桑,殷商遗民之国。

然后,就宣布当地为中国之土。

至于玛雅人什么的会不会答应?

刘彻并不想跟他们说话,并对他们丢了一堆的《论语》《孝经》。

美洲的原住民,应该相信,他们是殷商之后,玄鸟的子孙。

但,无论是霓虹之事,还是美洲的事情。

现在都不重要。

甚至,就连陈嬌上书说,寻回了那些秦始皇赐给徐福的黄金珍宝,刘彻也并不是很关心。

现在,刘彻的注意力,被另外一件事情完全吸引了。

一个月前,刘彻命御史大夫晁错,持节镇抚、巡视安东诸地。

代替他这个皇帝,慰问看望安东都护府的屯垦团士民以及朝鲜、韩国、真番等属国君臣。

这也是汉室获取了安东的地盘后,第一次有皇帝代表,前往巡视。

晁错在半个月前,抵达了安东都护府的治所新化城。

在当地盘亘了三五天后,就前往朝鲜首都平壤。

到达平壤四天后,晁错发回了第一封奏疏。

在奏疏中,晁错绘声绘色的向刘彻描述了朝鲜在朝鲜君刘明的治理下的风土人情。

然后,将话锋一转,猛烈的炮轰起了陈嬌和他所带起来的捕鲸风气。

晁错在奏疏中说:隆虑以天子之命,而行乱国法之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刘彻最初没怎么重视,只是留中不发。

但,谁知道,晁错来劲了。

几乎是一天一封奏疏的势头,不断上疏。

晁错更是要求,刘彻必须处置,甚至禁绝商业捕鲸,假如非要捕鲸,就只能由国家和军队来组织。

一切私人资本和力量,必须退出捕鲸业。

陈嬌的捕鲸船队,必须立刻解散。

卫信在齐鲁的捕鲸队也是如此!

刘彻终于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他不该让晁错去朝鲜的!

晁错去朝鲜,等于将绿绿丢进猪圈,肯定会发生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