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7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在一起商量――为何陌刀兵不能使用远程武器呢?

弓手,都是需要长期训练的,所以,各种长短弓被自动放弃。

但,弩却不需要什么专门的训练。

哪怕是个从未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农民,将一张弩交给他,他也能操作。

无非就是准头和纪律不如军队而已。

于是,他们就开始寻找一种适合陌刀兵使用的远程弩。

它不能太大,像大黄弩那样,陌刀兵就该改叫强弩兵了。

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射程不足。

于是,汉军中的蹶张弩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蹶张弩是三石弩,射程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间。

而且,体型不大不小,重量也很轻便,适合陌刀兵们随身携带。

但在最初一两年,陌刀兵们吃尽了蹶张弩的苦头。

因为,汉军之前的蹶张弩,虽然只有三石力,但是,它需要腰张,也就是说,每次上弦和填充,都需要用腰部来开弦。

这在战场上,简直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缺陷!

陌刀兵们根本无法想象,当敌人冲过来时,自己还在给弩机用腰部上弦的尴尬。

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墨家和少府联手改进了蹶张弩的设计。

使得这种强弩,不再需要腰部用力来上弦、填充。

它可以用一只脚,就能轻松上弦。

不仅仅填充速度比以前更快。

而且,更适应为陌刀使用。

这样,陌刀兵就具备了远程火力――哪怕敌人在远距离上,陌刀兵也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杀伤和威慑了。

现在的汉军陌刀阵,已经可以单独作战了。

它不需要依靠强弩兵,就能在战场上立足!

而且,因为陌刀降价,使得这种武器,甚至可以取代现在的汉军一切现役的长戟和长矛。

但,这终究只是想象,是幻想,是期许,也是盼望。

在中国,靠着嘴皮子和描述,是不可能说服其他人的。

想要陌刀,取代长戟和长矛,并且成为汉军与骑兵并驾齐驱的主力。

那还需要实战的检验。

就像马邑之战那样的实战验证!

就像马邑之战,宣告了骑兵时代的到来一般。

陌刀兵,也需要一场决定性的,让世人瞩目和崇拜的,酣畅淋漓的大胜!

而即将到来的高阙和阴山会战,在这位校尉眼里,就是最合适的战场!(未完待续。)

------------

第九百七十五节 陌刀威武 3

高阙会战,汉军需要强攻匈奴重兵把守的高阙要塞,

甚至,在高阙作战之前,汉军需要先扫清在前方的匈奴部族,尤其是梓岭的匈奴人。网

控制住梓岭,才能保证前出梓岭的汉军,不会被人断掉归路。

自从天子开始决意收复河套,起高阙战役到现在。

几乎所有在长安的校尉以上军官,都被了一张河套地图。

然后,这些军官就又拿着这些地图,与自己的队率、司马日夜商讨和商量作战方法。

汉军不像以前,也不像秦军。

天文地理这种曾经的大杀器、屠龙术,在如今,被当今当成了萝卜青菜。

甚至就连曾经被人视若珍宝,当成传家宝和一个家族底蕴的兵书,现在,至少在羽林卫和虎贲卫,是跟直市的传单一样的寻常之物。

《太公兵法》《司马镶且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等一个个曾经只有列侯,甚至只有列侯中的道:“诸君,皆材官世家,祖上或许还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出过名噪一时的大将……”

李沮听着,想起了自己祖父。

他的祖父,曾经累官至云中材官都尉,曾经在历次匈奴入侵中,英勇奋战,甚至,曾经作为云中代表,到晋阳接受过太宗皇帝的勉励!

太宗皇帝甚至亲赐祖父大人一柄长戟,这柄长戟,至今被供奉在李氏宗祀,受香火祭祀,子孙供奉,也成为了李氏的骄傲!

在漫长的数十年时间里,云中李氏,世世代代,操练和练习自己的武艺。

但,当骑兵崛起。

材官的末日就来临了。

昂贵、笨重,跟不上骑兵的度,累赘、负担,等等词语都加诸于材官的身上。

让人喘不过气来。

许多如李沮一样的年轻人,垂头丧气,受不了这个屈辱,放弃了自己的祖业。

那校尉继续说道:“但,在我羽林卫,这些,统统都是零!统统都不重要!”

“哪怕是列侯子侄,哪怕是元勋子弟,在我羽林卫中,也是零!”

“羽林卫,不需要沉浸在过往的废物,也不需要依靠家世的蠹虫!”他的视线,从几位据说很有关系和背景的候选人身上扫过。

列侯?元勋?

或许五年前,新生的羽林卫会给他们面子。

但现在……

羽林卫的将主,东成候车骑将军义纵,就是当今汉军最大的山头之一。

又背靠天子与丞相,什么列侯元勋的脾气和阔气,在羽林卫面前,就跟妇人的抽泣一样,无足轻重!

被羽林卫扫地出门的列侯子侄,元勋子弟,加起来,都能绕未央宫一圈了!

“因为……吾羽林,国之羽翼也,天下最强!”这校尉昂着头,无比骄傲的道:“只要最好的士兵,最好的军官,最好的武器,最好的战术还有最严格的纪律和最团结的同袍!”

“升官财,请去别军!”他向前一步道:“贪生怕死,好逸恶劳,毋入我门!”

随着他的话语,演武场中的羽林卫士卒和军官,都是骄傲的昂起头,不可一世的挺胸收腹。

从诞生起,这支部队就被注入了勇争第一的基因和血气。

这里的同袍之情,犹如手足。

整支部队,士兵与军官,就像哥哥和弟弟一般。

羽林卫和虎贲卫,是汉军中唯二的两支,军官会教导士兵识字,甚至还会关心士兵的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的军队!

当然,也是纪律性最强的!

哪怕是都尉,东成候本人,若是违反军规,也要按律处置!

无论是最开始的那个只有三百人的时候,还是马邑之战后,扩充到五千人的现在。

这支部队,自始至终,都在执行着自己的使命。

羽林羽林,为国羽翼。

它要做汉家的翅膀!

愿我有生之年,能见您君临天下,宰割寰宇!

狂热的爱国主义和朴素的民族主义,始终是这支军队的军魂!

这也是世界上现在唯二的两支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作为纽带,作为军魂的部队!

“吾,等会派一个队的士兵,为诸位演示陌刀的最基本战法,然后,诸位以十人一组,进行模拟,不能做到如演示一般者,可自去之!”这校尉瞪着眼睛说道。

虽然,上官叫他来此,是要征召五十人。

但是,羽林卫的规矩,向来都是上官要求多少人,自己就在上官的要求上打个对折。

骄傲的羽林将士,绝不容许自己的荣誉和骄傲,被别人玷污和践踏。

一百个丞相府调来的军官,最终能有十人,被留在羽林